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底,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希望各地高校开展“新工科”的研究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自此,“新工科”这个词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并瞬间成为热词!
那么,为何“新工科”能在几个星期内变成人们热论的“新风向”?到底什么是“新工科”?为什么要发展“新工科”?这些“新工科”值得考生们报考吗?哪些高校的哪些专业比较强悍?
一、什么是“新工科”?
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
“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二、“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是什么?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
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还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
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还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
可以说,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契机,新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工科”。
三、到底哪些专业类别能算“新工科”?
总体而言,专家们目前普遍看好的面向新技术的专业大类如下:
1.大数据类
大数据是众多学科与统计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面对海量的数据,更需要对于含有信息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
大数据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大数据本质上是高科技的产物,它使人类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云计算类
云计算,是指“超级计算集群”通过网络输送各种计算机服务及数据。
“超级计算集群”云计算的出现,使原本需要自己购买硬件服务器、然后自己搭建开通门户网站的客户,只要支付包月费用就可以低成本地拥有自己的网站门户了,由此云计算的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云计算的专业基础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相关。
3.人工智能类
前不久人工智能AlphaGo接连拿下围棋高手柯洁的新闻,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无比威力。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它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技术科学。它是许多高新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类专业包括智能、通讯、数据、心理、哲学等众多学科,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
4.虚拟现实类
虚拟现实是一项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综合集成技术,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和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
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
5.移动互联类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产物。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移动的时代,各类移动装置的普及保证了移动互联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同时,要保持移动互联经济的增长势头,移动互联技术也迫切需要往纵深发展。
为此,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能够从事移动互联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高学术、高技能人才将依旧抢手。
6.基因工程类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
7.核技术类
核技术通常包括核能技术、核动力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技术、核燃料技术、核辐射防护技术等领域。我国核工业已经从适度发展迈向积极发展,并力争到2020年将核电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
而相比世界平均水平已接近20%的现状,更说明中国在此方面发展的前景不可估量。所以核技术专业人才未来的就业形势应该看好。
8.智能科学与技术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做的是在硬件基础上,给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让机器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判断、决策并控制机器人行动,使得机器人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可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专业。
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
该专业是将原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而成的。
毕业生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
10.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类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带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深刻变革。
当代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致力于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1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宽广,涵盖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领域。
当今世界各国均希望把本国电网建设成具有高效、清洁、安全、可靠和互动特征的智能电网,《中国制造2025》 预计我国社会用电量2015年至2020年将保持5.5%以上、2020年至2030年将保持3%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输变电装备发展将呈现出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的特点。
这将为相关专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2.脑科学类
脑科学,狭义讲就是神经科学,广义讲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脑科学研究,美国政府受人类基因组计划影响,启动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脑计划,欧洲脑计划紧随美国之后启动,日本也紧接着宣布启动脑计划。“中国脑计划”也已上线。
脑科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飞速进展令人欣喜,但对众多的未知领域的探索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不懈攀登。
当然,未来社会,最缺的一定是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如光子与量子芯片、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等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的人才,都将受到用人市场的热捧。
★“新工科”凭啥就这么热?
有圈外人形容“新工科”是“横空出世”“平地惊雷”,不知道怎么几天都火遍全网,但实际上,最近几年相关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只是大家都还未能明确“新工科”的概念。
从前年开始,由全国总工会推出的大国工匠就已经逐渐走入社会,为公众熟知。这背后是我国多年来积累的实践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中国制造2025面临重大挑战等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正因为如此,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新经济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新工科”是谁的机会?
从目前国内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看,电子技术类、计算机技术、网络与信息工程、安全工程、新能源、功能材料等专业将纳入“新工科”的范畴。从这些专业的分布中不难发现,“新工科”专业的设置将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以新型信息、能源、控制等领域为主干。
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来说,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倡导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数量庞大的理科考生,如果将目光投向“新工科”专业,更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在“新工科”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基础地位依旧不会动摇,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将更加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而技术科目的重要性将大大加强。这些学科的高中教师将会更加吃香。樊秀娣,同济大学办学质量评估院专家,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