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要屏蔽你,日子过的太逍遥了”,之前去美加边境骑行,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这是其中的一条评论,截图如下:
后面还跟了个要哭的表情,整得挺委屈。由于她老公也在我的朋友列表内,碍于中国人的脸面,只好做一次假惺惺的好人,回了反击率极低的信息:“必须纠正嫂子这种思想,羡慕可以,嫉妒恨就得调整心态啦,真正的朋友看到对方开心要更开心才对。没事想想你们北京几百万的房子,偷偷乐一乐”(其实心里的爆炸系数100%)。
人的嫉妒心理真的好奇怪,我在加拿大过得开心还委屈到她了,还要冒被屏蔽的风险,还得哄着她?!
丁琦是我上瑜伽课时认识的,从前在新加坡留学,回国后在一美国公司工作。在国内时每次练完瑜伽,我们会一起去附近的大学校园里散步聊天,当时也算投缘。最近我和几位在多大读博的校友举办了多伦多同学聚会,为了团结大家增加凝聚力,我做了校友会的彩牌,事后传了张照片去朋友圈。
丁琦的评论却很“诡异”:“就这么几个人也叫校友会?太可笑了吧。”
我不知道是谁定义的校友会一定要宾朋满座,人少就不能相聚…
接下来的丁琦更是奇怪,明明可以用中文很好交流的事情,总会自动调去了“英语频道”,每每聊天,似乎一定要证明自己也留过学,会讲英文,搞的我哭笑不得。
一次我实在不想继续我们奇怪的聊天,就自嘲了一句“我的语言交流能力退化了不少”,意在自己不太擅长聊天。结果硬是被丁琦解读成了我在炫耀和清高:“看把你牛的,不就是出国了吗,姐也是出过国的人,在我面前不用装。”
困惑:这都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童心是我高中同学,上学时关系一般,后来在同一城市工作,通过好友静静重新接触上,一直不温不火地联系着。
出国前一个月不算忙的时候,找高中同学们聚了聚,自然也叫上了童心。接下来的一个月,我紧张地忙着毕业论文和办理出国的各种手续,却时不时接到其他一些高中同学的电话。
这些人基本上高中毕业后,十来年里就没联系过,不知道哪里打听到我的电话,还纷纷指责我不够朋友,不讲义气,都要出国了也不通知他们一声云云。
后来才知道童心把我出国的事讲给许多同学听,不仅如此,连我这些年的生活和工作琐事,甚至一些不方便透露他人只有当地几个人清楚的隐私,只要是她知道的关于我的事,全部乐此不疲地“奉献”了出去。
这还不算,最近童心和老公计划着出国旅游,在国外没有亲戚的他们,口口声声说我就是他们在国外的依靠,指明让我准备好资金,再给他们安排好住处,“恭候”他们的到来。
她老公更是在群里聊天时放话:“你混那么好,不让你给我们买机票都是便宜你了。”
这是真的不见外,没把自己当外人啊!“亲们,我混得没多好,是你们想多了。”
我心里念叨着,只好婉言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言外之意现在还不是很稳定,裸辞出来留学,经济也并不宽裕,现在确实不是招待他们的最佳时机。可是不说不要紧,这么一说,就被扣上了不近人情,出国就牛了,居然不理老朋友的帽子。实在是无语又无奈。
这就是我来加国以后跟一些国内朋友们的交流状态。
从前大家差不多在一个平台上:朋友们有些在一二三线城市做公务员或在事业单位,国企,银行工作,有些在一二线城市的外企工作,还有些自己创业做老板,以上几种类型构成了我在国内的主要朋友圈。
从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生活水平上来看,公务员工资不比外企员工高,外企员工不比银行职员福利好,银行职员也不比私营业主赚的多,小老板们也不见得有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所以今天谁去了新开的餐馆,明天谁单位组织了活动,都是见惯不怪的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一天大家都平庸无奇,稳定无波澜的生活里,居然有一个跨出了温室的我,便成了众矢之的。
有句话说,朋友就是陪你走过某一段人生路程的人。当你们在一个平台,一个圈里,一个阶层,生活状态差不多,交流话题有共性,互相能够真诚理解,彼此可以轻松沟通的时候,友谊也是最好的样子。
而当你们走完了这一程,列车到了下一站,有人下车,有人继续前行,交叉口上,各自奔向不同的人生。
没错,我爱交朋友,爱结识良师益友,但不是毫无界限毫无原则地交所有人。
不得不放弃,有遗憾,有落寞,有不舍,有不甘,可这就是现实,若是有幸有段时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我很感恩;若是真的成了不懂彼此的负担,你的开心成了他们的痛点,那我也只能道声:对不起,谢谢你曾经陪我走过了那一段,我从前的朋友们。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