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从这个话题开始探讨起呢?我曾经看到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就是“孩子并不是为了适应当下而存在的,他们是为了能够去应对未来,能够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所以一个真正的负责任的、有效果的,或者说对于孩子来说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能够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的。
那么,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呢?也许可以从当下的一些细节去寻找其中的端倪。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说到现在的时代叫做VUCA时代,那这四个字母代表什么呢?
V代表Volatile U代表Uncertain C代表Complexed A代表Ambiguius
意思是不稳定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模糊的。大家可以想想看,是不是在周围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特点。
不稳定:一个人从事一份工作并不会从一而终。有的时候是你选择了其他的机会,有的时候是机会摒弃了你,选择了其他的人。
不确定:在孩子求学过程当中,从进入幼儿园,到幼升小,再到小升初,一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而大人的生活更是如此。
复杂的:我们有了更多科技,有了更多信息,我们获取信息变得轻而易举,但是它们也增大了我们生活的复杂性,似乎简化已经成为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模糊的:很多事情我们并不能在第一眼看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同的人群在不同国家,他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是当时提出的时代,或者当时的军事世界所看到的世界是如何,或者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周围的世界,变化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是AI,就是人工智能,而且我国打算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资金进入到这个领域,争取在2030年成为世界AI领域的领头军。所以,相关单位在中小学教育当中就已经开始布局AI了。在无人飞行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这些东西发明出来之前,我们都是无法想象的这些事物。
AI的发展也可能就像这些事物,并像AI专家所预测的那样,十几年后,可能要不了十几年,很多行业都会被AI所取代。在未来,会有不少职业会逐渐地微缩,甚至消失,但是也会出现很多新的职业,那么这些新职业有没有一些特点可循呢?比如它们可能会来自哪些行业?具有哪些特征呢?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人会越来越回归他本质的一些能力,比如说创造力、比如说情感,未来会是一个高感性的时代,凡是跟人类的创造力,情感相关的那些职业,一般来说都比较难以被AI等机器替代。所以我们可以反思一下,现在孩子的教育,所处的教育是怎样的,有没有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情感,有没有能够去帮助他们发展那些原本属于他们的创造力。
儿童观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西方儿童史》这本书中,作者把儿童观这个话题放到了经济、战争、宗教、家庭、人口等不同因素下分析。成年人的世界对儿童是如何看待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说在工业革命时期,在欧洲,儿童只是被认为是成年人的准备期,所以儿童会很早地开始参与工作,成为某个人的学徒,然后,不断地去学习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
他们并不认为儿童、童年是一个需要专门去呵护、需要去拥有的一个时代。那反观当下,我们对于儿童的观点,比如说每个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观点,每一个社会上的大人对于社会上的幼童的观点是如何的呢?我们肯定认为童年是一个需要去珍惜的时光,对吧?
但是我们是否做出了相应的行动,确实认可童年是一个值得珍惜的特殊的时光呢?还是说,我们的实质行动是认为,儿童是大人的准备期呢?如果我们认为儿童是大人的准备期,那么我们可能会要求他们去尽早地适应大人世界。但是,这一种儿童观,其实和工业革命时代是差不多的。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上来探讨国外的教育大纲,来探讨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呢?就是因为我发现大家了解国外教育的一些渠道,很多是来自朋友圈、微信文章、朋友、中介等等,但是这些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存在两个大问题,过于碎片化以及任人摆布。
比如说,有一篇文章讲到北京四中的校长提出,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出国就等于作死,他说高一的阅读量目标在五千页原版阅读,也就是二十本书,这样才有可能在国外,出国留学之后,可以比较完美地衔接。四中校长说的话,是为了让大家引发起对阅读,尤其是原版阅读的动力。
针对阅读就有机构、有团队设计出了一些项目。比如“百万阅读俱乐部”这个项目提到哈佛大学的Project Zero这个项目为了能够让大家培养起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更好理解。
其实,Project Zero是哈佛大学一个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十年时间的研究项目,研究目的是根据长期的研究来长期跟进不同类型的教育。说Project Zero只是为了让孩子去能有更多的思维导图能力,这是绝对的,很大的一个简化。
很有可能这段广告让我们误认为思维导图是美国教育的核心。除此之外在了解PBL教学、STEAM教育这些名词时大家也时常会接受不全面的信息。PBL教学法它的根源是在于帮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将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不管是问题导向,比如说Problem-based learning,还是项目导向式学习,就是Project-based learning,都应该具备一个必备的要素,那就是围绕问题来组织学习过程,问题是学习过程的起点。
这是任何PBL教学的核心原则。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是成功实施PBL教学法的第一步STEAM教育起源于八十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首次提出了STEM的概念,它是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在2000年之后,又有学者提出把人文加入STEM教育里,成了STEAM,也就是加了个A,之后Social Science就是社科学系也加入到整个国家计划里面来了,所以Arts——人文,被认为是粘合剂,那些学者们是这样说的,如果没有人文,那么科技、工程的的意义何在呢?
