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早申中,过半的美国大学仍然认为SAT/ACT分数在大学申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Test-Optional政策下,即使有些大学不要求提供提交SAT/ACT成绩,也要提交其余能够展示出自己学术能力和专业偏向的准备。更有不少大学仍然强烈建议国际生提交SAT/ACT成绩。
回看去年的录取数据,依然发现Test-Optional似乎成为了一个公认的伪命题。以U.S.News美国大学排名第2的哥伦比亚大学为例,在疫情最严重的去年仍有70%的被录取学生在申请时选择提交了SAT成绩。在美本VIP部的2021年毕业生中,有92%的同学准备了SAT,其中74%的同学最终提交了SAT成绩。因此,从美国本科申请的总体规划角度来看,我们依然建议目标冲高和有考试条件的同学认真准备SAT考试。
Part1:SAT满分是怎样炼成的?
1.学好托福,对SAT真的很重要
分析某些同学这半年的SAT成绩单,我们发现同学们的SAT表现与托福成绩呈现等比例正相关。在1500-1600分数档同学的阅读平均分是362分,文法平均分是379分,这部分同学的托福平均分是113分;1400-1500分数档同学的阅读平均分是334分,文法平均分是357分,托福平均分是105分。某些满分同学在正式开始冲刺SAT考试时,托福已分别达到110分和118分。回看这些同学在SAT零基础时做的首次模考,分数分别是1250分和1300分。
托福足够牛是不是躺平也可以拿SAT高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普通娃是不是没法跳过托福直接进入SAT?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读美高的满分某同学其实不需要语言成绩也可以申请,但她仍在SAT学习的第一阶段一边快刷SAT知识点一边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学托福,期间快刷了1遍大学四级词汇和2遍托福佛脚词。虽然托福与SAT题型有差别,但是整体考察的能力点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最基础的就是语言的使用。作为语言能力考试的托福和学术能力考试的SAT,在语言上要求学生既能使用恰当合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语言质量,包括用词和句型等。
另外,两个考试也都会考察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对篇章结构、段落关系、句间关系的逻辑性要求,以及对所给篇章逻辑的理解。因此,两种考试对考生所需技能的要求是有共通之处的。并且,因为托福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能力,更应该放在以英语语言为依托、主要考查学术能力的SAT之前。
2.语感>应试的解决策略
某些满分同学的共性优势是全英文的生活学习环境、语感较好,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好,共性劣势是语法基础和数学能力相对较弱,应试能力和考点意识较弱。
对于这类同学,我们可以在学习前期从阅读文本的内容上进行扩展:内容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充,也就是让孩子对“知识”的获取是从内容上实现的。这样就解决了对“应试”的抵触和抗拒。如SAT阅读中有一篇固定的历史文章,课堂就会讲解涉及到的美国历史知识,并鼓励同学阅读历史文献文章。同时,在讲解其他的文章时,仿佛我们在赏析作者的文字和观点,而不完全是为了应试,学习于“无形之中”。
SAT文法有考察文章逻辑的篇章题,还有考察基础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语法题。在SAT文法的学习初期,即使是基础还不错的两位同学,也需要老师将英文语法中的各种术语都用英文解释一遍,如subject/verb/object等。对这些繁多的术语,同学一开始也是颇为排斥,后来语法老师开始并不强求同学用语法上的专业术语解释题目,开始鼓励同学理解之后用自己创造的“术语”去描述语法。比如,有位同学喜欢用自创的“plug-in”去描述“插入语”,跟专业术语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重复练习,开始逐渐在语法部分的句子结构和标点等题目上错题减少。
3.练习重视时间,不是严格限时,而是苛刻
我们发现考满分的同学在第三阶段(刷真题+模考+分析错题)的学习中,经常给自己制造一些“小困难”,比如用错题拼一份模考题来做,比如故意在有点吵闹的环境中做练习,比如用比考试要求时间还短的时间做计时练习。
以SAT语法举例,实考是35分钟做完44道题,并且填完答题卡。很多同学在平常练习的时候是不填答题卡的,所以平常练习的时间应该是28-32分钟,而不是35分钟。否则,在实际考试中很容易出现题目做不完的情况。
有的同学可能在刷题后能在25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内就可以做完一套语法题。在首考学生中,除了少量对SAT题型、解题技巧十分熟练或者语言功底非常不错(如托福100+)的同学,大部分首考生在不到28分钟的时间内做完题却都会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比如答案写错、没有仔细看题干要求等。如果做完了试卷,还不到28分钟,则一定要花时间去检查标点符号题、主谓一致题等,这些都是容易出错的简单题。
因此,练习过程中的苛刻限制时间既避免了考试紧张造成了心态慌乱或失误丢分,又给了自己一点回头检查改错的余地。但限时这个动作不必发生在备考途中的每次练习,该慢的时候必须慢下来,比如做完题对完答案然后回去进度每一篇原文、分析每一个选项,再比如通过精读原文、在上下文语境下整理单词并靠上下文掌握单词意思,这两项恰是学过一段时间的同学最不喜欢的练习步骤。
Part2:备考路上,距终点还有多远?
