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说 |
各个大学的录取数据显示,美高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那么在国内高中就读的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面对各种优势、劣势,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就读国际学校、国际部的我们在规划上要注意什么。
我们时常会听到大家说,相比在美国直接读高中的学生来说,在中国大陆学习或者上高中的学生已经输在了起跑线,那这样的观点是正确与否呢?
这个答案是Yes and no。
在美本申请过程中,招生官主要看中两个方面:一个是你所在高中的profile;另外一个就是你个人成长的profile。
但是从今年的趋势来讲,很不幸的是很多大学都越来越看重high school profile。
你在什么学校读书,基本上就给了他们一个判断的依据,招生官会从你就读的学校来判断你接受的教育水平、你的素质、你的能力。
在国内读高中有哪些劣势?
认可度
美国的大学一定是更熟悉自己国家的高中以及高中的体系,包括高中的选课体系、活动资源等等。
所以在认可度方面,美国高中一定比国内高中要有优势,相对而言这也就是对于我们国内高中的一个劣势。
资源方面
通常美国高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Naviance系统,这个系统会记录以往三年这所高中的毕业生情况,有多少人去了什么学校,他们的平均绩点,他们的活动情况等等。
通过这个系统,学生就会很容易定位自己的优势,然后找到和自己能力、学习成绩相匹配的本科学校,但是国内的高中几乎都没有用到这个系统,所以就很难通过这个大数据的方式来定位自己的本科选择。
因此,在选校的过程中也显得更加盲目,或者更需要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
活动方面的资源
美国的高中本身学校内部就会有很多club(社团)、association(协会),在校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内的资源参与活动,可以从一个非常初级的参与者,慢慢地成长为校刊的首席编辑,甚至成为一个leader(领导者)。
而国内,尤其是公立学校国际部,可能这方面的资源会相对比较少,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学生需要找更多课外的资源来补齐活动方面的表现。
因此,从一个非常公平、客观的角度出发,其实国内高中的同学确实在high school profile这一点上要落后于美国高中的学生。
但是也非常坦白的讲,这一点其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因为你在哪里就读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其他的因素,至少在短时间内,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现状。
我们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的individual profile,我们要在自己的profile上做更大的努力。
如何弥补各方面的不足?
怎么样让自己个人profile变得更加精彩,以来补齐其他方面的不足?
首先,对于在国内就读高中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GPA,或者说是标化成绩。
因为就像很多家长或者同学已经知道的,你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你身边的这些同学。
因为国际学生和美国本土学生其实是在两个pool里面竞争的,对于中国学生或者是在中国读高中的学生来讲,一般标化成绩和GPA都要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线上,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突显出自己的优势。
为什么招生官会如此看重标化成绩呢?其中一点是对你所在高中的credibility(可靠性)疑问。
如果你只是高中成绩够好,那他们可能会觉得是否有一定的水分,或者评分标准和美国的学校是否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标化成绩这种全球统一的考试,就是一个能体现你真实实力,也是能被招生官认可的一种方式,这也可能是在成绩方面唯一的一种认证方式。
所谓的标化成绩,我们主要是指的SAT、SATII、ACT以及托福,这些都在标化成绩的范畴,这些成绩是决定你学校等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是我们能做的第一步,保持标化成绩,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第二步就需要我们在国内读高中的同学做个有心人,美国高中有Naviance系统,所以很多的录取信息都可以显示在系统的数据中。
而国际高中或者国际部的学生没有这样的资源,我们就要人为地或者人工地去做这件事情。
在10年级或者11年级时,我们就可以与申请国外学校的学长学姐开始建立一个有效的联系,在他们申请结束后,我们可作为一个采访者去采访他们,并收集他们的申请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他们在整个高中是如何选课的,他们参与过哪些课外活动或者学术活动类项目,甚至如果你和学长学姐关系较好的话,你还可以让他们分享一下申请文书,看一看他们在文书中是怎样表现自己的特质的。
尤其是当你想要申请的这所学校,与某位学长学姐今年已经申到的学校相一致的时候,他的经验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对于你未来一年的申请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学长学姐是一方面的资源,同时你也可以非常积极、主动地和自己的College Counselor 建立联系。