美国最近颁发了一个CCSS,就是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可以理解为美国国家教育大纲。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芬兰、美国、英国的教育大纲首先给到一个理想学生画像。一个教育体系,一份教育大纲它是会更新的,它体现了这个国家的人,或者是这个国家在掌握教育方向的人是如何思考未来的。所以,在理想学生画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群人对于未来的思考。
在第二点知识扎实这一点上面,中国学生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但是在另外六点,没有看到在中小学层面,甚至大学层面对于中国的学生有什么系统的深度的训练,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规则、任务、目的来做相应的调整。这一点是比较美式的一种方式,美国人比较强调针对不同的人群来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因为他们的世界基本上是由人际沟通来推进往前的,不管你是政客、还是从商,还是其他的行业,或者是做服务行业,都需要去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听众来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包括实证的能力,实证的精神,包括可以理解其他视角,其他的文化。
整份的大纲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科,一类是Mathematics——数学,在Language这个领域里面,会分成听说读写不同的门类.我们看一下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美国的CCSS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怎样的:写作个体能力:用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整的包括向读者介绍话题、陈述观点、构建逻辑推进的结构,并将观点和论据更好地连接起来。
在写作时可以把相关的信息放在一起,会用图表等多种方式来表达信息,并摆事实、下定义、写细节,来帮助读者理解。用有效的写作技巧,具有描述性的细节,来描述一个真实的或者是想象出的经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或者事件。
合作:能够主导一个简单的研究项目,并且通过该项目,来构建关于一个话题的知识。阅读文学:比较同一个作者关于同样或相似主人公,所设定的主题,场景,以及情节推动。信息性文本:能够将文本当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并且应用与回答问题。能理解比较、因果、前后顺序等逻辑关系。
在写作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下,比如说像合作,然后用多媒体来表达,这些都属于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面尚未涉及到的,我很少看到班级教育,比如说三四十人以上的班级可以做到让孩子能做到一些相对深度的探讨,让彼此可以去构建更好的观点,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的论据。在阅读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类阅读会需要能够比较同一个作者,或者同样或相似主人公,他所涉及的不同场景,以及如何推动的。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文学之外,孩子还需要去阅读信息类文本,因为在生活中有非常多信息类文本,他们需要会读然后会写。
老师们认为,以下这几点是和中国教育的最主要区别:
1. 和实际生活贴近
2. 注重与他人的交流,以及基于交流的提升
3. 涉猎广泛,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
4. 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第一的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语文的教学和实际生活更贴近,比如说它可能拿生活当中的一些海报、一些说明书,来让孩子学习信息性的文本。
同时,很注重孩子和他人的交流,而且,还需要让孩子学会和小伙伴,同龄人交流中,能够通过交流提高自己。他们也缺乏和同龄人交流观点的能力。当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质疑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非常着急,第二反应是更大声地说自己的观点,或者说被质疑了,就静悄悄地不说话了。
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是不是可以做到跟对方来探讨,发现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去提升一下,如果对方的说法你并不认同,那能否去相对平和地,平心静气地来给出你的反驳呢?
