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今为止的育儿过程中,有两本书对我的影响最大。
一本是《郑玉巧育儿经》,是针对婴儿时期对于身体的照顾和锻炼。
另一本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针对已经会听说的幼儿和少儿的日常沟通之法。
好的身体是成长的基础,而好的沟通是教育的基础。
我被这两本书影响,是因为它们的陈述简单而流畅,表述的观念深得我心,而且这些观点一直可以沿用到孩子长大,乃至成人。
比如,小病要扛一扛,不要滥用抗生素等做法,成人也完全可以参考。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3、代替惩罚的方法;
4、鼓励孩子自立;
5、恰当地赞赏孩子;
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 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体罚的问题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是非常不赞同惩罚孩子的,因为惩罚并不起作用,这个观点大多数家长一定会很惊讶。
“怎么会不起作用呢?明明惩罚以后他就乖了,就承认错误了呀!”实际上,这种承认是被迫的,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同样的问题又犯了,“怎么就屡教不改?是不是不够严厉?”于是产生了恶性循环,直到有一天孩子开始反抗,甚至报复。
我们说:不要打孩子,因为总有一天你打不过他。
这是一句半真半假的话,我们的确不应该打孩子,在惩罚手段中我尤其反对体罚,但是背后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在体罚中,孩子并没有经历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在体罚中,孩子的情绪是不冷静的,是无法思考的;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对你手脚相加,你的反应会是怎样的;
体罚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例如在工作上犯了错误,也许会降职扣奖金被炒鱿鱼,但是老板不能打骂你;我们要让孩子将来适应社会,就该教他真实社会的游戏规则。
那么不能惩罚,怎么办呢,作者给出了7个技巧:
请孩子帮忙;
明确表达强烈不满的立场;
提供选择;
采取行动;
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
表明你的期望;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惩罚”与“自然后果”
在这7点中,我对于“让孩子体验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尤其印象深刻。
“惩罚”与“自然后果”有可能都是让孩子“受罪”,到底是什么区别?举一个小栗子来说明一下。
当时,我读了这本书以后,经常会找机会实践一下。
有一天,我家Michael同学,当时才2岁多,跟家里人一起吃西瓜。
自己挑了一块,喀喀啃了两口以后,就放在旁边不吃了。
跟他说应该吃完,不听。
而且已经不止一次这样了。
“惩罚”场景:
严厉地批评“怎么这么浪费东西啊!”,来,小手伸出来,“啪啪啪”,打三下,如果真的打疼了,或者孩子脸皮薄的,就开始扯着嗓子哭了,这种情况有没有啊?。
外婆心疼了,“打小孩做啥啦?就一块西瓜呀!外婆最喜欢吃Michael剩下的东西了。
不哭。
“自然后果”场景:
“是不是现在吃不下了?”Michael点头。
“这块瓜你咬过了,别人就不能吃了,否则不卫生的,懂吗?”又点点头。
“那现在不吃可以的,放回冰箱里,明天你继续吃,好吗?”听着很fair,欣然同意,一边玩去了。
第二天,又到吃西瓜时间了,Michael刚想去抓一块西瓜,被妈妈一把拉住,“你的西瓜是这块,昨天吃剩的。
”(“剩”字加了重音)Michael有点愣,但是很快想起来了,拿过来乖乖地吃掉。
当然不会有人喜欢“惩罚”场景,但是也会有不少家长反对“自然后果”场景。
怎么能让孩子吃剩的呢?不新鲜啊!万一拉肚子怎么办?
这是你家孩子乖,我家孩子一定第二天还是不吃,一定哭闹!
把东西剩到第二天吃,这不是培养坏习惯吗?
首先,啃过的西瓜在冰箱里放一天不会导致拉肚子的,而且不要吃得“太干净”就是《郑玉巧育儿经》中的一项主张。
说极端一点,用一次拉肚子来换取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联系起来,我觉得很值得。
而且我还会怕他不明白,要特意告诉他:“你这次拉肚子,很不舒服对吧,就是因为你把西瓜剩到第二天吃,这可是你自己决定的。”
同时,还可以结合第6条“表明你的期望”:以后还是当时就吃掉吧,或者结合第7条“告诉孩子怎样弥补”:吃不下的时候可以挑小块,或者让妈妈切小。
如果你期待的结果不能通过一次“自然后果”达成,那是很正常的。
但是错误的方法一定导致错误的结果,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带来正确的走向。
把“因”和“果”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
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之间的关系,然后懂得自己要去承担这个后果,进而能够预期自己行为的后果,这就是一个成长过程。
家长所需要做的,是成就这个过程,而不是剥夺它。
行为与惩罚之间的因果
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行为和惩罚之间建立因果呢?有这个行为,就会接受这个惩罚,所以要避免这种行为,不是也讲得通吗?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惩罚”的人为性比较强,孩子会感觉是父母强加给他的,会有反抗性,而且有机会脱离父母管束的情况下,就会逆反性地强化被惩罚的行为。
家庭惩罚和校规、法规等的区别是一般没有固定的、预先告知的规则,以及适用范围狭隘。
很多情况下惩罚者并没有把因果关系清楚地解释给孩子听,总是缺省性认为孩子应该明白。
藤子小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记忆中只被罚过两次。
一次是在幼儿园的厕所里罚站,另一次是小学放学被留校,通知家长来接。
这两次都只有被罚的记忆,有痛哭的记忆,但是是因为我什么行为导致的,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记忆中完全一片空白。
如果孩子都没有明白是什么行为导致被罚,那怎么才能下次避免那个行为呢?为了让大家明白,孩子为什么不能建立这种因果联系,我举一个自然界的栗子。
在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类把性行为和生育建立了因果联系,这个说法很惊人吧。
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个联系的呢?是被告诉的,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我们的先人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思考才得出这个结论。
动物为什么不知道,因为它在生育之前有很多的行为,它的思考能力不能让它分辨出导致生育的是哪一个行为。
同样,我们的孩子在被惩罚以前,也有很多行为,他不一定清楚是哪一个导致被罚。
(家长们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才生了个熊孩子。)
所以在孩子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可以惩罚(体罚还是反对的),但是一定要向他解释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表明期望”以后应该避免哪一个行为,越具体越好。
“自然后果”要合理定义
如果没有“自然后果”,或者“自然后果”不能让孩子体会到怎么办?比如:
这次数学测验不及格,但是后果是考不上大学,我怎么让他现在体验这个后果?
