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写作”是不少孩子们需要解决的“痛点”。
一篇800字的文章,会让不少学生烦扰不已。
如果是写诗呢?那恐怕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但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姑娘,从5岁开始写诗,写了十几年。
20岁就已经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收录了从6岁到17岁间写的300多首诗歌。
是她天赋如此还是另有原因?
带着这样的疑问,外滩君找到了这位小诗人——蒋筱寒和她的母亲史金霞老师。
蒋筱寒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及自成体系的阅读方法。
此外,在她看来,妈妈的欣赏和理解是支撑自己成长最坚实的力量。
文丨韩智鑫 编辑丨黄晔
视频、摄影丨洪宇哲
家长们常困惑,孩子课内读了很多书,课外依着孩子的兴趣又广泛阅读,为何一到“写”时,仍见孩子百般痛苦,不知从何落笔。
把心里想法写出来,在家长眼里看起来多简单的事儿,怎么就难倒了孩子?
蒋筱寒,今年刚满20岁。
她从5岁起开始写诗,坚持写了十几年,竟出了一本厚厚的诗集叫《礼物》,辑录了她从6岁到17岁所写的部分诗歌300多首。
这本诗集还请到了国内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亲笔作序。
蒋筱寒 (摄影 | 洪宇哲)
朱永新老师说,他不懂诗,但他从筱寒的诗里读到一个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思考的女孩子。
读这本诗集,我更像读一个人的成长史。
一个与诗歌和文学一起成长,一个被语文老师的母亲不断呵护、指引着成长的女孩子的心灵史。
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成长史?11年里筱寒是怎么做到的?她的妈妈又是如何指引?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诗歌少女的阅读写作成长史。
生活,自然,自我:写作的源起
很多孩子一碰到作文就很头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蒋筱寒说道,完全是因为孩子们没写习惯。
写作就应该是一件情感自然而发的过程。
想要克服写作困难的问题,就是要多写。
将写作这一表达方式,演变成个人习惯。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习惯?筱寒说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对文字的敏感度,这种敏感需要对文本内容有了理解,并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拿诗歌为例,年幼时,孩子们学的诗歌都比较简单。
其实,越简单的诗歌越需要唤起孩子对文字本身情景化的理解。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背诵的部分永远只是冰冷的。
比如说,筱寒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她不仅看书本上配的图画去理解诗歌,还一步一迈,爬到高楼上看窗外的风景,去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这种画面感的培养,使得她不自觉地将生活中所看、所感写到诗里。
这种将书本上的文字,带到生活里去观察去记录的习惯,筱寒很早就养成了。
不同于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筱寒的童年有相当长的时间,生长在农村,跟着外婆上山下地,大自然给了她很多创作的灵感,记录这种感受顺其自然也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
当然,写作不仅是观察记录,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作品并不只是去记录美好的东西,它应该是对成长过程的完整呈现。
《礼物》一书,跨度十多年。
很多作品并不只是对美好乡土的想念,更多地还记录了她个人在青春成长时期对人生的思考。
比如说,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与母亲的争吵、友谊的背叛、爱情的荆棘、对社会的看法等,都在她的作品中呈现。
她说,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笨,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就会写一些对自己感到很失望的诗,真的很绝望什么的。
但是,怎么办?写出来还得面对现实。
这只是一种情感的发泄。
我只是把这种情感记录下来,然后,该干嘛干嘛!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在写作时只写真善美的东西,一旦见到孩子写几句颓丧消极的话,就觉得他们无可救药。
在她看来,试图去掩盖个体个性的方式是不对的,应该让孩子勇敢完整地表达出来。
