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红的词,无疑是“内卷”,从经济到教育,差不多是“万物皆可卷”了。不少人都觉得内卷是个东亚特有的现象,中日韩甚至被称为“内卷三兄弟”,这倒是让我想起自己在几年前一篇写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村修二的文章里(戳:日本诺奖得主深刻反思:东亚教育是在浪费时间,所有人都深受其苦),就把“内卷”和教育联系了起来,也算是为这个话题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吧。
最近三联的《绩点为王》揭示了北大清华学生存在的“内卷”现象:
“ 在清北,一个经常被提到的名词就是'卷‘,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因竞争而起的精力消耗和浪费。”
“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以绩点为中心,选双学位、保研要看绩点,出国念书找工作要看绩点……如果一门课没考好,要用5门甚至10门课程的绩点去填。“我们有刷绩点的课,就是‘水课’……我现在修了100多学分,高质量的不到20个学分。”
看到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绩点的竞争上面,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他们已经拥有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了,为什么还会走到这一步?
有没有一条反“内卷”的教育路径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做创新、往外走。同样的努力,向内走就是内卷,向外走则可能是星辰大海。
内卷(involution)这个词被引入社会生活,是学者格尔茨用来描述印尼爪哇岛上的水稻种植业的。
他指的是“外部扩张不了的时候,就只能内部越来越精细”——岛上的水稻田就那么点儿,人口却越来越多,想要增产,就只能花成倍的时间,进行极度精细的耕作。
最后,这个岛对土地的使用、租赁关系、劳动力安排等都变得极度错综复杂,但即使已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水稻产量也只能有一点点增长,最后导致了一种“低水平的复杂”——内卷。
现在的基础教育为什么会让人有“内卷”之感呢?因为它也是一种“水稻农耕式”的教育。
为了教育公平,中学刻意限制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和固定的学科,然而却又要做出让人心服口服的区分度,那么就只能制造“低水平的复杂”——靠出怪题偏题或者死抠细节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激烈竞争中,中学生就只能如同农民面对半亩水田那样,极度精细规划和刻苦努力,然而花再多的时间,都不可获得超出高考大纲的知识,回顾起来,无疑会给人一种无意义的感觉。
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高考的方式多少也可以筛选出智力不错,自制力又强的一批年轻人。而且这种“内卷”是阶段性的,孩子们进了大学后不过18岁,如果到了大学就可以放飞自我发展天赋,那么中学时的内卷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中学时的内卷延续到大学。
其实早在2012年,清华特奖学霸马冬晗的计划表在网上就引发过关注。她把一天24小时分为了13块,每个时间块都有对应的明确任务。
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记得在惊叹之余,当时有不少人提出了疑问:
中国最好大学里好学生的所有时间安排就是全力学习、考个高分,而且学校大力宣传并以此为荣?
这份时间表这么严格利用时间,颇有高中军事化的意味,从应试角度是完美的,应付高考当然OK,然而大学还需要这样吗?在对自己进行时间管理的规划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美国创业教父PAUL GRAHAM说:“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进了大学,谁都会意识到学科知识是无限的,已经不应该被某个教学大纲所限制了。
学子们这样兢兢业业地围绕着课程表不断努力,有点像17世纪的日本面对无垠的大海和无限的机会,却关闭国门,放弃火枪,开始重新苦练剑术。
假如我们的顶级大学只是自我定位为国子监或者出国深造预备学校,那当然没问题,但是,现代大学本来就不应该局限于此。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指出,科学比起先前的知识体系最大的不同是,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也愿意在知识进展之后,承认过去相信的可能是错的。
假如秉持着这种认识,那么在大学里:
重点不在于研究旧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强调新的观测、新的实验。不论是想当物理学家、考古学家还是政治学家,在读大学的第一年,就会有人告诉他们,要把目标放在超越爱因斯坦、施利曼(Schliemann)和韦伯所告诉我们的知识。
既然知识无限,就永远有创新的空间,不管在大学里如何努力,都不会“内卷”,因为那种努力是向外而不是向内的。
所以,关键是给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什么样的环境,让他们的努力朝向何方?向内还是向外?