关于这一点我还反思过,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当中,跟同龄人的关系更多的是同学关系,而没有一个合作团队的关系。
关于信息和多媒体的应用,幼儿园小朋友,从大班开始,就要开始学习如何把自己的作品po到网上去,来看看网络上面的观众是如何去评价的,他们到小学一二三年级,四五年级之后呢,这个要求会提升,他们会需要用不同的多媒体去呈现自己的作品,然后po到网上去,和别人交流。
IB课程体系大家可能略知一二,我非常欣赏其中的一门课TOK——Theory Of Knowledge,这门课并不会讲具体的知识,而是教孩子什么呢?
图中反映出来的,就是 Theory Of Knowledge课的一个知识框架,TOK课程是要考试的,也是IB课程里几大支柱板块之一,它的重要性是比较高的,并不是作为副科存在。第一点,构建知识;第二点,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三点,不同的知识领域。
构建知识包括,要去认知不同的视角,比如说,世界地图是有不同版本的,你自己的、别人的,当然也包括了不同历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绘制出来的,那么世界地图是不是就能够去看得出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呢?
其实在博物馆里有相当多不同版本的航海图、世界地图,非常有意思的领域。然后在构建世界历史的领域还需要去学习不同的文化、政治的视角。那么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也有很多,比如,不同的获取知识方法包括交流、包括记忆、包括合理推理,这些都是属于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但是在学习情感这一点当中,还需要去有批判性思维,因为很多时候,人们过多地诉诸于感情,反而会让事实被躲在情感的背后。
芬兰之所以引发了全球教育者的关注,就是因为它曾经在多次的国际测试当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比如说像数学、语言,都已经超过了美国和英国,所以很多英国的老师,都会去芬兰学习。芬兰每十年会做一个教改,最近的一次教改是2016年开始的,它的主题就是“基于现象的学习”,其实在这个教改刚刚颁布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惊慌,或者说很惊讶,他们认为芬兰取消了各个学科,取而代之的是跨学科基于现象的学习。
后来芬兰教育部有专家出来辟谣,我们并没有完全取消学科的学习,只是我们认为基于现象的学习会更好地让孩子能够去研究生活的细节,能够让他们真正地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实芬兰每十年一次的教改,是基于本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制定的,所以和美国、英国、其他国家的教改一样,我们能看出,这个国家对于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未来人们如何生活的判断。
这轮教改把之前很多分科的学习时间大大地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现象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够把核心从教什么,向怎么教,怎么学转变,也就是说把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识变成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内容。我们来讲一个具体的班级课表,这是来自芬兰的一个小学,一个二年级,然后我们会看到周一周二周四周五设置了每天三到四节现象教学课。
然后总课时数一共有十三个课时,这已经占到了整个小学这个年级一半的时间,在周一周二下午的常规课结束后,这个学校还会组织开展像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视觉艺术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是为了延续孩子们在课程表中学习的现象的理解。
这是芬兰新一轮教改所提到的七大能力,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芬兰教育的七大能力和美国的CCSS理想学生画像,你觉得哪一点是你认为非常重要,但是中国教育目前还没有做得很好的点。
翰林教育是一家涵盖各科目国际学术学术活动教辅(AMC/HiMCM/USACO/DECA)、国际课程辅导(IB/AP/Alevel/IGCSE)、国外著名夏校项目申请的专业国际教育培训机构。为广大学员家长提供高端本科研究生申请及就业咨询,有一对一等多种线上线下的教辅方式,为学员量身定制从9年级到研究生的权威全程国际学术活动方案。
翰林拥有业内稀缺的学术活动资料和课程真题等珍贵的学术资源,国内课程辅导领域罕见的纯正海归精英教辅团队-翰林专业导师团-均有世界名校背景和欧美留学经历,都曾供职全球知名教育集团、国际学校,学术团队和世界500强公司了解更多翰林国际教育信息
以藤校牛剑offers为导向的国际教育团队翰林国际教育专心学术和学术活动,5年来翰林学员共获得:
35张藤校offer
更有MIT、Caltech、UChicago 等offer
62张公立常春藤(UBC UNC UVA UMichigan William Mary等)offers
8大科目100个以上国际学术活动服务产品 覆盖全科的国际课程辅导(A-Level/IB/IGCSE/AP等) 1000家以上高端学术夏校项目 500个以上覆盖全科的科研主题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