正如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想法有灵魂的个体,如果你只是让他一味地去描写美好、善良的东西,其实是在刻意抑制孩子思想中某一部分。
长期如此,有可能导致个体人设的崩塌。
写作是孩子呈现思考全貌的合理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构成了情感表达的载体,载体无关乎对错。
筱寒的新书发布会(照片由本人提供)
另外,筱寒还分享,写作,并不非得“写文字”。
现在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写日记。
写日记在培养孩子写作习惯方面不失为一个好策略,但是很多家长容易将日记仅理解成文字的形式。
在她看来,日记作为孩子成长的自我记录,它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幅画,一个手工作品等。
小时候写日记,她会在日记本上画画。
比如,画一朵花,每个花瓣上写几行字。
至今,她仍然保留着诗配画的习惯。
她说,
对小孩子来说,以诗配画,并不是偷懒,而是在用图画表达心境,而且这是一种非常棒的开发创造力的方法,大人应该多鼓励。
采访中,筱寒非常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并把它演变成一种习惯坚持了下来。
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三大阅读法宝,养成创造型人才
一般人们都会认为,既然写诗歌厉害,那么语文成绩肯定也不差。
而这位已经写出一本诗集的小姑娘,考试时古诗文默写常常拿不到满分,甚至有时候丢掉三四分——每句都会写,总是写不准确。
她笑着说道:“我属于创造型人才,机械的评估方式评不出我的能力。”
虽然她不擅长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不过她坦言,自己课外阅读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丰富的阅读是她写作的养分。
关于阅读,筱寒跟外滩君分享了三大法宝。
第一、广泛的经典阅读
这也是她阅读的底色。
从小到大,筱寒所读的书籍,以经典为主。
筱寒很幸运,因为她的妈妈史金霞,刚好就是一名语文老师。
从儿时阅读谢尔.希尔弗斯坦、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托尔金,到后来阅读米切尔.恩德、狄金森、惠特曼、普鲁斯特、特朗斯特罗姆,以至于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里尔克、尼采、弗洛姆、波西格、黑塞……妈妈在筱寒的阅读经典之路上,可谓引路人。
高中课堂上,史金霞老师的诗歌阅读教学,对筱寒的帮助也很大。
不仅是像筱寒这样本来就喜欢写诗的孩子,甚至连那些从来与诗歌绝缘的孩子也因为史老师的课而爱上诗歌。
正如史金霞老师的学生所说:“高一以前,诗歌对我而言是陌生的,无论古诗、现代诗,我都因为读不懂而畏怯。
但是史老师从课文出发,通过大量的引申、介绍各种各样的诗歌,让我对诗歌熟悉了起来,揭开诗歌看似吓人的面纱后,让我看到了诗歌十分亲切的模样。”
但是她的阅读绝不仅仅限于诗歌,哲学、历史、宗教、小说、戏剧、传记、科普等等,无不在其阅读的视野之内。
“我在小学时,还曾有一个梦想,是做世界上第一个女天文学家。
因为那时阅读了《天文学简史》一书。“
第二、构建阅读体系
她和外滩君分享一个阅读方法,阅读要学会顺藤摸瓜,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抓住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说,看到《星际穿越》里有一句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她马上就买来了这句诗的作者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几乎所有的诗集来看。
有些喜欢的作品可能还会去读不同的翻译版本。
妈妈喜欢购买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比如说,加缪的《局外人》,另一个译本叫《异乡人》。
筱寒笑说一开始在读的时候她并没有发现这两本书是一位作家的作品,读到后来,她惊讶地发现故事有点熟悉。
这也让她意识到不同译本之间不同的翻译方式,体会版本比较中的乐趣。
每个人的阅读都是阶段性的。
她也在阅读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就像自己小时候喜欢阅读泰戈尔,后来初中迷恋上辛波斯卡,高中去读艾略特,尼采、海德格尔等。
很多孩子在一个阶段喜欢某一个作家的作品,过了这个阶段她又喜欢上了另一个作家的作品,或者过了一个阶段,再回看曾经喜欢的某一部作品,又有不同的体验。
在阅读中,与不同思想的人对话,在阅读中反观自己。
筱寒说,
阅读让自己的世界变大了。
在看到某一本书的时候会意识到,哇,我平常也这么想的,作者把我想说了写了下来。
这时候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惊喜,感到自己并不孤独,隔着时空的海,那么多伟大的人和我有着同样的思想和情感。
第三、形成阅读共同体
首先,是母女共读。
身为语文教师的妈妈,会趁着各种节日看似无意其实有心地给她送一本书或一套书。