出门不穿外套,后果是生病了不能去上学,他倒是挺高兴的,我还得请假陪着,貌似是我在体验他的自然后果啊?
饭前乱吃零食,到了饭点大家都吃就他玩,这也没啥后果,还是打一顿管用吧。
首先,您确定一次数学测验不及格的后果是考不上大学吗?是的,这个后果他现在确实体验不了,您跟他说他也不信啊,因为您自己也确定不了是不是事实。
测验不及格的真实后果是什么?是很怕老师会一边发卷子一边报分数,是看到得了100分的同学到处炫耀心里酸溜溜的,是怕拿回家签名被妈妈骂而胆战心惊。
这个后果不够孩子承受的吗?您认为孩子生来就没有自尊不在乎吗?正相反,如果心里本来就不好受还反复受到苛责,才会让他因为自我保护,而变得倔强变得无所谓。
这个时候,家长做的是该伸出援手,“告诉孩子怎么补救”: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争取下次及格。
生病那个问题,生病本身是很难受的事情,每个大人自己也经历过。
您会因为不想上班故意把自己弄病吗,哪怕公司有病假?天真的孩子,也许一时间不上学的快乐是有的,但是发烧、咳嗽带来的痛苦难耐,也是无法假装没有的。
更何况几天以后回去上课还得补作业呢,也许还会错过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
至于家长请假陪,这个本来就是做父母的职责,如果您因为怕自己请假而不想让孩子生病,这种心意孩子会觉察出来的,觉得不是“真正为他们好”。
最后那个吃饭的问题,饭点不吃饭的自然后果是什么呢?是到了非饭点会肚子饿,肚子饿了怎么办?就饿着呗。
而不是说饿了您赶紧给拿吃的,然后下一次不吃的时候又教训他。
为什么不饿需要受罚呢,他会纳闷的;或者零食不是买给他吃的吗,为什么吃了会受罚呢?先从饿推导出应该吃饭,再从为了吃得下饭推导出零食量要控制,因果链就是这样形成的。
制造“自然后果”
有的时候,惩罚和自然后果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被包装得不一样。
比如,孩子打坏了家里的东西,惩罚的说法是“罚你钱!”。
而“自然后果”的说法是:“我们清楚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东西坏了,我们得重新买,但预算里没有这笔钱,就得从你的小帐户里面出了。
”每个孩子都有压岁钱,可以建一个“妈妈银行”虚拟小帐户,这样有手段让他承担了后果,又能学习理财、预算等概念,一举两得。
等到孩子更大一些,也许你会发现“自然后果”越来越少了,孩子像风筝,越飞越远,似乎难以控制。
这一方面是个好事,因为这表示他自己承担、吸收的后果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找父母帮忙了。
另一方面,可以刻意“制造”出一些更高层次的“自然后果”。
只要有一天经济上没有独立,总还是有“把柄”握在你手上的。
(这个话我们悄悄地说)只要是孩子对父母有所求,就可以同时向他提出一些要求,这个不是耍手段,而是一种谈判,形成协议。
谈判和协议是普遍的商业和政界手段,所以孩子早一点学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么,做不到这些要求的自然后果是什么?是破坏了协议,破坏了游戏规则,要接受协议规定的罚则,要付出不兑现承诺的代价。
情商高的人都更会从客观角度,而不是主观角度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主观的态度比较容易激怒人。
爸爸妈妈要学习客观包装,“制造”出一个“自然”的后果。
作者:藤子老师
点路教育英国夏校项目负责人,文书课堂讲师,英国留学咨询师
2008年起在北京和英国两地往来,2013年定居于英国伦敦
历任法资电信公司全球采购部、中国采购部总监、中国网通集团国际部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本科
《英镑与便士的光榜》公众号主,积极推广英国文化、教育与生活理念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