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又出了一个热门讨论话题“应不应该为了去美国留学而和愿意资助我的人发生性关系?”
提问者自称是国内某985金融专业大二女生,想出国读金融硕士但家庭条件不支持,恰好有一位有钱的商业人士,愿意给她钱,但前提是这位女生要每周陪他两晚。
简单来说这个问题就是,要不要为了出国留学接受被包养?问题下面的九百多个回答大都是不支持她这样做。有的从风险收益角度分析,告诉她这是一个风险大于收益的交易。有的用真实故事回答,奉劝她不要和魔鬼做交易,也不要选择这样的“人生捷径”。
有的帮她理性分析,出国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而被包养更不是筹集出国费用的唯一途径。
无独有偶,前几天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2015年邓林杰拿到了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录取offer,但他的家庭无力支付高达50万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去追逐心中的梦想,邓林杰在社交平台发起了众筹,并承诺两年后向所有资助者偿还本金和20%的利息。
这个众筹引发了热议,有人骂他是骗子、不要脸,为了留学“卖了”自己。但最后邓林杰还是筹集到了费用去美国留学。
本以为这个留学故事到此就结尾,没想到它还有后续。到美国以后,邓林杰始终不忘自己的承诺,一边读书一边通过摆摊、打工等方式赚钱,并陆陆续续还款50多万元。
到2017年邓林杰毕业时,只剩2万多元因为联系不上当时的资助者还未还清。
邓林杰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更通过身体力行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这两个故事的开头何其相似,都想出国但又没钱,但解决方式却迥然不同,一个脚踏实地,一个想走捷径。
希望邓林杰的故事能给985的妹子一个参考和启发,出国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千万别和魔鬼做交易。因为所有来自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不是每一个女生都做得了邓文迪其实这位985女生的留学困境很多人都遇到过,留学费用每年都水涨船高,工薪阶层小康之家往往难以负担,但这并不是放弃或“走捷径”的理由。
想出国留学其实有很多解决办法:比如,申请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会提供800个名额的公派奖学金,涵盖学费、生活费和往返机票。有些学校或组织机构会提供奖学金,另外申请博士也有很大几率能获得全额奖学金。
比如,选择留学成本较低的国家,像日本、韩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学费低生活成本不高,还允许学生打工赚钱,只要合理规划安排得当,工薪阶层家庭也能负担得起。
还可以推迟留学计划,先工作努力赚钱,等时机成熟了再去留学。再不济也可以申请贷款、借钱、或像邓林杰一样众筹求助等等,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希望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们都能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被表象迷惑。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