20岁生日那天,妈妈又送给了筱寒一套《博尔赫斯全集》(第二卷 诗歌卷)。
但是,妈妈从来不会强迫她读哪些书,有些书她可以一直都不去读,也不会受到指责。
另外,母女还经常会针对某个话题一起讨论,比如讨论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被掩埋的巨人》,讨论洛尔迦诗歌的语言特色,讨论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然后,是和自己的好朋友共读。
除了自己身边的同学好友之外,还有网友,在微博上、微信里,大家彼此交流音乐、书籍、电影、艺术等等。
艺术领域的很多书籍,更多地会与志同道合的师友分享交流。
“像我的诗集,很多我的网友、画室的老师都买了阅读,这个时代,只要你是一个心灵开放的人,世界总是向你敞开的” 筱寒说。
再有天赋的孩子,也离不开家长这个伯乐
正如我们前段文章里面谈到,妈妈史金霞经常会为女儿选书赠书。
蒋筱寒说,自己最应该感谢妈妈:
如果没有妈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本《礼物》。
▨ 首先,得益于妈妈发现了筱寒在文字方面的天赋,并及时保护她。
很小的时候,筱寒写了一首诗,高兴地拿给正在吃饭的妈妈:
“妈妈!妈妈!我写了一首诗 ——青山雨蒙蒙,万水飘风风。
穿过竹林走,彩虹挂空中。
”
她眨巴着大眼睛,继续描述:
“妈妈,在我写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大江、大河,波浪在上面翻涌,风在上面吹……
“其实,我一开始想写穿过花丛走,但我想穿过花丛没有穿过竹林好,所以就改成了穿过竹林走了。“
讲起孩子这个创作故事,筱寒妈妈的眼睛也放着光,她说,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当时的情景仍然如在目前。
筱寒说,其实当时自己并不懂意象、意境等专业术语。
但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妈妈,则明白女儿在这时已经开始了自觉地创作。
“我的孩子天赋异禀,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保护她”,筱寒妈妈深情地对外滩君说。
▨ 其次,筱寒能够一直坚持创作,得益于妈妈不同寻常的深谋远虑。
正如史老师一直倡导的,家长一定要去理解小孩子的思维。
很多事情在家长看来非常可笑,可以在小孩子的逻辑里面,它不夸张也不可笑。
筱寒说,妈妈从来不对自己的诗歌进行修改,无论写成什么样,都尊重自己的原创,也从来不会因为她诗歌中的内容而大发其火。
比如前面我们谈到与妈妈吵架的诗歌,比如她写自己恋爱、厌学等等。
这些文字,筱寒写好之后从来不会藏起来不让妈妈看到,因为这本身就是她们彼此交流的一种方式,妈妈非但不会生气,还鼓励她继续创作。
《礼物》一书收录了她十多年的创作,其实很多时候收录的诗歌并不是单独的一篇,可能就是散落在日记的某一页。
搬家多次,妈妈总是把筱寒写的东西很好地收集整理起来。
连很多家长非常看重的考试成绩,在筱寒妈妈的眼里,这事并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我妈妈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筱寒说道,”我妈不看重成绩,也不看重排名。
即使我的排名特别恐怖,她也不管,还拉着我去操场散心,害怕我想不开。“筱寒告诉外滩君,从小到大,妈妈从来对她从来没有分数期待,只要自己尽力就好。
筱寒妈妈笑着说,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小升初、中考、高考等等,这些仅仅是人生中的一个小点,它不足以衡定一个人的一生。
有妈妈自由宽松氛围的保驾护航,高中毕业后的筱寒选择的专业是服装设计。
问及为什么想要学习服装设计,没有选择写作这条道路。
她说,艺术的创作都是相通的,服装设计与诗歌也一样。
比如,川久保玲有一个设计作品是人被白色的东西包裹起来,肩膀上装饰着白色的花。
就在这样一幅作品中,筱寒看到了一个人的出生、结婚、死亡。
出生是白色的,面部什么都没有;结婚,有洁白的花朵;而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什么都看不到了,其中也包含着永恒在里面。
而这些,也是诗歌常常触碰的主题。
筱寒有着超越她这个年龄的冷静思考与创造能力,她对各种艺术有着广泛的兴趣,比如摄影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
她形容自己就像水一样,可以承载一切,可以流淌遍地,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即便如此,她还是担心如果自己一旦走上纯诗歌创作的道路,有一天会才华枯竭。
所以,我要持续不断地读书,要阅读经典,要接触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要汲取,要尝试,要突破,要不断成长。
如今的筱寒,已在读大一。
一学期过去,筱寒甚至觉得要重新规划求学路线,她更想成为一位艺术家。
其实任何表达都是不断磨练的过程,服装设计也好,诗歌写作也好,这些都只是年轻的蒋筱寒成长路上的一部分,未来的她,一定会给这个世界献出更多更美好的礼物。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