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湾的孩子难道都是超人吗?”看到Iris的经历,我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理科强校华育、星河湾一路读上来,她一直把自己当文科生,却在高中变身STEM girl,生物和计算机都玩得溜,同时获得了牛津、藤校康奈尔和计算机神校卡耐基梅隆的录取;
- 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地做了一堆科研,其他活动也没落下,戏剧、古诗词……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她的灵感来源,甚至还滋养了她的学术活动;
- 更不用说最基本的:优秀GPA,7门AP满分,超高标化;
这么优秀全面的成绩和丰富的活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真的是传闻中“鸡血”的结果么?
有意思的是,读AP课程(美国大学先修课)的Iris最终放弃康奈尔,选择了牛津,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鸡血”“唯分数论”也是星河自建校之始就备受争议的地方,其贯穿始终的分层教学、只开强调学科深度的美国大学预科课(还多为理科)都受到过家长们的质疑。
不过到了今年,它的成绩恐怕已经击退了大部分疑惑——2020毕业生第四届有80%都进了TOP30的美国大学。能被这些重视全面发展的顶级名校看中,绝对不是单纯“鸡血”就能做到的。
那么,星河湾孩子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我细细分析了Iris的经历,结果发现了一个贯穿她高中三年的关键词:平衡。
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可能正是星河湾的孩子们既能面对高压力的学术、又能做好众多课外活动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Iris在学习、活动和心态方面的“三大平衡准则”。
*以下以第一人称叙述。
平衡准则NO1
英语不必强求但表达能力必须“强求”
作为一个转轨生,我觉得进入国际化高中后,一定要有取舍,这也是做到学习生活平衡、不被压力击倒的第一步。
有的时候必须放弃一些东西,但放弃不是偷懒和逃避,而是为了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几乎每个转轨生都会遇到的两大障碍:英语和表达。两者之间,我就做了“取舍”。
我初中时在英语学术活动班,但当时的英语成绩再好,也还是停留在应试层面,到了高中,英语对于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要求一下子高很多,包括要阅读和讨论莎士比亚的原版文字,说英语的时候不紧张、不把它当成刻意要说的东西……
怎么办呢?一定要花大量时间在英语上吗?
我也有采取很多措施,比如上课坐前排增加“曝光率“,不借助任何网络资源如sparknotes、全程独立完成阅读和写作,自己总结语言、文学学习中有用的学习方法……但总之,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兴趣点,在英语方面尽力就好。
星河湾的分班制还是非常适合转轨学生的,它没有一下子把你扔在一个全都说英语、竞争力很强的环境中,而是循序渐进,让大家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逐步提高。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表达能力是非提高不可的。
“不擅长表达”是很多转轨生的难题,如果不重视,真的会错失很多机会,比如,无论是申请美国还是英国的大学,你都要经历的校园面试。
我一直是个比较内向、不太喜欢社交的人,但高中时还是强迫自己踏出舒适区,前后参加了3次模拟联合国。不算很多,但每一次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与成长。
第一次完全是“公开处刑”。那是高一第一个学期,我去参加模联,但是觉得自己完全插不上话,也没法建立起自己的团队。有一次没有和队友们及时沟通导致意见不合,差点被大半个会场的代表们“围攻”。
但我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次挫折就放弃,而是硬着头皮继续去参与了后续的几次会议。
因为之后我发现,我真的开始敢于去做一些演讲之类的事,还会使用课内学习的修辞手法让演讲更有号召力,也渐渐学会了跟大家沟通、和小组里的人协作配合。最后,我甚至在模联中拿到了一些奖项,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
到现在,我仍然不热衷于社交,但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在需要时展现自我的能力。
比如去牛津面试时,需要和教授直接交流,我就和他们大胆地讲了自己在平时阅读体验中的一些感想,这些感想并不成熟,也没有经过任何实验的验证,但我还是表达了出来,这可能也对我最后的成功起到了一定作用。
平衡准则NO2
兴趣未必要放弃而是为学术提供灵感
相对地,有一些东西看似有冲突,却也未必需要放弃。
比如我的语文、英语成绩一直很好,对艺术和传统文化也感兴趣。初中在“理科学神”集聚的华育,我一直把自己视作“文科生”。
直到8年级,学校开了生物课,动手做实验、观察生物的细微变化,感受强烈的生命律动……我爱上了生物,也重拾了对于理科的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高中后,学术项目安排非常多,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要不要先放一放?想了很久,还是没办法放弃,因为它们就是我的另一面,是我学习压力下的一种调剂,更是灵感的来源。
协作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社团“星有灵犀社”、作为后勤人员和演员参与戏剧表演……这些都帮我打破既定思维,用科学的方法学习艺术,通过艺术启发科学。
而且,我们的背景、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真的能为申请提供很多素材,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在文书中就写过自己对中国传统古诗词的一些想法,然后通过对自己的观察,我发现自己的很多特点和喜好,像是性格比较不张扬,就是受中国传统中一些很平和的思想影响,我也很欣赏中国的一些文人传统,当然不是迂腐、固执的一面,而是他们不随波逐流、保留自己独特思想的风骨。
这一点也是我做很多活动时的思考,我不会做太多大家通常都会做的活动,一旦做了就会想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和独特的意义。
传统文化也是与招生官和教授交流的门户。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去牛津大学面试时,在复旦基础医学院的“英才计划”里做的中草药方面的研究经历吸引了所有教授的目光。
当时,我进的那个研究组就是研究中草药的分子机理的,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实验设计,让小鼠去闻一些中药材,看看能不能降低它们患高血压的风险。
这个主题让教授们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他们而言非常新奇陌生,又可以进行交流和借鉴。我觉得,这种不同文化在专业上的交流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那么既然我这么喜欢中国文化,为什么要去留学,而不是留在中国呢?
