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笔者是双十中学高三学生,目前正在2018 Fall Term的美本申请季苦等Offer,走过了从标化备考、软实力筹备,直到最后的申请季的两年"长征",在这里将我的一些经验与反思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助益!
美国本科教育拥有享誉全球的学术水平与交流环境,同时对于中国留学生,作为文化熔炉的美国也是一个开阔视野,避免井底之蛙之虞的优良平台——这正是两年前还在读高一的我憧憬出国的两点主要原因。
屏幕前的您或许已经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下定决心赴美留学,亦或正摇摆不定,但无论如何,在下此决心前,应该认清自己的初心为何。
美本留学早已不再是『有钱就能去好学校』的蓝海时代,也从来不是逃避高考压力的避风港。
对于中国留学生,尤其是想要冲刺顶尖Top 30大学的国内普高学生,已近似一片『神仙打架』的红海,各项标化成绩与软实力要求都早已水涨船高,UCLA的申请数量去年便已破十万,国际学生的托福平均分也从前年的111分上升到去年(2017级)的112分。
但这些数据并非为了『劝退』各位留学的美好憧憬,而是提醒大家客观清醒地对申请的现状有所认识,才能趁早有一个统筹妥善的申请策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家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总会有书读的(笑),而且根据观察经验,只要申请季到来时各项成绩与软实力都达到良好的水平,最后收获前50名大学的Offer不是一件难事。
在前50名的大学中,有一部分学校处于申请压力激增,竞争极大的状态,例如密歇根大学、卡内基梅隆、佐治亚理工、弗吉尼亚大学、UCB/UCLA等等。
但在20-40名的大学中,也有不少优质学校不至于达到『神仙打架』的地步,只要条件良好,策略得当,还是有很大几率得到录取的。
所以在准备留学伊始,全方面地搜集信息与舆情,了解战场局势,统筹地为接下来一两年留学准备的一个个阶段尽早做好规划是很重要的——这么做首先能够避免临时起意手忙脚乱,也可为自己留下更多冗余的空间,给自己更多失误后弥补的机会。
因此,我建议有留学意向的同学们最好在高一上学期结束的寒假(我自己是如此)就联系留学顾问,做一个长期的计划,并开始备战标化成绩,如果尚犹豫不决,在高二会考前也可高中课内与标化备考两手准备。
在高二会考后才刚刚开始备考,则真的有点晚了,会徒增很多压力,也少了很多失误冗余的空间。
对于理科基础尚好的同学,建议高二会考前的理科课程不要放手,在高中学到的理科知识会让你在面对中国学生的经典SAT2数理化生四件套,以及AP微积分/物理时轻松很多。
托福
考过四次托福,口语一直是我托福方面最大的障碍,我的成绩算不上出众,但除了口语外的三科应该能给各位一些实在的建议。
Reading 25+Listening 27+Speaking 19+ Writing 24=95 (2016.06)
Reading 30+Listening 28+Speaking 19+ Writing 27=104
Reading 30+Listening 29+Speaking 19+ Writing 30=108
Reading 29+Listening 30+Speaking 23+ Writing 30=112
阅读
初期应当大规模地积累词汇,笔者个人没有依靠红包绿宝书等,而是在老师的建议下直接背诵近50套TPO的每一套阅读文章中,从头到尾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或是自己理解的意思在文中对不上号的单词(一词多义的情况)——
这么做可以使得词汇量短期内上升一个档次。
而且这些词汇由于直接出自TPO原文,故在托福考试内是高频词汇,有很强的针对性,备考效率高。
有的同学担心一些词汇背了容易忘,但其实只要不断地重复『背词——做题应用』的过程,高频词汇会一遍遍出现在你面前,而且犯错误时候积累的经验也会一次次巩固你的记忆。
而对于那一些只出现过一次的学科性很强的专有名词,忘了也不用强留,有缘再见即可。
