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1月中旬,美本应届申请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早申请的投递,目前正在准备加州系大学的申请。而很多申请英本的学生已经拿到了不少录取通知书。我们合作的一些留学机构感慨,某某学生要不是因为参加了科研项目,文书真不可能写得这么深入。因此,今天翰林整理分析了几个家长和学生容易混淆的科研概念,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科研项目。
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区别
参与科研项目,除了注重过程中的收获与提升,科研结果也直接证明了所参与科研项目的深度以及含金量。
常见的科研项目成果包括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两种。
简单来说,任何学术项目(不论最终有无成果产出),均可以写出学术报告,且这是在学术研究中必备的常用技能。
而学术论文相对更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用来体现作者在这一学术研究中的贡献。对于学生而言,报告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仅记录研究过程及结果即可。而论文则需要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献、融入更多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文献综述型论文和研究型论文的区别
我们在指导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认为研读文献、写文献综述不算是科学研究。这其实是不少人存在的一种误解。
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型论文和研究型论文:
文献综述型论文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研究型论文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学术论文。
任何研究项目最初都需要通过文献阅读来了解这一领域目前的发展,随后依据对目前发展状况来确认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开展研究。所以任何科研项目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产出文献综述型论文。而研究型论文则需要完成整个研究最终取得成果。总而言之,文献综述型论文更关注前人的研究,需要调动学生搜索、阅读和梳理能力;而研究型论文则更关注自己的研究,需要运用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型思维。
课程式科研和研究式科研的区别
常见的科研项目分为课程式和研究式两种形式。
不论是课程式科研还是研究式科研均会经历整个科研选题、资料收集、研究试验、论文撰写的全过程。
区别在于:
研究式科研周期更长,所以更偏向真实的科研形式,每一步何时推进、如何推进都是依据前一步的完成情况,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课程式科研则是事先设计好整个科研路径,因此可以带领学生在短时间内经历全套科研历程。
以我们的项目为例,教授定制科研偏研究式科研,而小组科研和集训科研偏课程式科研。
教授推荐信和博士生推荐信的区别
推荐信的含金量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推荐人的学术影响力
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关系
推荐信的内容
教授推荐信和博士生推荐信在后两者的区别不大,因为这两者较为主观,但是在学术影响力方面有很大差异。撰写推荐信的人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越大,推荐信就越宝贵,反之亦然。
那么教授和博士在学术领域上的影响力有什么区别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清三个职称:博士生,博士以及教授。所谓博士生就是指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他是研究生中最高一级,但依然是研究生。博士是指一个博士研究生经历学习之后已经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只有在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才能被称作博士。而成为一名教授需要的条件就非常多了。比如必须有博士学位,并且是博士中的前30%或博士后(注: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还需要被学校聘请并且在副高级别岗位上工作5年,有独立带领团队做科研的能力,有业内认可的很好的科研学术水平,至少主持过60万元以上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例如影响因子过5或过8的期刊)以主要作者发表论文数篇以上,教学水平合格,等等,才可以成为一名教授。
所以由此可见,博士生要经过数年在学术领域的耕耘才能成为教授,所以教授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要比博士生高出很多。因此一般情况下,教授推荐信的含金量都比博士生推荐信要高。
跟着教授做科研和跟着博士生做科研的区别
常规来说,教授的科研经验普遍比博士生更多,对于学术问题的考虑就会更加全面。同样一个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教授可以运用丰富的经验一眼看出问题的本质,博士可能需要阅读文献等方式处理。
除此以外,教授的授课经验也更丰富一些,他们通常可以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事例解释出来,还能及时的为学生点出目前学习状态上的一些不足,并给出意见。而博士或许自己本身非常优秀,但不代表他一定可以把知识和原理用学生便于理解的方式解释出来。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