雅思写作怎样稳稳拿7分,筒子们需要认清一个非常残酷而惨无人道的事实:写作里中文思路这件事情,连你的历任语文老师怒砸十余年都无法解决,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换句话说,只要你不直面文章逻辑、和结构问题,无论你怎么训练语法,背诵单词,甚至死记硬背别人的观点,都是隔靴搔痒。
那么只要题目一变,在考场上我们依旧会哭成一个一吨的孩子。
所以,取而代之的是,好多筒子会争先恐后的背好万能的东西,然后上考场掩盖自己的心虚。
那么问题来了,这玩意儿除了能安慰我们自己外,真的能唬住萌(fu)萌(hei)哒考官吗?
答案真实而恐怖:当,然,不,能。
在中国呆久了的考官,什么没见过?别说你见过的万能观点,就是你没见过的万能观点,他们也能给你写一串儿。
苦逼考生在考场写万能的东西是病急乱投医,老狐狸考官是久病成医,明知道自己啥底细,还指望主治医师看不出来,可能只有三个英语单词才能说明这种心态吧。
Young, simple, naive…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百利天下的精准预测去无痕迹作弊),凭什么自信满满的万无一失,最后只是万无一失的炮灰而已。
把我们带入现场呗。
为了抓紧区区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本着先破题再说,能写多少是多少的原则,我们逼不得已举起手中的笔。
套上了无数大道理,写完长舒一口气,当停止的钟声响起时,简直被自己感动到了
感动的真实原因是:我竟然写完了?!
但是当你拿到考分之时,就是宣判你重拾备考材料之刻。
所以,这才是我们和考官的分割线:我们关注的是凑字数,考官关注的是最冷酷的评分标准
准确的表达观点
评分标准里说
Were all of your ideas relevant to the question?
评分标准在这里的要求很清楚,relevant.
相对于中国考试的relevant,英文的relevant的要求严格到流泪。
我们就试试上场考试的题呗。
In some countries the widespread use of internet has given people more freedom to work or study at home instead of traveling to work or college.
Do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disadvantages?
我相信,很多人脑子里最先想到的三个字就是,效率高啊。
效率高就效率高呗,自己写下的efficiency这个词,跪着也要写完。
展开就强展也不是不行,毕竟,不用上下班路上浪费时间,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这样工作会更投入,也更有创造力,所以有更多的业绩,从此在在家平步青云(这不是在家做梦吗)…
再凑点儿,家里环境也熟悉,东西随便放都行,信手拈来,也不用跟别人去有办公室政治,自
己的家都管不了,那还怎么工作。
去掉办公室政治对工作效率提高不要太重要,这是让人专心工作的前提。
随便也能撑两段。
问题来了,还差一个主体段。
赶紧的,折个中,再不凑下去就没时间了。
写个什么呢?在家里懒散吧。
没人监督会懒散,居家环境会懒散,冰箱电视会懒散,飘窗大床会懒散。
所以在家也有弊端。
看似效率,环境,再加上个自己的感觉,一篇文章凑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的relevant。
那么,考官会怎么看呢?
如果我是考官,我会这么关注这篇文章。
说效率的段落,从创造力开始,就和在家用电脑没有什么关系了。
说环境的段落,立斩办公室政治的任何扩展都和在家用电脑没关系了。
我们难得的一段亲身实践,看似真情实感,其实秒秒钟都在抽打我们一开始的efficiency这个词的脸。
说好的提高效率,怎么这里却写的是堕落之源呢?自相矛盾。
发现了没,自我感觉良好,可惜不能推己及人。
怎样写出强有力的观点
说实话,这个取决于当下。
雅思写作也不是要人一个小时写出鸿篇巨著,惊世骇俗。
哪怕一个人在考场上真正写出了改变人类命运的250,这篇作文的最终命运依旧是被考官看了一分钟后,和人类永别与垃圾桶。
雅思写作需要的是完全切题,有基本的逻辑,言之成理即可。
之所以写不出,就因为没有刻意训练,中国教学中从来不会这么死板教你写作。
我们以前的思维往往一直在跳跃,雅思写作无非是让人紧扣主题,安静下来。
训练的方式其实很简单。
嗯,简单大多时候等于枯燥。
1. 剑桥雅思满分范文提供了考官认为完美的作文,仔细研究这个是最快的,里面体现了考官对评分标准每个细节的精细阐述。
至于有人告诉你,满分范文只是因为这篇是考官写的,你要那么写早挂了。
对这样的人,你最好的办法不是争论,而是绝交。
2. 看历年真题,逐个扫描。
如果哪道题的展开有问题,可以和朋友辩论(这只是中文范畴而已),或者去知乎等等问答网站搜索问题,寻找思路。
方法虽然慢,但是确实根本之道。
“最后的挣扎,可不可以告诉我,不去训练,可不可以考场上就想出强有力的观点?”
只要平时练习足够,并且平常心发挥,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想灵机一动创造性想到完美观点的可能性不大…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