其实,留学对我的意义就是能够开拓眼界,我希望能够在18岁刚成年时,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全新地方锻炼自己,真正的培养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的意识。
而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我们也需要保留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别人交流。
这也正是我的高中星河湾的理念:要“出得去、回得来”。我自己对此是非常认可的。
平衡准则NO3
高中学习压力山大既要“熬”又要“想开”
我在星河湾的学习经历其实也没有像传闻中那样“鸡血”,完全是“一个普通高中生的日常”。
每天早上起来有个晨会,然后上8节课。下午3:40放学,到晚饭前有2个小时,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去做社团或找老师交流之类。申请季当然要忙一些,但平时我都还是跟着学校的步调走,基本睡眠时间也能得到保证。
当然,申请大学过程中我还是碰到了很多艰难的时刻,面对压力,我是这样调节的:
一个是“熬”,其实就是坚持。以前读过一篇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专门就讲“熬”。我觉得,能够熬过一些障碍,也是一种很强的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life goes on anyways”。这和上面的“熬”也有点联系,就是很多当时觉得很难、硬熬才能熬过去的事情,回头看其实都没有那么严重。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说服自己,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学会放宽心,把关注点放在要做的事上面,而不是焦虑等帮不到我们的情绪上面。
很多人可能在高一或刚开始准备要去留学时,都有远大的志向,想做成非常多的事情,我当时也一样,但到了高二各个活动告一段落的时候,就发现还是有很多我没有能够完成的。
比如我努力做了很多研究,但一直没找到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再比如我在学校创办生物社,和同学们一起办了非常多的活动,但最后发现很多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虽然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但我个人的学术水平、综合能力确实也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这让我坚定了以后更加深入学习、锻炼能力的想法和决心,但也明白了:要拥抱理想,但是同时要接受平凡。
接受平凡是很难的。我至今都不觉得我内心完全接受了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这确实是我高中三年下来的真实感受,就是每个人都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理想的时候。
接受这一点,其实也是一种勇气。
■ TIPS
为什么放弃藤校,选择牛津?
我选AP课程,其实是因为最初还是比较偏美国的,但后来随着深入了解,我意识到自己是那种比较“专”的人,美国大学本科的博雅教育并不是我最看重的东西。再加上我非常喜欢牛津的课程设置,因此,我放弃康奈尔,选择了牛津。用AP做英美同申,会有问题吗?在用AP课程申请英国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觉得难或不方便,学术水平等方面也没有受到什么质疑,整个过程应该是和学A Level的同学大致相同的。所以,AP课程其实给学生的选择也是很广的,英国美国的大学都可以申请。举个例子,牛津等英国顶尖大学的一些专业会有个入学考试,比如生物医学类的入学考试叫做BMAT。它考的内容虽然是基于A Level的,但是即使你学的是AP或IBDP,去考BMAT其实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上课学的知识点基本都能覆盖到。但不太一样的一点是,BMAT不仅考生物,也会涉及到一些化学、物理方面的内容,而我自己高中没来得及选任何一门物理课,只好自己恶补了一阵相关的物理知识。BMAT的整体难度和AP差不多,甚至有些题比AP稍微简单一点,主要的难度在于时间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