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个月就过春节了。
对于漂泊的留学生来说,是不太可能有机会回国过春节的,相反,在2月份还得为mid-term过度操劳。一个个令人紧张刺激的due,跟国内朋友圈上秀出来的喜庆氛围,是不是还挺配的呢?
但边缘君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是,其实并不是每一个留学生都想回国过春节的↓↓↓
新闻来源:红星新闻
新闻媒体是这样描述这位留学生的:他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但他在12年前,就已经不再回家过春节了;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1. 得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穿衣服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他没按要求着装。
“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他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2. 在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都受到了绝对的控制
到了五六年级时,他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他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中时,他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此后多次争取也均遭到家人拒绝。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但他认为,正是这一封闭单纯的环境让他的社交能力从小就受到了影响,与一些同学的难以相处也让他对人际交往不再期盼。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他说,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3. 父母不懂得在公共场合下保护他
发生在大学前的一次旅行,让他至今难以接受。大学前,自己“被迫”参加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带团的是一名年轻导游。
“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者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她的表情却是愁眉苦脸。”
最为突然的事情发生在当天晚上。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他瞬间僵住,“我不知所措,什么也没有说。”父母也没有搭话。
回到房间后,他不平地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阵教育责骂,“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
“但实际上,我需要的是他们的一个反应,哪怕哈哈一笑呢?”他说,“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4. 亲戚总是会嘲笑他小时候的糗事
2005年春节是他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当时,他即将大学毕业,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他介绍,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加上大学几年本就因为动手能力原因显得被动,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之后,自然少不了一场争吵。
自那以后,他便没在家过春节。2018年春节,他也依然没有回家的想法。
5. 为了解决自身心理问题,赴美攻读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说起来跟专业再符合不过,但他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
“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事实上,他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也曾想过到心里咨询机构就诊,但当时国内心理学科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并不成熟,这也让他的心理问题无法提早得到解决。
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决定转换专业,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希望心理学能够帮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也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专业,“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
研究生毕业后,他回了国,仅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去向。至今,这位留学生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但身边人问及他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在家时,母亲的回答则一直是“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具体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原文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01238186097167#_rnd1517241757239
这样的悲剧,在留学圈里肯定还有很多很多:那些最终选择离去的留学生,那些走进抑郁深渊的留学生,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留学生...
在我们身边,肯定会有不少不想回国过春节的留学生。他们应该或多或少是因为原生家庭产生的种种问题,可以是过分宠溺,可以是过分管教,也可以是过分放任...
“我已经有3个春节没回国了,对春节没感觉,不期待。爸妈和爷爷大伯闹崩,每年的除夕团圆饭,就成了一场各家亲戚的表演秀。每个人的表情都很走心,家长里短,挤眉弄眼,逢场作戏。谁会喜欢?”
“出国后怕回国,害怕给那么多亲戚朋友带礼物,害怕自己无法完成父母的心愿,没脸回国。春节回国?岂不是更惨?除了父母期望的眼神,还得忍受亲戚们的各种盘问:学习怎么样,以后在哪工作,恋爱了没?”
“父母离异,和妈妈一起生活,每次过年都得两头跑。去爷爷家吃一顿饭,再回来陪妈妈。别人眼中都是热闹,我眼中只有无处安放的尴尬。因此,我出国就是为了逃避这些亲戚,为了能独立,为了能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听完这些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小阴影。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吧,自己的性格问题也未必都是父母的错,也可能是社会的错?
如果说90后独生子,是孤独的一代;那么90后留学生,难道真的要变成心理不健全的一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