尤其在11年级的时候,你就可以渐渐熟悉你的Counselor 了,从他这里可以获得一些往届的招生信息,如果他对你足够了解的话,也可以给你更加精确的选校意见。
并且在12年级正式申请的过程中,可以避开你与同学校水平相当的同学去竞争同一所学校。
这是第二点,我们可以做的。
第三,我们可以做个credibility的建立。
我们的学校可能没有那么高的认可度或者知名度,但是我们可以去参加一些由美国举办或者被国际认可的活动,包括学术活动、夏校、夏令营,甚至交换项目。
交换项目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对于准备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来讲,交换项目不仅是一个你可以熟悉美国高中的教学环境的机会,你也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去得到一些美国高中老师的推荐信。
同时也可以拜访一些美国的大学,和大学的招生官或者你想读的这个专业的professor(教授)建立一个联系。
所以参加一个认可度高的项目是第三点我们可以做的。
当然,参与这些项目都需要我们有一个提前的规划,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这些活动各色各样,良莠不齐。
这时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指导,告诉你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参与哪项活动。
我们比较建议低龄段的学生,参加一些夏校、夏令营,或者一些海外的志愿者活动。
建立一种国际的眼光,成为一个Global Citizen(世界公民),这是很多大学非常看中的,尤其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或者已经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或者专业发展有一定想法的学生,建议参加一些学术活动类的项目。
尤其是一些理科学术活动,或者是一些理科夏令营。
比如说像学术活动类的Intel,夏校类的ROSS Mathematics Program ,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理工科类的项目。
我们会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参加这样具有国际知名度或者认可度的项目,以提高自己的credibility。
第四点,利用好国内的一些资源,尤其是在你身边的资源。
其实我们如果眼光向内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国内也有一些非常不错的资源,包括做个人项目的时候可能相比较在国外的学生来说,我们在中国读高中的学生可能不需要自己去挖掘这些资源,因为父母、长辈都在身边,可以从自己的父母这获取一定的资源,包括实习资源、搭建个人项目的资源等等都是一些可以挖掘的点。
棕榈有一个学生他的个人项目其实就是得到了一些家人的帮助,包括推广个人项目,扩大个人项目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项目开始之时,有资金和人脉上的帮助,这些是他的项目能够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于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需要自己挖掘资源,在中国读高中的学生可以好好利用家人的资源,用这些资源扩大自己个人项目的影响力,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能力。
最后他也是因为这个个人项目获得了学校的认可,进入了自己非常想上的大学。
最后一点是需要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国内读高中的同学需要提前准备,因为从今年的数据或者从数据的趋势可以看出,国内高中早申请也就是我们说的EA、ED的录取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信家长们或者同学们也有所了解,早申请的录取率和常规申请的录取率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有时候甚至可以差到20%-30%,有的时候早申请的录取率可以达到40%-50%,对于排名前20或者前30的学校来讲,这个录取已经相当高了。
尤其是国内高中的学生,因为如果你准备得早的话,当你的托福、SAT等标化成绩准备好之后,你就可以进行早申请,早申请会大大提高你的录取率,尤其是你想进的梦校的录取率。
所以EA、ED是国内高中生申请的一个神器,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尤其是在国内读高中的学生能够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成绩,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活动和个人项目,尽可能地参与到早申请中,这样大家更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Offer。
学生案例
以下两个棕榈学生都在国内的国际学校上学,一个学生通过参加交换项目提高了自己的录取率,另外一个学生利用国内的资源做了一个非常好的个人项目,最后进入了自己想去的学校。
1第一个参与交换项目的学生在他11年级的时候找到棕榈导师,当时他比较迷茫,甚至还没有确定要去美国读书,因为他的二外是德语,所以他还在犹豫是不是要申请德国的学校。
