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美国夏校有一个不错的副产品,可以提前两周到一些心仪的大学走一走。
暑期是许多大学集中接待家长和学生进行校园参观(Campus Tour)的时间,我和女儿在去年暑期参观了五所私立大学,两所公立大学和四所文理学院,有几所学校正好赶上集中组织的校园参观,有一些则错过了时间,只是在校园里闲逛感受一下。
几乎每所学校的招生办都会在暑期安排一些校园参观活动,像芝加哥大学这样的综合性私立大学每天会安排七八场次,而且每个场次都有好多人同时带队参观,周六的校园中可以看到一群群家长和学生在大学生的带领和讲解中依次参观一幢幢学校的代表性建筑。
通常校园参观会在招生说明会(Info Session)之后进行,学校的招生官在说明会上将学校招生相关的所有问题向大家一一陈述,这些信息虽然能够在学校网站上取得,但是从招生官的语气中可以感受每个要件的重要性,对于一校一政策的美国大学申请太重要了。
从学校招生说明会的形式上看,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差别就很明显了。
我们参观的三所文理学院,因为人相对少很多,招生会上还有招生官和学生的互动环节,例如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报考专业及兴趣爱好等等,还有问答互动,招生官会详细解答家长和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让学生慢慢感受到文理学院舒适、自由的学习生活氛围。
除了招生说明会上直接指导的招生官,在招生办忙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学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显然都在按照一定程序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校园参观的介绍流程都大致相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实验室、艺术中心、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食堂等等,游走在学校重要的建筑之间,顺便介绍了学生和家长们感兴趣的各方面学校生活。
比较而言,文理学院都会比综合性大学多介绍一项,就是社区贡献(Community Commitment),文理学院通常坐落在小镇旁边,学生又少,比较注重和小镇居民的互动,因此会特别介绍一下周围小镇的情况以及学生们在小镇参与的一些活动。
带领校园参观的程式是相同的,可是带队学生的性格特点是不同的,在不同学校也确实感受到不同学校的特质,学生们热情开朗,有问必答,在客观的叙述中经常加上一些自己的主观感觉,这种真实是在国内校园中体会不到的。
有一次在一所心仪的学校里,因为带队学生是一位非洲的留学生,我们对他的口音还不是很适应,看看时间充裕,便重新参加了另一组参观,虽然路线相同,却又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从事英语教育多年,接触过许多关于中美教育对比的文章,这次是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美国的高校和学生,感受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的,从小在连作业本都要求整齐划一的学校中培养起来的中国学生,要想像美国学生一样在大学中仰取俯拾、硕果累累,恐怕也要经历一次观念上的涅槃重生。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