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的时候,来自 新罕布什尔大学 New Hampshire 和 耶鲁大学 Yale 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新的术语:
大约在10年之后,罗格斯大学 Rutgers 的心理学家 Daniel Goleman 在《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上论述了情绪智力在商业领导力上的重要性。从而,关于对情绪智力的评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谈论的 EQ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一词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被正式地巩固下来。
而到了现今,在大约又过去了将近20年的时间之后,精英商学院在做出录取决定时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情商”这一概念。曾在 杜克大学 富卡商学院 Duke-Fuqua 担任了10年招生委员的Susan Cera就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领导力 leadership 并不仅仅只是 管理 management,而应该是一种能够与他人一起工作,并且能激励调动其他人朝着一系列共享的目标共同奋斗的能力。
而 EQ 情商 就是用来衡量一个人能与其他人一同协作奋斗的有用的工具。而商学院的招生办公室也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在如何通过申请程序来衡量一个人的情商状况这一指标上也变得更加地清晰明确。举例来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Stanford GSB 就率先在她的申请文书问题中运用了这一概念:
宾大 沃顿商学院 UPenn-Wharton 也紧随其后,在其2012年的申请程序中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多伦多大学 罗特曼商学院 U of Toronto-Rotman 紧接着也在申请中加入了一段即兴的视频文书题目,用来衡量和评价申请人的个性特点。而 西北大学 凯洛格商学院 Northwestern-Kellogg 以及 耶鲁大学商学院 Yale SOM 也很快地在申请中加入了视频的部分。
最近,纽约大学 斯特恩商学院 NYU-Stern 要求推荐人能在其推荐中加入对申请者情商的担保。甚至连 沃顿商学院 Wharton 也修改了推荐信的要求,希望推荐人能从2列共10个形容词中选出3个最符合对申请者性格进行描述的词语。
Cera还说道:我认为,大家还会看到越来越多诸如此类的变化,纽约大学 NYU 要求推荐人对申请者 EQ 情商 背书的做法是希望获得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数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从申请的其他部分来收集有关申请者 EQ 情商 的评价。当然,纽约大学 斯特恩商学院 NYU-Stern 并非只是仅仅加入了对 EQ 情商 的背书要求: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是要求第三方基于申请者的情绪成熟度来完成推荐。同样的,斯特恩商学院 Stern 还在申请文书中增加了一个新的“任选六”的题目,要求申请者随意挑选并提交6张图片,并且附上自己对这6张图片的说明。
斯特恩商学院 Stern 的MBA招生与创新副主任Isser Gallogly 对此也进一步表示,这是该校14年来在单一年度的申请上最大的一次变革:我们相信,这样的改变能够更有效地帮助申请者与录取委员会进行沟通,并展示他们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哪一个项目最符合他们的目标,以及他们是如何展现自己的 EQ情商的。另外,这样的变化也符合现在申请者使用“社交媒体”的沟通风格。如今,申请者的交流远不止于仅用文字表达,视觉元素在现在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根据 Gallogly 的说法,纽大 NYU 加入 EQ 情商 背书的要求,能让学校在对申请者做出评价时获得一个全新的看法。我们感到在收集对申请者的信息时会有一定的鸿沟,而对 EQ 情商 的背书正好是来自于一个相信申请者的 EQ 情商 的人。这是之前的推荐信不会自然提供的一个面向,我们从申请者的导师、长期友人、甚至是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对申请者的 EQ 情商 背书,而他们正好是能提供这个情感共鸣的人。但是,为什么 EQ 情商 很重要呢?为什么它在商学院申请中会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呢?
Cera认为,这归结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以及成熟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EQ 情商 一方面是能够认识并且理解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则是能够理解、认知并且影响其他人的情绪的能力。而想要成为一个成功并且有贡献的学生就需要这样的自我意识。Betsy Massar对此就指出:我认为学校是在寻找某些特征和潜力,一些人比起其他人来说,就是会表现得更有自我意识,情绪智力也更高。而无论对于商学院还是企业组织来说,这两项特征都是一个人能否在一个组织中获得成功的重要指标。
Alex Min也认为,这对商学院的课堂也会立刻产生影响:顶级商学院的课程也反映了他们重视学生 EQ 情商 的重要性。例如,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开设的关于人际动力学的课程 “Touchy Feely” course。而这一领域最早是由 哈佛大学商学院 HBS 提出的,即是为了推动未来的商业领袖在解决问题时能使用“硬技能”之外的技能。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会将 EQ 情商 纳入申请流程来考察了。
Min认为,产生这一现实现象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在推动:首先,有效的合作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某些时候,对于商科学生来说,这是一项难以捉摸的技能。因此,招生委员会想要知道无论在在学校里还是将来毕业后,他们所录取的学生都能表现出充满团队精神的倾向。其次,现在的商学院越来越多地要为学生和校友的“动机、行为和道德”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如今的商业社会,有关商业腐败和操纵的故事会通过互联网迅速地传播,而关于肇事者的母校在传闻中会尤为的引人注目。
因此,商学院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在录取之前就对申请者的性格进行测试和审查。根据来自 世界经济论坛 WEF 最新的未来工作报告显示,“社交技能”在2020年前将排在员工技能的第二位,仅位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技能”之后,比“技术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要更为重要。而根据 CareerBuilder 的一份调查显示,71%的雇主都认为 情绪智力的重要性要高于 IQ 智力。当然,申请者如何才能在申请中提供自己拥有高 EQ 情商的例证呢?
小编这里有很多的方法建议,比如:当你在描述一项能体现你领导力的工作成就时,千万不要忘了举例说明你是如何改变你所管理的下属的思想和行动的。当你讲到失败的时候,别忘了证明它最终对你的个人长期成长和发展是具有价值的。当然,在所有的表述过程中,大家都需要注意表达合宜的上进心,并要小心避免任何表现出傲慢或者是过谦的暗示。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顶级商学院都在申请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申请者 EQ 情商 的评价。当然,这也不是说申请中的其他方面就不再那么重要或是不再被学校重视。
例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 Stanford GSB 不仅对申请者的 EQ 情商尤为看重,她也对很看重申请者的其他特质,该校2017年的GAMT平均录取分数就高达737分(点击穿越)。总之,不管 EQ 情商 是个新概念还是个旧理论,商学院的申请者现在都应该将它与智力因数看得同等重要。这一概念已经行之有年,而且,商学院对于 EQ 情商 的的测量方式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多的。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