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推进,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正紧密结合在一起,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合作和竞争,更多的是在这种过程中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
针对这种差异,解决文明的冲突,许多学者提出在有差异的国家文化中追求一种和谐共生的教育,因此国际理解教育受到青睐。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也不断发展完善。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表现方式,所以研究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一、何为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结人类发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使各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内容、方法等方面有统一认识,把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观念确定为: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发展对他国的友好印象。
教科文组织又召集了6个国际研讨会,探究国际理解教育的特殊领域,如历史、地理教学、教师培训和教科书编写等问题。
从事“国际理解教育”的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坚信: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最终结果,便是加强不同人群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从现今社会看来,各国通过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如果缺少共同的价值观,缺少对其他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就无法融入全球资源流动的当今世界,也无法用广阔的胸襟去面对全球的重大问题。
二、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
(一)国际理解教育下的课程内涵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现形态即为国际理解课程。
我国倡导十年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学生为本,走向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学会理解和包容,提高综合素质,这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有着不谋之和之处。
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途径,要将国际理解教育思想贯穿于学习中,必然需要通过国际理解课程来实现。
因此必须将国际理解教育与课程相结合,从而真正能够渗透到学校教育中。
综合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国际理解课程即为根据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内涵,将合作、理解、包容等精神融入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所有活动。
这种国际理解课程既包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待异质国家和民族文化,增强国际交流对话,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国外国际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培养学生面对全球化的适应力,要学会在多元文化下学会理解和共存。
美国全球教育咨询小组还以国际贸易的眼光要求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开设“全球教育课”,并将其列入到学校的总课程之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不含偏见的态度来观察、接受和评论其他文化。
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注重培养国际型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决定开展综合性学习。
根据新“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自小学年级以上小学、年级已开设了综合性的生活科设置“综合学习时间”,每周至少2课时以上。
“综合学习时间”中所要求学习的首要专题就是“国际理解”。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就在高中开始设置“国际科”学科或是“国际理解”的科目,1989年新设的东京独立国际高中就在“国际科”中设置了“国际理解”学科。
这门学科分成三个领域:文化理解、社会理解、信息表达。
各自领域分别有4门科目,诸如“比较文化”、“国际关系”等12门科目。
在“国际关系”科目中以共存、环境、和平、人权4个主题为轴心,设置4个单元―相互依存的世界、开发与环境、战争与和平、尊重人权,展开教学。
另外,在其他国家都已经将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平时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国际理解的人才,学会应对全球重大问题。
如瑞典在小学、初中的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具有理解其他文化的能力”、“具备关于各国间彼此依存及世界不同组成部分的知识”;在高中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关于国际合作及全球相关关系的知识”、“从瑞典、北欧、欧洲和全球的视角评价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三)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的发展进程
国际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之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国际理解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列为现代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部分包括“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在交往品德部分包括“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方面强调要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案例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编制了中西合璧的活动教材。
2003年至2005年,课题组翻译了《3―6岁儿童生活价值训练广场》、《7―14岁儿童生活价值训练广场》、《青年生活价值训练广场》、《家长生活价值训练广场》和《生活价值教育培训者手册》5本工具书。
2004年9月起,国际理解教育进入了作为北京市地方课程实践推进。
2005年至2010年,经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国际理解》系列教材由北京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
该套教材具有综合性、人本性以及文化性等,将国际理解的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
三、关于中小学理解课程的几点反思
课程对增进国际理解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学科是通过所有的国家的研究者相互交流知识和实验结果来形成的,真实展现了国际理解课程的合作精神。
这些课程显示:所有人,不论其肤色或种族,都属于人类,因此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关心着世界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为了让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具有国际视野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课程来渗透这种国际精神是首选的方式。
然而面对这样新生的教育思潮,在已经开始实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要基于本民族文化上更好地进行教育和影响,从而使得国际理解教育在全国推广。
(一)开发和设置多种形式的国际理解课程
1.开设专门的国际理解课程
如在在北京市实施的国际理解课程一样,其他地区也应当进行地区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国际理解为宗旨,让学生跳出自己有限的视野,俯瞰和吸收各种多元文化的精华,使其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以国际的眼光去面对全球重大问题。
2.开设多种外语课程
语言是用来交流和理解的最基本工具,因此要想知道其他国家的文化,做到知己知彼,首先必须克服语言障碍,因此,开设各种外语课程势在必行。
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进而可以了解到国家的文化习俗,有效的获取所需信息,从而能够跟上国际的步伐。
(二)将这种理解教育渗透到各个课堂教学中
任何思想观念的提出总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在谈及国际理解教育的时候,也是针对教育全球化的背景提出的。
在教育全球化影响下,由于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效果,全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人类共同生存的问题,因此,在终身教育中提出了学会生存的观念,其中这种学会生存也包括学会共存的思想;另外,学会关心说中也提及到了关心个人、他人、群体以及全人类。
在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课程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让他们了解国际多元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要使得我们国家以后屹立于世界强国之中,必须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国际理解教育。
保证一定的课时是实施国际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校不能只为了短期的功利性目标,而忽视了文化教养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国际理解课程应该慢慢融入中小学课堂中,而不应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更不能直接省略或免去此类课程。
(三)设置多种评价模式
国际理解课程还属于一个探索性阶段,因此需要完善课程系统,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以及课程开发产品做出价值判断,从不同的取向丰富课程评价的模式,保证国际理解课程的实施。
另外,从课堂层面而言,也需要有教学评价的辅助,从而在整体中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最终达到国际理解教育的诉求。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