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说申美校也越来越“内卷”了。现在所有申请者都要全面发展、标化高分、学术活动金奖。你去非洲救大象,我去社会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就好像有一个“美本申请模板”,必须在每一项上都打勾,才有机会够到名校的边缘。申请美国大学,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考核学生不可量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个课外活动的意义常常被误解,很多人认为“做得多”,做得“高大上”,就会脱颖而出。而美国大学希望申请者不被思维定势约束,能呈现出属于自己的特点,而不是这些不该有模板。
活动分类
美本申请时Common申请系统会细分出30个活动类别,记录学生九年级至十二年级的活动。大致可以归为几大类:兴趣,学术,公益以及领导力。
兴趣
兴趣部分体现的是学生自身的特色,如运动,器乐,艺术,小语种等等。
公益
公益活动则需要长期坚持,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活动,因为它很有可能成为你申请时的亮点。
学术
最核心的活动就是学术部分了。对兴趣专业的深入研究,课程自学、学术调研论文发表,都是学校期待从学生身上看到的。
所有活动是申请材料素材的最大来源。也最能体现申请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它们都需要学生提前很久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因此早规划是冲击名校的关键!
如何归划
每年成绩优秀的申请者数量众多,而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数量有限,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就导致了申请的硬件条件一路水涨船高。大学招生办公室就会优中选优,很多时候只能在课外活动经历方面来做考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为孩子规划人生经历,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最终培养出名校期望的人才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哪些课外活动是美国名校的招生官特别青睐的呢?
申请美校10项最受青睐的加分活动
1.参加学生会 (Student Union)
有在学生会任职,招生老师会认为学生是很有责任心和社会能力的。
2.辩论队&虚拟法庭(Debate Team&Mock Trial)
参加辩论队及虚拟法庭,这样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3.参加学术团队(Academic Teams)
参加数学小组、环境科学小组、机器人科学小组和十项全能等,并获得荣誉。
4.参加艺术活动(The Arts: Music, Theatre, Visual Arts)
比如演奏大提琴、演出戏剧或者富有绘画才能等等。
5.参加实习、研究活动(Internships, Research Opportunities)
比如医学类活动或者科学类活动,或是参加不同领域的课外实习。
6.多元化俱乐部(Diversity Club)
如跨文化交流组织、多种信仰研习小组等,能够体现学生的包容能力及开阔的心胸。
7.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
许多学校希望看到学生每年在社区服务中贡献的时间不低于50小时。
8.参加体育活动(Sports)
参加体育活动能锻炼团队协作精神、保持健康体魄。但除非专业运动员,否则很难脱颖而出。
9.校刊编辑(School Newspaper, Literary Magazine)
参加校内文学社,向杂志投稿等。如有文章发表,有利于提升申请成功率。
10.课余工作(Job)
课余的工作经历将充分展现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面对众多的课外活动,分门别类地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如何在这方面给孩子更多的指引呢?
帮助孩子找到所热衷的东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注册管理办公室副主任Youlonda Copeland-Morgan认为: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所热衷的东西!如果孩子还太小,不知道什么是他们热衷的东西的时候,就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常常和我们的儿子讨论展现领导力的机会,我觉得父母需要在这个方面给孩子更多的指引。
我们常常问孩子
这些都是能为大学申请增色的地方!
活动意义
课外活动,不是一个拼“名头”的游戏。只要做对了一件事,就有敲开名校大门的机会,即用心地对待和参加一项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的积极影响来获得成长和进步;在课外活动中展现能力、创造价值、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简而言之,可以用这几个英语词来概括:
Passion(热情)
Dedication(投入)
Growth(成长)
Impact(影响力)
下面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看看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课外活动打动了招生官,从而成功斩获offer!
1.长期坚持公益活动:十多年为盲人弹琴
一位被常青藤大学录取的小城女孩,在读大学前弹了十多年钢琴。念初中时的每个周末,她都会请邻居家的盲人大伯来听自己弹琴。没多久,大伯又介绍了他的盲友一起来女孩家听琴。从一开始的两三人变成十多人。女孩手指间流淌的钢琴曲让盲人们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后来,女孩在她的小城连开数场小型独奏音乐会,免费让盲人和其他残障人士入场欣赏。再后来,女孩拓展了她的“公益产品线”,除弹钢琴外,还组织几位同学拉小提琴、手风琴和二胡,甚至为盲人们同声解说好莱坞电影。
女孩将这段经历写成了大学申请文书,感动了招生办的官员们。 “弹钢琴”,纵使听上去再朴实不过,却因为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也能秒杀空有大名头但并不走心的课外活动。
2.将学术研究与慈善结合:与聋哑儿童做游戏
Steven对体育很有热情,此外,他对于科技创新有着情有独钟的关注。但是不得不说,兴趣广泛如他,基本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一项是真正能拿出手的亮点。 在一次北京聋哑儿童机构做义工的偶然机会后,Steven希望为这些小朋友做更多的事情。他先是做了一个关于“肢体运动与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然后设计了一套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做的游戏。重新跟这家机构取得了联系后,他又号召了自己的篮球队成员,一起加入了游戏课程开发的公益志愿活动中去。
就像Steven最终在他的文书里写的那样:“曾经孩子的一个拥抱就会让我不知所措,但是现在,我身上爬满了小孩子,看着他们依依呀呀快乐的样子,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值得依靠的大树。”最终,Steven收获了他一直梦想的卡耐基梅隆工程学院的录取。
3.展示领导力:为学校卫生间装免费卫生纸
美国的教育体制下,非常看重孩子领导力的培养和展现,但是中国学生容易对“领导力”这个词理解错误,认为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可以领导多少人的团队做事。事实上,美国高校更在乎你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和团队,去影响他人,为群体造福。
Ivy高中时是学校的志愿部部长,在留意学校卫生间没有卫生纸,给同学们带来不便时,她开始萌生为学校卫生间装备免费卫生纸的计划。 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却遭遇到了重重困难。经过一系列内部政策申请和外部拉赞助,终于有一天,学校里的所有卫生间都安装上了带有广告盒的卫生纸。 在申请学校的时候,Ivy自称厕纸姐,以“MyToilet Paper Complex”这个吸引人眼球的题目,以及幽默轻快的笔调,侃侃而谈自己为争取“最基本的人权”的斗争过程,最终她获得了全美排名第九的文理学院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OFFER。
看完3个小故事,各位家长们是不是受到了一些启发呢?
这些成功进入名校的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显示了自己的热情,展现了一个服务他人的心,表现了自己对知识与学术的追求。也就是我们们上述概括的4点:热情、投入、成长、影响力。
在成绩之外能为大学社区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是顶级大学,或者几乎所有大学都非常看重的“亮点”,也是可以有效提高申请成功率的最切实可行的途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探究自己的兴趣所在,长期坚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并让孩子利用自己的兴趣服务我们的家庭,社区,为改善家庭与社区功能,创造美好世界,承担一份责任。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