当时他们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换项目,如果他希望进美国大学读书的话,这个项目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导师为他介绍了美国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在美国大学的生活体验,最后他决定申请美国大学,于是在导师的鼓励下,他参与了学校的交换项目。
当然光参与项目是没有用的,你还要完全地投入到项目中,好好利用学校的优势。
他交换去了麻省的一所公立高中,这所公立高中在美国的知名度相当高,几乎20%的学生都是冲刺常春藤学校的学生,所以他可以通过这个机会看一看和他同龄的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都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进行本科申请的。
所以导师给他的第一个意见是尽可能地融入课堂。
在美国,衡量学习能力的标准不仅是你的成绩,还有你的课堂参与能力,以及课后你是不是和老师有很多的互动。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一开始他并不适应,但是导师告诉他应该更快地参与到美国的课堂中,应该和自己的美国老师和美国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除了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
无论是学校内的活动还是校外的活动,你不仅要参与到活动中去,还要承担一个领导的角色,应该用自己文化背景的优势领导一个项目。
这是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你和其他的学生确实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些差异可能是劣势,但是也可能是你的优势。
所以棕榈导师指导这个学生做了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的项目。
作为班上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他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中国文化,所以他组织了一个小组,这个小组由来自七个国家的同学组成,其中有两个是交换生,有五个是本地学生,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说不同的语言,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他们在里面进行多元文化的交流,他代表了中国的声音。
在这个项目中他是牵头人,他的影响力不仅停留在中国文化的层面,而是提高到了全球文化交流的层面。
他还利用这次交换的机会见了他心仪的大学的教授,当时他心仪的大学是耶鲁大学,他心仪的专业是人类学。
在与教授见面之前,学生做足了功课,读了这个教授以往的文章,仔细地梳理了人类学的脉络,以及学生想要研究的方面。
利用与教授面对面的机会,使教授了解到这个学生对人类学的兴趣,让教授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在申请中这会是很大的优势。
不仅可以回答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也可以证明你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以及你为申请做过很多前期的准备。
由此看出,这个学生在交换项目中收获了三点。
一是与学校的老师、同学,甚至是学校的咨询顾问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推荐信的来源,是招生信息的来源,是自我定位的来源,也是相互学习的来源。
第二点,他通过这个机会接触到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完成了一个个人项目,这个个人项目没有拘泥于他的中国背景,而是基于国际视角,这使他的个人项目得到提升。
第三点,通过这个机会他见到了心仪学校心仪专业的教授,向他表明了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热情和兴趣,这也是他文书的素材之一,并且学生跟这个教授聊得非常好,回到中国以后继续和教授通过邮件、视频保持联系,后来这个教授为他写了推荐信,教授的推荐为他成功申请耶鲁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让他彻底和在中国读高中的学生有了区别,这个区别就是他独特的优势,在他申请学校的过程中凸显出他的不同。
2下面这个案例中的学生非常热爱艺术,她的兴趣在于设计,她妈妈在演艺圈颇为有名,所以她在中国读高中的时候和她妈妈的朋友走得比较近,她妈妈的朋友都是知名的导演和编剧。
她对动物保护相关的设计非常感兴趣,但是她不知道怎样将这个兴趣转化成有影响力的个人项目。
她在国内的一所国际学校读书,但是学校里面没有特别多的资源能够帮助到她,她妈妈在演艺界有很多朋友,这些资源非常好,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于是这个学生和导师一起想到了一个项目,把她设计的动物工艺品,比如大象、犀牛,包括中国的濒危物种,比如金丝猴等动物工艺品带到了这些动物的家乡。
他们去非洲了解非洲象的生存情况,并把这些工艺品和真实的大象录成了一个短片,叙述了一个故事,采访了一些大象保护区的动物专家,通过这个短片吸引大家购买工艺品,筹措资金,用于动物保护,另一方面也呼吁大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拍摄团队成员是她妈妈和棕榈导师一起联系的,一共去了七个国家,拍摄了将近二十种动物的短片,然后把它们剪辑成一个将近五十分钟的记录片,并配上中文字幕,这个纪录片后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青年学术活动单元播放了。