刚接触托福的时候许多题目的失分犯错,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不认识或错解单词的意思导致的不理解文意,而本身自己的思辨逻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换句话说,当那一些词掌握了以后,原本的思辨逻辑便可以推导出正确答案,若无这些单词基础,有思辨逻辑也无从下手。
就笔者个人而言,一战托福阅读25分以后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背词、做题』,二战就取得了30分,所以个人认为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的词汇量增多以后,曾经难为你的文本,会自然而然显得清晰易懂,直到成为了托福的老司机以后,那些文本就如同中国人看初一语文课本一样直白了。
当词汇量上升以后,你的阅读模考成绩应该会有显著的一个上升,接下来可能会面对一个瓶颈——而这个瓶颈主要是由做题的逻辑思辨问题造成的。
突破这个瓶颈的方法就是一直做题,看到错题的时候想想『能够得出正确答案的思路』,再想想『我觉得自己很有道理的思路出错在哪里?』,在一次次选错选项被标答打脸的过程中积累越来越多的套路,把自己的思路越来越往出题人的思路去靠拢。
面对每篇阅读最后的六选三概括题。
建议大家在读文章的时候通读全文,不要看到一题的题目,仅仅去寻找在文本中与那道题密切相关的那一小段文本——
在托福中,很多题目不需要理解段意,只需要读懂一句话就可以做出——但迟早你要面对最后一道概括题。
如果一开始就一段一段地读透全文,六选三的时候会有一个印象,知道哪个选项错得离谱,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寻找细微的差异,如果剩下两个选项很犹豫,就带着『疑惑点』去文本中寻找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文本进行裁决
——如果一开始没有通读全文,在这个时候很可能面临不知道文本中哪一部分文本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从而浪费很多时间。
听力
与阅读一样,我的建议是首先从听力原文的文本(考满分/小站托福等等都有提供)中找出所有遇到的疑虑的单词,归纳整理背诵,然后不断重复做题、反思的过程。
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尤其需要打好词汇量的基础,然后做练习的时候可以从放慢的倍速练起,慢慢加快语速。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分数一开始就较好,最后剩下的就是在高分段与满分间的波动,最后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不断训练与反思。
做听力时可能会面临做笔记的时候,笔头动作与脑内聆听发生冲突。
因为写字速度没有听的速度快,『缓存』跟不上信息涌入的速度,从而容易丢失新信息。
个人经验是尽量在备考的时候练习自己45°面朝天闭上眼不动笔做题的能力,把这个技能娴熟了以后,仅仅在一些干货处做笔记,例如A说B有三个优点,分别是CDE。
这时候笔头只需要记录下CDE,而不需要把整个听力发生的背景故事全部写下来——这些自己听懂了知道就好,当面对这种考察背景的问题,不需要笔记听懂了就可以作答,一般只有那些考察细节的题目需要笔记。
写作
个人认为写作是『读听写』三科中,最有套路可寻的一科。
小作文(综合写作)考察听力功底,建议在听力的过程中尽量地速记下听力的原文用词、原文的表达方法。
尤其是正反方给出论据的那一切原文词句,能记多少记多少;尤其记下教授的观点是怎么反驳听力的观点的。
第一,听力里面说话的人遣词造句一般是很直白又很准确的,若能直接化用听力原文,既可以体现你听的很仔细,也不用担心你遣词造句会不会水平不过关。
第二,这么做也省去了自己组织语言的时间。
通常小作文的结构只需做到规整、中规中矩,开头说一下教授对听力的观点如何不爽,然后接下来对三个不爽的原因分别展开。
至于大作文,我的经验是,对于托福作文来说,『文笔优异』似乎就等价于『逻辑清楚,段落层次分明,结构明晰』,所以写的时候注意段落的工整,尽量写的清楚,不要拐弯抹角废话太多,只要你写完以后觉得自己写的挺清楚,挺有说服力的,遣词造句不要过于口水化,一般分数不会太差。
我的SAT一战1490是在高二开学第三个月(2016.
