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有过这样的抱怨:我只需要学会加减乘除,在菜市场会买菜算账就可以了,高中学的数学知识早就忘光了,浪费的大好青春谁还给我啊!
讲真,我以前也这么觉得。
参加工作之后,我的想法改变了。
高中不仅要学数学,学高深的数学,还要学统计学,最好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地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类似于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那种。
数学、写作、美学都应该归为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口气学到大学。
这些知识及其背后的逻辑,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在于一场考试的得分,或者一张毕业文凭的光鲜程度;而在于是否能更好地生活、更高效地工作、更顺畅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家长甚至是从业者,在讲到美本申请时,
都习惯性地先讲学校排名(以市场认知度比较高的U.S.News为主要参考标准)、录取标准(如GPA、语言、标化、学术活动考试等)、机构历年的case(案例)等等。
但在讲到匹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另外两个数据:undergraduate student body(本科生主体,在这个语境中指的是本科学生体量),和demographics(人口统计,在这个语境中指的是本科生种族/国家来源)。
现在,我们就来聊一聊美本申请中比较简单和明显,却又常常被忽视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吧。
当我们在说一个学校的申请难度时,很多人把它对等为一所学校的排名和教学质量,其实不精准。
跟难度最直接相关的,是两个数据:本科生规模,申请人数。
本科生规模由学校决定,在没有明确扩招计划的前提下,一所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否则学校的师资、校舍等软、硬件设施根本就跟不上。
申请人数是学校不可控的,跟学校声誉、市场宣传、生源国经济与社会环境等因素关系巨大。
申请人数越多,在招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录取比例自然降低,呈现出的就是一番激烈的竞争现状。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国际生所占比例这个数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虽然关于美国大学,尤其是顶尖私立大学存在种族歧视、暗箱操作等问题的讨论,自上世纪起就不绝于耳,
但是对于学校来讲,灰色地带和主观评判因素(holistic review即综合评估,除了硬性指标还有一部分是无法量化的软性指标)给了学校自身很大的发挥和发展空间。
况且,部分大学并不否认自己对于诸如校友、家族传统等的偏好(很多大学官方承认自己在录取过程中,会考量legacy这个维度)。
虽然Princeton国际生录取比例达到了近12%,但这同样是一个不可被独立看待的数据,要结合:全校本科生规模,本科生国家来源。
全校国际生约648(5394*12%),来自99个国家(每个国家至少有一个),1个国家平均不到7个学生,而这7个还分布在四个年级
(大一到大四,不考虑延迟毕业的,否则再加上四年毕业率89%的数据,就更复杂了,计算本身非精准结果,我们只看一个大概,且这个大概不会过于夸张,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我们就按照取极值的方法好了,普林斯顿一年招收的中国籍本科生大概在2-7个(不排除有些年份招收大于7个的情况,但是不会夸张到翻两到三倍)。
可想而知,这竞争有多激烈。
其实,对于highly selective(选择性极强)的学校,尤其是藤校,不存在标准成功配方,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保证你达到怎样的水平就一定能进藤校。
不仅仅是对于国际生,对于美国本土高中生来讲,Ivy League(常春藤联盟)也都是dream schools(梦校)。
但是,依然有很多家庭希望获得结果上的安全感,在“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的指导方针下,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保藤校”的产品,其操作模式大概有两种:
第一,申请不到退费型(退还藤校费,保留正常申请服务费),客户一次性缴付大额服务费(目前市场价位在50w-100w人民币不等);
第二,申请到补交费用型(根据申请结果,补交名校费,这种项目大多不局限于藤校,而是把Top30归为名校的居多)。
在业内,我们把类似操作称为:“福利彩票式项目”。
记得之前跟一个美国朋友聊天,因为自己是做留学这一行的,所以特别喜欢八卦他们美国人到底怎么申请以及看待申请这件事儿。
朋友是一个非常优秀、独立的女性,毕业于美国综排前20的大学(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在我的文章中,排名皆参考U.S.News最新排名)。
她说自己的梦校是Yale(耶鲁),但是,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考虑到我的家庭背景,还是算了,没有胜算”。
我当时非常吃惊,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美国人择校和中国人择校的巨大区别,他们更加“现实”,甚至“过于现实”,也跟现如今美国社会对于“阶层固化”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大关系。
这让我想到了更早之前,跟一对澳洲couple(情侣)聊天,女的说他们都来自middle class(中产阶级),
男的更正到:“不对,你们家应该算是upper middle class(上中产阶级)”,女的想了想,认同了他的观点。
我很震惊,当时特别想买张机票,跨过大洋去解放他们的同胞,打破腐朽的阶级思想。
我们不可否认,美国大学在政策调整或者第三方机构在做排名维度调整的时候,更多地是基于美国本土人民的诉求和社会发展要求进行的。
比如2018年下半年推出的最新U.S.News排名,之所以增加social mobility(社会流动率)这项全新的标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项指标背后的逻辑是,占用了巨大社会资源的高等教育机构,本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阶层的流动,尤其是低收入家庭通过教育突破阶级局限,实现向上流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新兴中产阶级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越来越大。
赴美留学的人数不断攀升,因此催生了大量与此相关的产业和机构,也催生了很多的rumor(流言)与揣测。
比如,之前听一个同行给藤校情节较重的家庭的建议:那就申康奈尔吧,这所最简单,因为要求比较低。
这也不能说是一个错误,只能说是一个误解。
在藤校中,康奈尔被称为最generous(慷慨)和接地气的学校,这其实是跟学校的规模(2019年本科生14907人,比第二位的宾大足足多出了一个达特茅斯)有直接关系;
另外,跟学校秉承“任何人都有权利获得教育”的教育理念有关,而在气质上,康奈尔是一所更像公立的私立大学。
刚入行的时候,早申请阶段的数据还没有现在这么夸张。
那个时候,很多留学中介会把早规划的重要性和早申请的策略直接挂钩,这样可以去一个更小的pool(池子)里竞争,增加胜算。
这里面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表格中的Princeton,2019早申请录取747人(5335*14%),在没有扩招计划的情况下,早申阶段完成了当年招生计划的约44%(747/1709)。
跟5千多人竞争700多个位置,和跟2万多人竞争1000个位置,其难度是不同的。
但是,今年早申请阶段,申请人数急速增加,比如纽大,硬生生涨了42%。
这也是很多学校在非常认真地考虑要不要取消EA(提前行动,录取了,学生可以选择不去读),只保留ED(提前决定,录取了,学生必须去就读)的一个原因所在。
招生官的审阅压力太大了。
我个人是挺支持这一做法的,因为做决定这件事儿,明明可以趁早。
“先把保险都拿在手里,再慢慢挑”这种想法,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想清楚”。
我听过最吓人的话是:“老师,我们海申吧”。
海申不会给机构带来负担,况且多申意味着多交服务费;海申只会给学生自己带来负担和虚无的满足感,你需要先看下海申需要面对的文书数量,而文书不是单纯的写作作业。
所以,你看,我们说留学这事儿,可以很小,是一个跟升学相关的事情;也可以说很大,是一个跟社会、文化、制度相关的事情。
总之,是一件有趣的、可以一直研究和学习的事情。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