影响力就不仅仅是在学校范围了,而是在整个上海甚至国际范围,之后她的这些工艺品又被进行了一个沉默的拍卖,在她妈妈的一幢别墅里,也请来了演艺圈的很多朋友,组织了一场慈善晚宴,筹集的资金最后捐给了那些动物保护协会。
所以对于一个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来说,这个可能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为要自己独自找到这些资源是相对困难的,那么对于一个在中国读高中的学生,父母身边的这些资源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这个项目做了整整一年多。
这个过程中牵扯到很多的沟通、协调,这个女生从一个非常懵懂,甚至不知道她的工艺品能够被应用到什么项目上,能够怎么样创造影响力,到最后募集到了将近二十万美金的筹款,影响力也是波及到了非常多的国家,最后她的工艺作品也是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通过这件事情或者通过这个项目的体现,她最后进了罗德岛艺术学院,也是她最心仪的一个学校。
以上是两个学生的案例,他们都是在国内读高中的,在资源方面和我们身边的同学都差不多,主要是你要怎么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或者利用你在国内的优势,从而避开你没有在国外学习这一个劣势。
简而言之,作为一个在国内读高中的学生,你的劣势很明显,就是在于你的high school profile不够强势,但是你的优势是可以被挖掘的,你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打造一个非常强势的individual profile,从而在这个方面来补足你high school profile的不足。
所以对于在国内读高中的同学要尤为注意,要提前准备,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做个人项目或者是提前预备去类似于交换项目或者夏校。
这些机会绝不会出现在你12年级,一定是你在10年级或者11年级的时候,要早做准备、早有打算,那个时候就开始琢磨自己之后未来的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够追上美国高中的同学,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Q & A
Q:国际学校美本申请成绩为何远落后于公立?国际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是真正国际化吗?
A:国际学校非常多,无论是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在二、三线城市,各式各样的国际学校确实在质量上良莠不齐。
所以要挑选一个好的国际学校,那自然它对于成绩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会要求比较高。
如果是一所普通的私立国际学校,确实会在质量上有一些不稳定,还有一方面就是国际学校比较崇尚素质教育,所以通常来讲是会给学生一些发挥天性的空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的比较松弛一些”,那么自然在学习成绩这些基本功上就不如公立学校好。
虽然我们都知道美国大学的申请是非常关注个人素质方面的能力的,但是也是需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和指导,并不是每一项活动都有参考价值,活动的标准以及如何在文书上呈现这个活动,以此来呈现你的个人特质,这个都是需要再进行思考、挖掘和润色的。
所以,对于国际学校学生来说,虽然参加了很多活动,但是在申请上不一定能够派到你希望它派到的用处去,如果在成绩和活动中都没有能够非常好的把握,确实在申请的结果上就会有一些差强人意,但是国内也有一些非常顶尖的国际学校,在录取美国本科的数据方面也是非常漂亮的,不亚于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所以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看每所学校的特长以及学校可以带给你哪些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如何能够化作你申请时候的优势。
Q:国际学校的学生的个性规划在哪些部分有别于陆高学生呢?或侧重点在哪?具体如何规划呢?
A:其实大学的录取标准是相对一致的,因为无论你是国际学校还是陆高,在招生的时候你都会在一个海外学生的pool里面,所以说对于这两个学校的生源来讲,招生标准是非常一致的,那既然招生标准一致,在规划上面我们的侧重都是按照招生标准的要求来的,所以其实二者没有非常大的不同。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国际学校一定是跟美国大学或者其他国外的大学有更紧密的接触的机会,包括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也会更加以国际化的方向来考量,所以在学校的资源优势方面,国际学生是跟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国际学校学生,在规划中如何发挥本校的优势,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点了。
就像我有学生想要申请Premed(医学预科),国际学校可能会提供一些医学预科考试的入门或是培训,这些方面的资源可能普通高中就不具备了,所以作为一个国际学校的学生,在规划的时候,你首先需要知道你学校有哪些资源以及你如何可以利用好他们,但是在规划目标上这两个其实是没有特别大的区别的。
Q:国际学校的孩子在初中阶段有大量的文史哲科目和作业,他们没有大量刷数学题,也没有什么理科方面学术活动,这造成高中阶段理科比本地学校的孩子弱很多的局面。
未来在申请美本理工科专业的时候是否会因缺乏这方面的竞争力而受影响?
