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际文凭(IB)考试中,耀中学生再次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近48%的学生获得了40分及以上的佳绩,更有5名学生取得满分。
继8月份推出耀中耀华优秀毕业生圆桌谈后,我们又采访了五位获得IB满分的优秀耀中学生:李欧梵(上海耀中)、吴浚轩(香港耀中)、苏诗仪(上海耀中)、李昆泰(香港耀中)和曾又恩(上海耀中)。
他们对于“优秀”、“全人教育”,以及“全球公民”的理解,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1、不仅是单一维度的考核
香港耀中毕业生李昆泰及李昆彦为双胞胎兄弟,哥哥李昆泰夺得满分45分,而弟弟李昆彦亦考获43分佳绩。两人自小学二年级就读于香港耀中,哥哥将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经济学,而弟弟将会入读香港大学医学院。
看到IB满分成绩的那一刻,香港耀中学生吴浚轩形容自己“非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海耀中学生苏诗仪则兴奋得跳起来,立马给了父母一个结实的拥抱。上海耀中的曾又恩更是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我觉得这个成绩是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的一种肯定。”
正如曾又恩所说,这份成绩的获得并不容易。IB并非是对“知识”这一单一维度的考核。探究精神、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富有同理心等构成一个“全人”的素质,都构成其培养和最终考核的重要部分。在基本课程之外,接受IB教育的学生还需要学习知识理论(TOK)课程,完成一定课时的创意、活动与服务(以下简称CAS),并独立写作一篇4000字的拓展论文(EE)。对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挑战。
同样获得满分的香港耀中学生李昆泰感受到,TOK是IB学习中最大挑战,也最令自己受益匪浅。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接受哲学训练。“它教会了我如何学习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怎样来的。这帮助我培养起了批判性思维,也让我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了更好的表现。不只是听别人告诉我什么,而是要反思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苏诗仪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新加坡裔。五岁时,她随父母来到上海生活,并一路从耀中幼儿园念到了高中。
七年级时,苏诗仪在网上发起了一项为南苏丹提供清洁引用水的募捐活动。作为回报,她将攀登马来西亚的最高峰,京那巴鲁山脉。“我想我攀爬的每一步,都会象征着南苏丹的孩子们为获得水源而经历的每一步。”
此后,她继续在学校推动这一努力,并将其作为自己CAS课程的核心项目。“我认为CAS的关键不在于做很多事情,或只是把你的活动清单填满。你应该专注于一件对你非常重要的事情,并在校园生活中不断发展它。”苏诗仪说。
最近几年,受感于耀中慈善教育的理念,她的重心已经从资金筹集转移至着眼于问题的根源,希望通过一个长期的方案,真正实现可持续性的改变。
IB学习的第二年,受疫情影响,学校授课由线下转为线上,这一学习模式和环境的变化也为每一位耀中学生提出了新的难题:注重实验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老师和同学缺乏即时的互动,再加上有的老师身在国外,还需要面临时差的问题。
但在曾又恩看来,这也在另一方面考验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李昆泰的应对办法是“一下课就给老师发Email,迅速向他们提问”。吴浚轩则一直尽可能地与朋友们组织小型聚会,一起讨论课程中难以理解的问题。
2、申请名校并非唯一路径
在CAS的服务活动部分,曾又恩选择来到一家牙医诊所,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实习生涯。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最终决定前往伦敦大学学院就读生物医学专业。
这一选择背后,也是她对于IB所强调的全球公民意识的践行。
“我觉得一名合格的全球公民需要拥有一颗社会责任心,你会想为了这个社会或世界中的人们提供一些什么。对我来说,我想要在未来投身于公共卫生领域,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让他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开心。”
对吴浚轩来说,成为一名医生则是自小就有的想法。“我喜欢认识新的人,接触不同的病人,和他们一起工作。”接下来,他选择留在香港,进入香港大学就读医学专业。
李昆泰则决定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经济学专业。
在他的理解中,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门交叉了社会、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如果你从窗户往外看,汽车、建筑、飞机……一切事物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它关于人类如何利用不同的资源生活,也是一个引发持续辩论的政治议题。”李昆泰说。
在IB的拓展论文单元,他还通过资料搜集和随机访谈的方式,独立完成了关于“香港政府如何通过降低火车票的价格帮助低收入消费者”的课题。
但申请名校并非是唯一的路径,面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苏诗仪和上海耀中的李欧梵给自己留出了更多探索的空间。
在耀中参加了一系列关于法律课程的暑期项目后,苏诗仪对律师这一职业燃起了很大兴趣。然而,她没有选择直接进入法学院,而是前往美国的乔治城大学,希望花四年本科时间,进一步探索并确定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这是一个经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否则我就会为我并不足够热爱的事物做出很大的承诺。”苏诗仪说。