当然, 大学并不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个18岁的成年人。所以除了大学的内容和制度,也在于你是按照什么标准招进来的。
成功进入名校的学子不可能忽然变化,而很可能依赖(之所以能进入这所大学)的成功路径。也就是说, 如果是围绕着高考或学术活动成绩入学,那么进入大学后自然就会围绕着新的量化点(也就是绩点)来努力,这肯定是人之常情。
所以,大学阶段要想反内卷,那么是从选拔学生开始的一整个系统工程。
美国高校的录取和中国高考相比,可以说是“既不公平又不透明”,然而在“反内卷”方面,确实是值得借鉴的。
以哈佛的录取标准为例,吴军在《大学之路》是这样说的:
哈佛培养学生是一种“投资”,需要看到结果——比如某个学生能够成为著名科学家,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投资要讲究效率,哈佛录取学生,不完全看过去的成绩如何,而是要看将来是否有出息。怎么才能看出学生以后有没有出息呢?哈佛主要挑选两种人,第一种,目前虽然还是丑小鸭,但很有潜力,比如一名来自普通公立高中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另一种则是比其他人明显有更多资源的学生。哈佛的录取还讲究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它录取学生的一个原则是寻找那些将来能够对同学的教育起到很大帮助的人。
按照这样的投资思维挑选的进入名校的学生,其特征就决定了他们不太可能走上内卷化的道路。他们会自己去寻找新的领域和新的资源,同时也能对同学的学习起到帮助,而不是像中学时那样,面对成绩单和课程表各自为战。
进入大学后,哈佛耶鲁的考试给分也和清华北大完全不一样。按照国内2007年的规定,绩点的优秀率一般不应超过30%,然而哈佛耶鲁是出了名的“宽松”——50%~70%的学生都能得A。
这样不严格,不是会让学生们滥竽充数毕业,损害学校声誉么?其实细想,这个问题也可以从投资思维来解释。
假如投资人已经认可了合适的被投资人的素质,选取了合适的赛道,那么就给予投资。此后,成功与否,成功大小,都要看这个被投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天天打电话,逼着被投资的公司努力996或者互相PK。投资不成功,只能说明投资人眼光不够准确,而不能说他督促不力。
吴军也吐槽了清华从十几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给分制度:
清华一些教授那种以把学生难倒为荣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大部分清华学生高中时都是名列前茅的,进入清华后为了区分成绩高低,必然有很多好学生成绩要排到后面,很多年轻人因此对读书心生反感。一个人要是在20岁时就对读书产生了反感,那么他这辈子最后的成就比他原本可以做出的便会少了很多。而且,这么做也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时间,而那些强制学生必修的课程,往往一辈子也用不上。
名校本来就应该想法吸纳有极高自主性的学生,而不是用绩点来督促这些已经获得优质资源的成年人。假如学生凭借这个投资资源成长了,自然就给投资人带来声誉和其他方面的回报。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写在后面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化教育路径本身就是反“内卷”的。
虽然近年来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学生也学得很苦,但学生并非为固定的考纲所困,“螺蛳壳里做道场”。
为了赢得目标大学的青睐,学生必须要展现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纷纷去学AP、IB高水平课程、进大学做科研、打学术活动……这些知识都是超出中学课程之外的,更加深和广,并不会导致“低水平的复杂”,也就不是“内卷”了。
当然,国内最近在SAT之类的标准化考试上为了提高10分20分而花无数金钱时间培训,倒是有点“内卷”的趋势。但众所周知美国大学对SAT的细微分数差别是不看重的,近年来甚至纷纷取消SAT要求,又让这种“内卷”落了空。
作为同样走在国际化路径上的家长,我觉得,既然都走了这条路,不妨就把“内卷”的焦虑收起来,让孩子去探索星辰大海吧。
转自爸爸真棒公众号,ID:babzhenbang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联系:VX(Hanzhang_Momm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