12),二战1530是在2017年5月。
从第一次接触SAT到一战的准备时间大概是从9月到12月初的两个多月,对于高一寒假开始准备标化的同学,五/六月就去考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炮灰,10月份应该是大家一战的第一次机会,12月是第二次。
我认为如果在高一年的寒假开始练习托福,高一年的暑假前一两个月完成托福一战,12月份的时候完成SAT一战是比较充裕的选择。
一般来说,在ED/EA前的考试计划只有2-3(https://collegereadiness.
collegeboard.
org/sat/register/international),且Collegeboard很有可能冷不丁取消一次来年的考试,因此尽早备考其实是在给自己更多的冗余余地。
1.心态
建议大家一战前放平心态无欲无求,但同时又让自己充满自信。
也就是一种『考不好也不怪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但是考的时候就相信自己是全世界最厉害的可以考满分的人』的心态。
然后出结果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人和人差距怎么这么大(手动@我一战1540的同桌),但一战没考好也不需要过于难过,要相信每一次考试都是互不影响的独立事件,所以下一次考试也不要带着上一次考试的阴影;一战后平复一下心情,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继续勤修苦练。
2.关于什么分数
分数是一个『能用的分数』,建议想冲刺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一些Top30中竞争力大的几所学校的同学们都尽量冲1500,『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给自己目标高一点,信心多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
对于前30或前50中那些竞争稍微不激烈一丢丢的学校1420~1460的分数申请不是极其热门专业也应该没有很大的问题(个人观察经验)
当时我选SAT而非ACT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SAT的OG装帧设计比ACT的OG装帧设计来得好看….
其次是因为SAT考试时间分钟数比题数多,而ACT反之。
现在看来考ACT有个好处就是SAT很多分数都对应着ACT一个分数,再也不用为了SAT的二三十分波动紧张
3.关于具体的备考方针
阅读部分建议大家从词汇量和做题思路两方面训练起,词汇部分如同托福一样,建议大家从SAT的OG每一篇文章和题目中,找出每一个生词然后积累下来。
就我个人而言,在背完了四篇OG所有生词以后,面对一战在词汇量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第二部分是做题思路,SAT的题目看起来像开放式题目,但每题都有标准答案,所以必须逼着自己接受参考答案的思考逻辑,然后让自己在一次次训练的过程中形成一套惯性的思维,以标答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语法部分建议大家把提醒分门别列,先把SAT语法考点知识点记住,然后在6套OG中总结经验。
你会发现有很多题目出现过无数次,成为了套路,到最后看一眼就知道选什么。
一战我语法36分,在之后训练的过程中,我就单纯地把OG每一套题目吃透,二战语法只错了一道题。
语法部分时间较紧张,所以建议大家把一些套路的题型做熟,留下更多时间给需要思考的题目。
4.Tips
可能许多同学会面临做阅读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建议大家还是采取,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剩下没时间写的题目全部选一个选项
(不要乱选,比如剩下7题没时间做,就全部选A或全部选B,不要一题选A一题选B,否则你可能会巧妙避开所有正确答案),我自己就是如此,最后的分数也尚可。
所以剩个五六题没时间写不用太担心,但要保证前面的得分率。
另外大家可以在可汗学院上获取CB官方放出的真题【原版无水印哦】。
SAT2 & AP
我考了数理化生的SAT2(800-800-790-750),还有微宏观经济学、物理C、微积分BC的AP。
建议各位使用巴朗的教材,应对SAT2应该没什么问题,同时还能欣赏一下巴朗作者自以为很幽默的笑话,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笔误与计算错误。
对于AP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因为提早学完很可能会全部忘光,所以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要从头温故。
关于申请
建议申请理工科的同学们,审慎申请竞争力比较大的学校的CS,申个物理或者应用数学不好吗。
尤其是,除非你艺高人胆大,否则建议审慎选择申请UIUC的CS。
关于大众情人校UCLA,分享两个我通过邮件获取到的信息:
1.Freshman applicants to UCLA will only be guaranteed review of the primary major.
That means Freshmen are considered for admission with just the first major choice indicated on the application.
If you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a major within the specialty schools (i.e. Nursing; Music; Engineering & Applied Science; Theater, Film & Television; Arts & Architecture), you must select that major as the first choice.
Specialty schools are more selective of its applicants and may require a supplemental application.
If you’ve selected a major within the College of Letters & Science, your major choice will have no bearing on the admission decision.
2.We do not accept Initialview as an alternative for the Duolinguo exam.
Please note that invitations to take the exam were issued on a case by case bas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an applicant has received this invitation or not their chances of having their application reviewed will not be affected.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