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的国际性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创立于上世纪60 年代的IBO 国际文凭组织,以其特色化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完善的考核机制,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为国际教育界的领头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学习的楷模。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对先进教育体系的学习,将有利于拓宽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改进教育实践活动。IB 教育发展概况如果把现有的国际高中课程按照认可程度进行分类的话, IB 教育课程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一类。
IB教育植根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独立思辨能力。
由于其知名程度, IB 教育又被称为“成熟的国际化的素质教育”、进入世界顶级名校的通行证, IB 教育的学生也被认为是“国际性公认的高校选拔人才”,每年都有大约80% 的IB 教育学生被全球高校录取,甚至有些IB 学校的大学升学率达到了100%。
IB 教育为何被誉为国际课程之王?
( 一) 特色的课程结构模式IB 教育以其特色化的课程体系而著称,其课程体系的特色化表现在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力上,它较为灵活地涵盖了人类文化知识的各个领域。
IB教育所有的课程均来源于6 个基础性学科群,它的结构模型就像是一朵6 瓣水仙花,因此又得名水仙花课程。水仙花的花瓣代表着IB 课程的6 个模块,花心代表方法论,如图所示:
每个学生的课程都必须从图1 的每个领域中至少选修一门,这一方面满足了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保证了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的广泛性和均衡性。
中心部分是方法论,属于学生的必修课,每个学生都必须选择。中心区域的方法论将周围6个模块的科目凝聚成了一个完善的整体,形成一个均衡、和谐的体系,这就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课程结构科目林立,知识支离破碎的问题。
( 二) 科学的DP必选课程设置DP 教育项目包含3 项必选的核心任务:
一是4000 字左右的长篇研究论文,40 学时,大约需要9 个月的时间完成。
研究期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按照大学论文的要求认真撰写。
论文最终交由IBO 校外考官根据统一标准评阅打分,这保证了评分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二是知识理论。这一部分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知识。学生主要采用感知、情感、推理和语言4 种“获知方法”来发现知识的本质。
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从客观到主观的6 个知识领域,即: 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伦理、历史与艺术。
三是创新、行动与服务,简称为CAS。
在为期2年的学习中,学生必须花150 个小时去参与各类培养其创造力、社交能力和责任感的活动,例如,做社区义工、学习某些才艺等等。
学生可以将日常课堂中的学术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培养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 三) 独有的国际教育理念IB 教育致力于塑造不同以往的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好学、知识渊博、乐于助人,能够终身学习的年轻一代。
全新的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丰富化的人才格局使得IB 教育在世界教育之林中脱颖而出,它所培养出的学生由于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而成为世界各大名校追逐的对象。( 四) 灵活的课程设置IB 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在教学实践中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安排方面, IB 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划齐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特点,课程设置灵活,教学模式更加互动,适当增加了选修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组织方面,开展小班教学,注重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这些方面的改善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多样化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IB课程如何与中国课程相衔接?目前在我国已有118所IB学校,那么国家化的IB课程如何与中国课程相衔接,更加中国本土化?
IB的理念与中国课程在根本上并不矛盾,正如中国传统教育所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抑或是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IB只是以科学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这些能力的培养方式。
以IB小学阶段PYP为例,IBO在2014年做了一个项目,讨论PYP与中国小学课程如何融合。这里引用一些当时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由于PYP是一个教育框架,更直白地说,PYP更像是教育的方法,也就是说用国际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教国内的课程,所以并不冲突。
研究把整个课程的六年都进行了比对。以数学为例,左边是PYP数学标准,中间是国家课程数学标准,比对之后发现80%到90%内容上是一样的。
然后研究又比较了语文,看PYP还有中文。最后比较结果是发现小学课程实际上和PYP课程非常接近。
中国的教科书想要在PYP课程运用,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把更多课程、课本上的东西设计到探究主题当中去,让孩子在现实中探究。
最后所有老师都得出一个结论,PYP为中国老师提供了一个框架,在框架下教师能够把中国的课程、教学目标和生活很好地结合。同时中国的数学和语文课程,也是要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的,所以PYP框架,正好很好为我们的数学、语文提供真实的情境。
上述的对比分析,其实再次证实了IB是一种课程框架而非课程内容本身,它更强调能力素养层面的培养。
因此,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之前提到的一贯制IB体系,我们的中国家庭依然可以通过对孩子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独立研究、英文学术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来很好地衔接高中阶段的IBDP课程。IB教育中国本土化四问IB课程的本土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可以说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势必会产生不小的碰撞。不同的评估标准,不同的课程体系,又为课程的具体实施带来不小的挑战。“IB课程本土化的意义是什么?”IB课程本土化,就是要符合中国的国情,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理念,要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IB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我国义务教育目标(新课标)融合,要经过中国化、校本化和生本化的过程。也只有将IB课程本土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落地生根,得到国家的认可和家长学生的欢迎,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IB提倡的全纳教育与我国的有教无类,IB提倡的differentiate与我们的因材施教,IB提倡的Transfer技能与我们强调的学以致用,IB的很多理念都能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找到共鸣,找到相通点。
只有将两种教育思想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实现IB课程本土化,才能让IB课程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IB课程在本土化过程中想要达到哪些目标?”IB课程本土化首先就是培养目标的本土化,就是要把IB课程的十大培养目标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确立适合我国国情、校情和生情的培养目标,使IB教育更加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申请到理想的国际大学并为未来的大学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在PYP小学阶段,要科学而系统地融合国家课程纲要和IB课程纲要的内容,开发校本课程纲要。通过探究单元的学习,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落实六大学科(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学、艺术,个人教育,社交教育与体育)学科知识、技能目标,同时习得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对概念的理解、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文和英语教学在我校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相对平衡、相互促进、自然过渡的关系。
从总体上说,跟母语一样,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作为思维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工具,要做到语言之间自由转换和东西方文化共融。
从具体的教学策略上,我们是采用英语学习的加性原则,就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使用的范围和比例也在逐渐增大。
例如,PYP小学实施的是平衡的双语教学;MYP中学项目前三年的学习和探究采取平衡的双语教学中向英语倾斜,后两年的教学语言则以英文为主,辅以中文,努力向全英语探究靠拢;在DP项目,除中文学科和韩语学科外,英语是主要授课语言,老师们可以做到100%全英语授课。
“IB课程本土化的具体实施方案?”IB课程本土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首先是项目的学习与理解,包括基本理念、培养目标、学科大纲、项目通则等,然后就是本土化或者说校本化的工作了。
每个方面都要以国家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来整合或者融合,确立校本化的培养目标,开发并不断完善学科课程图,制订并完善学校的五大政策(学术诚信、全纳式教育、语言教育、评估政策、招生政策),等等。
以PYP课程本土化为例,先要开发和完善校本的六大学科范围与顺序,然后开发相对稳定的年级探究概览,在与学科组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在周课时计划表里明确学科独立教学与超学科探究课程的时间具体分配,做到合理平衡。
具体到某个方面,譬如如何开展学校的语言教学,教学时间怎样分配,则需要制订具体科学的行动方案,PYP双语平衡,MYP教学语言由中文逐步过渡到英语,大学预科则基本实现全英语教学。
结语教育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关系着一国的根基与发展,因而必须摆脱形式主义的阴霾,脚踏实地地实践教育理念,以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具有终身化学习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仁爱之心和国际意识的公民为目的。
而国际IB教育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和课程方面的创新,我国教育改革应该积极借鉴,联系我国当前教育国情,培育未来国际化人才。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