抵达华盛顿的第一天,苏诗仪非常兴奋
对李欧梵来说,喜悦一开始就来得迟了一些。经过复议后,他终于从一分之差被调整为45分。但他最终选择了间隔年(GAP year)。两年的IB教育给予了他深入不同学科领域的机会,如今,他希望再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想清楚自己最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3、世界公民之旅
在这些IB满分学生的眼中,优秀并不等同于高分和名校。
“更重要的是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正在学习的东西”,李昆泰说,“它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害怕合作、会寻求帮助,并尽力而为”。苏诗仪表示。
在李欧梵的理解中,相比外界的评价,优秀更是一种对自己不断进行超越的自我期望和行动。“每个人都会存在某种局限。我觉得当你克服了那种障碍,超越了你认为自己所能做到的时候,你就是优秀的”。
况且,一个优秀的学生有着远超学术能力的更广泛的含义。
“我认为一个学会维持一个平衡的生活的学生就是优秀的。他们会参加课外活动——不管是音乐、体育、表演艺术,只要他们对此怀有热情,也愿意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相处,并乐于参与到社区活动和社会服务中去。”苏诗仪说道。
对于耀中的学生来说,它更意味着成为一名“具备全球视野、懂得感恩、懂得关怀的世界公民”。
“一个世界公民首先意味着思想上的开放”,李欧梵说。“不要觉得你所认为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够打开你的思想,去理解其他人来自哪里,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总会有新的东西让你感到惊讶,能够让你学习和使用。”
拥有跨文化背景的苏诗仪则将世界公民理解为一种日常的介入意识:它基于你在你所在的社区中看到的问题,以及为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在与世界上的其他人建立连接的同时,“如果不首先承认你周围发生的事情,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全球公民。”
利用CAS课程的机会,李昆泰就参与到了许多香港本土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中去。他会随志愿者团队定期前往山中的徒步路线和沙滩,清理沿途的垃圾;与香港街头的无家可归者交谈,为他们送去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等。最为特别的是,他还通过筹款,与朋友们制作了几百双拖鞋,将它们全部送给了无家可归者。
吴浚轩反思道,在这一点上,对于有幸从小享受国际教育的自己与同伴而言,意识到自己的“特权”尤为重要。“这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并希望回馈给那些并没有那么幸运的人。”
4、支持性的环境
这些想法和行动的孕育与生长,离不开一个具有支持性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课外活动上。
四年前,李欧梵进入上海耀中就读。第一年时,他并不那么擅长于英文演讲和写作,也时常露怯,但耀中的英文课堂教学帮助他逐渐找到了自信,并最终拿到了A的成绩。“我认为那是对我而言一个非常大的成长点”,李欧梵说。
苏诗仪坦言自己曾经是个相当“完美主义的人”。刚开始IB课程学习时,她一度无法很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后来,是这里的老师告诉我,你不必非要做到完美的程度,你仍可以完成得很好。而且,他们也教会了我如何管理‘极端’的压力,我认为这对我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也非常重要。”
问及各自的兴趣爱好,五位学生给出的回答中都一致地包含 “运动”。体育作为耀中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了包括体能挑战在内的CAS课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学生品格和价值观。
曾又恩在十年级时加入了学校的触式橄榄球队,并坚持迄今。正是这项男女混合的团体运动,让她更为切身地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去年疫情前,他们还在市内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的好成绩。
吴浚轩也是学校多个球类运动社团的成员之一。他记得,中学开学时,自己在校园内看到了一张冰球运动队选拔赛的海报,便决定报名加入。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还是队里行动最慢的队员,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机会。两年后,经过持续的体能训练,他一跃成为了球队中最顶级球员的之一。运动教会他的,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尝试新的东西。”
“那你觉得20年后,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向每个学生抛出了这个问题。
“我希望我还是那个能够对自己所做之事怀有激情的人”,苏诗仪说。“我想我还是会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不要随波逐流吧。”曾又恩说。
“但愿我不会失去童年的纯真和能量”李欧梵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也许那时候我会更明智、更有耐心一点,但我仍然不希望我会改变太多。”
“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耀中和IB课程想要训练我成为的人”,李昆泰说,具体而言,是“一个富有同理心,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无论面对穷人,还是任何其他需要我帮助的人。”
转自耀中耀华国际教育YCYW Education微信公众号
全部图源:耀中耀华国际教育YCYW Education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