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教育的十字路口,相信很多同学、家长或多或少有些迷茫,在面对成都中考的升学率,国内高考的升学率,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对策,你是否考虑过在传统教育之外,给孩子多一种未来的可能性。
中高考升学率
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中考的那些事:
据统计,成都市2017年中考,成都市中心城区约4.6万考生,招生计划约2.5万人,近一半人无缘普高,省二级示范高中招生计划1.3万人,不到三分之一的考生能上重点。
我们既能看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又能看出中国应试教育的残酷。而我们老师作为过来人更清楚地知道:当你走过中考那条线的时候,等待我们的又是高考独木桥。
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一本录取率超20%,考生进入名校的机会最大,属于第一梯队,这三个地方的高考可以戏称为轻松模式。
甘肃、广东、河南、辽宁、山西、西藏、四川一本录取率都在8%以下,荣获地狱模式称号。
令人意外的是四川,近三年平均一本录取率只有5.37%,一百个人中仅有5个人能上一本,还没有西藏高,真是难为四川考生了。
出国留学的意义
面对如此升学率?请问您是否给孩子考虑过另外一种可能?国际教育。当然,随着留学市场化和物质化,加上国内留学生的低龄化和土豪化,“留学”这个本该象征着学术、名校、自由、远方等等美好画面环绕的词汇,已被拉下神坛,Low为凡物。有人依然坚信留学是个开阔眼界,增强学术,提升逼格的高地;也有人调侃留学只是混个文聘,烧些人民币的游戏。
很多家长及学生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出国留学到底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英语?文凭?其实,学到的就两样东西:一种被放到任何国家任何谁都不认识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一种名车豪宅已动摇不了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这两样足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留学生隔江踏海,翻山而来、节日与家人相隔、自我放逐到千里之外,耗费了不少的金钱,到底为了什么?
就像电影《霍比特人》里Gandalf 对Bilbo Baggins所说:
Theworld is not in your maps and books ……Whenyou come back, you will not be the same. 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图与笔记里……当你回来时,你从此与众不同。这是一段,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会笑容满面的求学经历。
出国不如国内的同学混得好?爱比较这个就不要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并非是“ 能比他人过得好 ”的自动保票。如果出了国,见识到了更多可能性之后,还要拘泥于 “混得好”的各种标签表象的话,那出国才真是有些浪费了。
传统教育之外,给孩子多一种选择
能否选择国际教育,进入国际部学习,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观念的转变。要不要考虑国际部的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你的家庭是不是做好了准备?是不是有一致的态度?
我接触的真实例子就有家庭里爷爷奶奶反对走这条路,所以不是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三个人明确了要走国际教育这条路就可以了。家族里其他长辈都赞成走这条路,孩子走这条路会更坚定。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本科学生都不是读国际部的,更多申请国外大学的孩子是双线作战,一边应付国内的高考,一边考国外的雅思、托福,申请国外的大学,这是最主流的海外本科的申请。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挑战最大的一种。
但是国际化的学校教育对高中生其实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方式,比如我们选择的是AP、这样的自助餐体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课程。除此之外,学生也能跟传统教育学一样的课程、考一样的试。不同的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一门课程把它发扬光大,那么你一样可以被世界名校录取。
海外大学的录取是宽进严出,也就意味着很多孩子在高中坚持努力,你真的可以凭自己的实力,相当于在国内考上本科的努力,进入相当于清华北大的海外名校。
所以,家长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在传统教育之外,给孩子多一种选择的可能性。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