看完满分备考经验之后,让我们通过大数据定位一下自己和下一阶段。”
根据CollegeBoard发布的2020全球SAT成绩报告,总分平均分是1051分,阅读+文法平均分为528分,数学平均分为523分;其中亚洲考生占整体考生的10%,总分平均分为1217分,阅读+文法平均分为585分,数学平均分为632分。显而易见,数学使我们亚洲SAT考生的最大竞争优势。
与整体严格限时、阅读文法苛刻限时的建议不同的是,数学建议同学们读题时刻意慢一点。数学部分对于大部分同学都是没有技术性难度的,但是光靠掌握知识点去拿满分是不够的。练习和考试时要细心读题,甚至可以故意压慢一点点,以保证一遍全部做对,而不是快速做完然后靠节省时间回头检查发现错误。当做完一道题时,人的大脑会有思维惯性,所以尽管第二遍再去检查错误,也是很有可能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这种做题习惯的结果就是,第一遍做错的题就算检查也检查不出来,照样错。所以,在做我们最有信心也最轻敌的数学这科的时候,要放慢速度,细心读并标注题目的每一个细节,搞清楚题目到底在问什么,吃透做题过程中所有的疑问。
此外,通过这些成绩数据我们还发现,就读国外高中或国内私立校的同学占比高达62%,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疫情导致了出入境麻烦,进而影响了国内同学们的SAT考试机会。
就读国外高中或国内私立校的同学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词汇量和语言能力都很强,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偏弱,比较细节的逻辑关系容易忽略。
✍️阅读中循证题正确率一直比较不稳定,常常出现组合循证题两道全错的情况,容易受限于自己的逻辑思维。
✍️前期学习过程中,对于所谓的“解题技巧”不屑一顾、上课一说到做题步骤的时候就不是特别愿意听了。
✍️做题缺乏归纳总结的意识,对于不同类型的篇章都是快速读一读就开始做题了,导致正确率一直有较大波动。
对此,SAT老师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01 备考前期,要强化逻辑思维
很多时候题做不对只是因为中文的关联词就没学好。因此遇到想不通的错题时,一对一老师们常常会简单的中文句子举例来讲清楚其逻辑关系,解开纠结着的错因。
02 备考中后期,要重视解题技巧
冲1500+的同学们阅读文法在备考后期常会经历320-340分的起伏阶段,这样的平台期大概会持续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期是强化解题技巧的最好时候。此阶段因更加聚焦同学本身的短板和漏洞,每次用上解题技巧后见到的准确率效果都颇为显著以满分。以满分同学Z同学为例,在这个阶段一对一老师会把在上一阶段学习中暴露出的漏洞问题整理成专项练习,每个专项模块Z同学可以保证完成100道左右的练习量,并继续保持刷套题。
03 备考后期,要计时模考,要反复分析错题
有了前面几轮的一对一筛查,这时候老师要“撒手”了,要让我们同学自己能够分析出错因来,并尽量在第一遍时就做对。
Part3:SAT备考中,家长能做什么?
无论孩子是SAT考生还是正忙于其他留学考试准备,家长要做的其实就两点:
1)切勿太主动,切勿大包大揽,当好掌舵手,把舞台让给孩子,别让孩子变成假装留学。
2)帮助孩子搜集、筛选、判断信息,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所在,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方向和目标。 为了把握住疫情下难得的SAT考试机会,把时间范围放的更大一些,同学们的平均SAT备考周期已超过8个月。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