A:国际学校的学生理科基础的确会相对比较薄弱,确实是这样子的,因为在国际学校里面可能更希望你是能达到一个综合实力或者比较均衡的水平,可能在数理化方面的训练强度不及公立高中。
因此对于想要申请数理化专业的学生来讲确实会有劣势,但是我也看到过很多国际高中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非常强,这可能是需要一些课外的指导,我以前带过的学生也有拿过数学奥林匹克冠军之类的。
所以说,学校是一方面的原因,个人的喜好是另外一方面的原因。
还有一点是除了数理化成绩要尤为突出,如果你是希望申请排名非常靠前的理工科学校,比方说MIT(麻省理工学院)或者Caltech(加州理工学院)甚至CMU(卡内基梅隆大学),这样的学校对你高中阶段的数理化成绩要求都是接近于满分,同时它还非常看重你的文科成绩,或者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申请理科专业还有很好的文科成绩的话,相较于其他申请者你会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说是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女生。
近年来我的经验表明,如果你是女生,你的数理化成绩足够好,同时你的文科成绩也相对比较突出,进这些学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我会建议在ED的时候可以尝试比如说MIT(麻省理工学院)。
Q:请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国内国际学校的美籍学生是和谁在一个pool里竞争美本名校的名额,是与陆高生竞争占国际生的名额吗?
A:其实pool是一个比较tricky的概念,因为现在在美国大学招生的时候招生官会尽量避免提到区分对待的概念,棕榈的导师之前在参与芝加哥的招生会的时候,芝加哥大学的招生官就非常明确的说它们已经不采用pool的概念了,所有的招生都公开透明。
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实这个还是会隐形的存在,尤其是对国际学生来说,如果你是美国籍的学生在中国读书的话,他应该算在国际学生的pool。
所以在录取和申请的时候,应该走的是国际学生的路径,对于之后比如说申请Financial Aid的时候,如果是美国公民可以走美国本土学生的方向,但是这个是申请进入学校之后的事了。
Q:请问国内的国际学校是主要沿用什么教程(curriculum)?是IB/AP还是Cambridge (剑桥)? 哪个更被美国高校认可?
A:在申请的过程中,凭借以往的经验,IB课程的竞争优势会相对比较明显。
因为IB课程有三个比较大的方面组成,他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也相对比较这个综合,尤其是学界公认IB课程会相对难度高一些,所以如果你在IB课程的学习中成绩比较突出的话,会被认为比其他的竞争对手更加有实力,尤其学业成绩方面。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参加IB课程的学生的录取情况会相对好一些。
Q:孩子现就读国际学校九年级,对国际政治等文史类感兴趣。
想参加今年一些质优的相关夏校,但很多都只招升11的学生。
怎么办?
A:有一些夏校的标准比较严苛,像一些夏校只直接受高年级的学生申请,有一些比较有竞争力的夏校它只接受托福100分以上的学生的申请,这些都是一些硬性的条件,如果没有办法立刻参加夏季学校的低年级的同学,我会推荐参加一些夏季的夏令营。
夏令营一般门槛会比较,但是一些优质的夏令营也会请到一些非常顶尖的学者、教授或者是从业人员,这个是给学生从小对环境树立一定的认识。
比如说题目中的学生非常喜欢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那他可以去参加一些,比如说参观联合国,或者是去美国的议会做议员助手,有一个项目就是去美国的议会做一到三周的议员的助手,像这样子的机会就可以让学生多去参与、尝试,不仅可以在实践中知道国际关系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哪些工作,还可以明确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
Q:IB课程,国际学校9年级的学生,如何规划美本申请?
A:这个题目非常宽泛也很大,在一个问题中很难能够被完全覆盖到。
因为规划确实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非常个性化的规划,棕榈的学生在规划中都会定期与导师进行会议,导师会在交谈中不停的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不停地激发他们的想象,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而才能够足够了解学生,以至于帮他制定一个非常私人的规划,符合他的特长和特质。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