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众多科目中,没有复杂的数学计算、5分率也比较高的宏观/微观经济学一直是中国学生非常热衷的两个科目,而且对于未来有计划往经济商科方向发展的同学来说,这两门也是绝对“对口”的科目。
但是,和微积分AB/BC[1]不同的是,宏观/微观经济学听起来很类似,但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视角,学习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并不能作为同一个科目来备考。[1] 微积分AB/BC只能挑选一门参加考试,BC的知识点覆盖AB的知识点,考生可以一起备考。
那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这两门学科究竟有何区别?考生又应该如何挑选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01.研究视角不同
❖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学原理,主要强调产品市场的性质和功能,研究市场和政府在促进经济高效、公平运作中的作用,是站在个体决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问题;
❖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整个经济层面发生的事件,是站在社会决策者的角度去思考整个社会经济运作及宏观调控的方式,学习国家收入、物价水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02.考察板块内容不同
❖ 微观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重点概念,他们共同组成了课程的主线:
[1] Scarcity & Markets (MKT)
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导致了做出选择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买卖双方的选择决定了市场价格和稀缺资源的配置。
[2] Costs, benefits, and marginal analysis (CBA)
任何决定都要权衡利弊。做出最优决策需要评估可能行动的额外成本和收益。
[3] Production choices and behavior (PRD)
企业寻求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润,这在短期和长期影响他们的生产决策。
[4] Market inefficiency and public policy (POL)
私人市场可能无法有效配置资源,而精心设计的公共政策可以努力促进经济中的更高效率和更公平。
CB官方给出的微观经济学指南中,把所有的知识点分为6个章节,分别为:
[12-15%] UNIT① Basic Economic Concepts
[20-25%] UNIT② Supply and Demand
[22-25%] UNIT③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Perfect Competition Model
[15-22%] UNIT④ Imperfect Competition
[10-13%] UNIT⑤ Factor Markets
[8-13%] UNIT⑥ Market Failure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同样是围绕四个重要概念展开:
[1] Economic measurements(MEA)
经济学家构建度量来监测经济的状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其表现。政府、公司和公民经常使用这些度量来帮助制定政策、商业和个人决策。
[2] Markets(MKT)
竞争激烈的市场把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交换货物和服务,以互惠互利。简单的供求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
[3] Macroeconomic models (MOD)
宏观经济模型是描述基本经济关系的简化表示,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这些关系如何受到经济冲击的影响。
[4] Macroeconomic policy (POL)
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政策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在短期和长期影响经济的产出、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CB官方给出的宏观经济学指南中,把所有的知识点分为6个章节,分别为:
[5-10%] UNIT① Basic Economic Concepts
[12-17%] UNIT②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the Business Cycle
[17-27%] UNIT③ National Income and Price Determination
[18-23%] UNIT④ Financial Sector
[20-30%] UNIT⑤ Long-Run Consequences of Stabilization Policies
[10-13%] UNIT⑥ Open Econom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03.两门课如何选择
❖ 尽管两门课程的内容存在不同,但学习的方式是基本相同的,像基本经济学概念、供求关系之类的知识都是相通的,学习其中的一科对于另一科的学习也有帮助作用,所以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完全可以同时备考两个科目。
❖ 从学习难度上来说——AP课程都是以大学一年级的入门课程难度为基准来设置内容的,第一次接触的同学还是需要慢慢深入适应;但正如开头所说,经济学课程中没有复杂的计算或者逻辑推理,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拿到5分的。
❖ 从学习顺序上来说——微观经济学更为具象,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更为细节具体,相对会更好理解;宏观经济学则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论,所以可以先学习微观,再接触宏观。
04.宏观/微观备考建议
❖ 合理的时间规划
每年5月的AP大考是11年级的同学申请前最后的出分机会,如果不能一次就把5分拿到,可能就来不及在申请的过程中提供助力了。
想要一举拿到5分,通常要经过3轮学习——初步掌握+知识点精研+理解考前冲刺
❖ 充分的理解概念
学习一门课程,当然是课本先行。尤其是经济学涉及的概念和原理非常多而杂,需要大量反复的记忆,而记忆是建立在吃透、理解的前提上的。
市面上最主流的经济学教材,我们也给大家整理好啦!扫码添加好友,回复【经济教材】领取~
❖ 大量的真题演练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考试模式是相同的,均为60道选择+3道主观题,多多接触真题,才能更了解考试的考察重点,也更熟悉答题的套路。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