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年冬天都会带憨憨去附近的雪场滑雪,滑雪这项活动很有意思,因为有些刺激,也有些危险,摔个四脚朝天、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因此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对于引导孩子滑雪这件事情上,真是差别好大好大!
上个月我们刚去滑了一次雪,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1中国的呵护式教学法
中国父母带娃去滑雪,一般都会至少有一个人不滑,有时候夫妻两个一起都不滑,为啥?因为他们要保护孩子,孩子跌倒的话还可以搀扶一把。
我们租滑雪设备的时候看见了一位中国爸爸,他对我们说,“我这次不滑,孩子第一次学,我要扶着娃!”
可以理解,毕竟滑雪装备那么沉,如果穿上滑雪鞋,走路砰砰砰的,像一个机器人走路一样,超级不方便,如果父子两个人都穿上装备,那万一儿子跌倒了,那还真没法帮忙了(尤其是老爸滑雪也是新手的情况下)!
换好装备,上路!儿子踏上雪橇后立刻整个身子趔趄了一下,中国爸爸立刻一把扶住,“不要急,爸爸扶着你,不会跌的,没事,慢慢滑!”
每次只要孩子身子一失去平衡,就会立刻大叫,“Dad,help!”,然后中国爸爸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真是好爸爸,我们都由衷地赞叹,无微不至的呵护啊,太有耐心了!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不对劲了,我们都滑了好几圈,每次坐索道回到起点的时候,还是发现那位中国爸爸带着儿子在那个平地上缓慢地滑着,孩子完全没法离开父亲,只要父亲一松手,儿子就会大叫。
“这可怎么办啊?”,中国爸爸看起来也有点焦急,“滑雪动作你都会了,自己去滑吧,勇敢点!”
可是等他一松手,孩子稍微速度快了一些,才滑出去1米,就感觉孩子已经控制不住身体了,他一面习惯性地叫“Dad,help”,一面身体往后倒。
孩子已经绝望得放弃控制身体的平衡,而是选择跌倒来降速了 …
这回中国爸爸速度没赶上,等他赶过去的时候,孩子已经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一面抱怨着爸爸怎么来这么迟,一面嚷嚷着要“give up”、“hate ski”(讨厌滑雪)之类的话语。
那位爸爸想把孩子扶起来继续,可是小家伙说什么也不肯起来,赖在地上不肯动了!看看那位爸爸的眼神,写着大大的无奈 …
2美国的放纵式教学法
那天我们还看见一个美国妈妈。
哦,不,确切地说,首先不是看到,而是“听到”。
我在滑雪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声小宝宝撕心裂肺地哭声,什么情况?我赶紧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美国妈妈腿下夹着一个孩子一起在滑雪,这个孩子的年龄,呃,估计也就3岁多吧 …
那个妈妈就把孩子放在身子前面跟着她一起滑,孩子个头很小,也就到妈妈的胯部,不过虽然年龄小,孩子雪鞋、雪橇、头盔那些重型设备一样都很齐全,更关键的是,这个妈妈带着宝宝滑雪的速度还很快,唰得一下从我们身后冲了出去,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只看见妈妈的背影,以及孩子“惨烈”的哭声。
“这也太危险了”,憨妈不禁感慨了一下,“万一跌倒怎么办,孩子会危险的!我可不敢这么做!”
第二次看到这对母子是滑了2圈后,在等候缆车的队伍里,这时候孩子已经不哭了,只不过怯怯地问妈妈,“Mum,什么时候能结束啊?”
美国妈妈笑得很灿烂,压根不提结束的事情,而是说,“你不是想吃意大利面吗?再来两圈好不好,等结束后妈妈带你吃好吃的!”
事实证明,食物的诱惑还是很大的,那个孩子也不抗议了,默默地跟着妈妈的脚步 …
又滑了几圈,我又一次看到了这对母子,只不过这时候小孩已经完全跟妈妈分开滑了,她俩一起从我身后冲了出去,这回留给我的是母子两个人并行滑雪的身影,以及一长串孩子开心的笑声!
中国爸爸和美国妈妈的两段滑雪故事给我的触动挺大,这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国爸爸对孩子比较呵护,美国妈妈对孩子更加放手。
但很有意思的是,美国妈妈的放手让孩子更快地学会了滑雪,而中国爸爸的呵护却让孩子的学习进展异常缓慢,而且还对父母产生了依赖心理。
我们常常有一种误区,将对孩子的呵护等同于对孩子的爱,但呵护得太多,却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种爱其实是爱在当前,痛在未来!
而对孩子的适当放手,却能让他们从小经受更多的磨练,从而将来能够更好的成长。
这也是一种爱,只不过这种爱是痛在当前,爱在未来!
那天在滑雪回家的路上,憨妈还在问我一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对憨憨保护得有点多,是不是也要对孩子适当地放手呢?”
“是不是该对孩子适当的放手”,看了中国爸爸和美国妈妈的表现,我的心里已然有了答案! 转自:憨爸在美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