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诺贝尔落幕,让许多人再次开始思考: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奖项,为什么我们总是无缘?
9月24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中科院哲学研究所成立时说的一段话,道出了关键原因:
中国的科学家有自己的美德和优势,但也存在原创性普遍不足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有多种原因,包括科学传统薄弱,以及科研制度方面的缺陷等,除此之外,我们在创造性思维上的缺乏也有重要的关系。要补上这个短板,哲学的学习和哲学思维的训练非常重要。”
哲学,这门在国内教育体系“最没存在感”的学科,实际上却是基础科学之源。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中小学一直将哲学列为必修课。
看到这次中科院成立哲学研究所,一线城市优质学校也纷纷开了哲学课程,让我看到了下一代人才培养的希望。
不过,在大多数家庭的教育中,对哲学的重视始终还不太够。
学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对孩子的认知培养、学术提升,有什么影响?我今天找到了一个“精通哲学的理工科学霸”Sam现身说法。
▲Sam在给全校师生做“全球问题论坛”
Sam是“真棒之选”的00后老朋友了,现在在世界Top10名校就读,分享过帮助尘肺病人恢复呼吸的故事。他曾经是物理奥赛生,和很多体制内理科生一样,自嘲人文知识还停留在“思想政治课本做题家水平”。
而从体制内学校进入国际化高中以后,他爱上了哲学这门学科。阅读尼采、萨特,将科学、哲学结合起来思考当下社会,思想深度、思辨能力远超许多同龄人——
比如,当许多人碌碌一生都思考不清自己的定位、人生的意义时,十几岁的他就想得十分通透——“不应把对自己的定义,依托在外界的定义上”。
再比如,很多年轻气盛的孩子,喜欢给事物、人武断地贴标签,并用“非黑即白”的视角看待世界,他却早早参透了世界的“灰色地带”,提醒自己“不要随便评判”,以开放眼光和世界相处。
下面,他将分享自己透过科学+哲学的视角“看清自己”的故事,文末还有给学弟学妹们推荐的哲学书单,欢迎自取。
*下文以第一人称讲述
接触哲学之前,我是一个物理奥赛生,一个信奉“科学至上”,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真理的对人文的了解,还停留在思想政治课本的“做题家”。
我的哲学启蒙,是在自己从体制内转到一所高度国际化的高中,拥有了学正式的哲学课程,读各种哲学专著的机会与时间后开始的。“亲密”接触了哲学两年以后,那个信奉“科学至上”的男孩依然热爱科学,却奇妙地从哲学获得了一些虽不显于外表,却无比珍贵且丰满的能量。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
- Z h e n B a n g -
都曾问过“我是谁”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有一个时期,想不清楚“我是谁”。因为在不同人眼中,我完全是不一样的人,这给我带来了深深的“迷失感”。
爱我者眼里,我是那个未来可期的青年;
恨我者眼里,我不过是个自私的庸人;
算命先生讲我是一位“一辈子会遇到许多跌宕与困难的年轻人;
可父母眼里,我又是一个“聪明懂事,名校毕业后能给家族争光”的好孩子……
那,究竟“我”是谁?
幸运地,我从尼采的“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哲学中,获得了些许启发。
视角主义说,世界上每个个体在看待、评判外界的人与事时,会戴着属于自己的“滤镜”:每个人于待人接物时,都难逃主观臆断的“桎梏”,倾向于从独属自己的视角出发,却因此达不到绝对的客观与理性。
的确,父母的“滤镜”难免会带些家长的关爱与骄傲,挚友的“滤镜”也常常会多些额外的亲切与认可;而与我不太合得来的人们,自然也会带着有些许嫉妒与成见的滤镜做评判。
也因此,视角主义在帮助我更开放,更包容地接受周围人对我的印象的同时,也给了我启发:
不应当把对“自己”的定义,依托在外界的定义上。
既然大家对我的定义五花八门,与其强行定义出一个“我”,不如不给“我”贴任何标签抑或限定任何人设,任由“我”自由地生活,选择。
『物欲、虚荣、不满足』
- Z h e n B a n g -
00后可以撕掉这些标签
人们都喜欢说,今天的孩子生活太优渥,反而不知满足,也容易虚荣,心逐渐变得浮躁。
不过,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心灵白板论 (the blankslate theory)”,帮助我跳脱了这种桎梏。
白板论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均是未带任何特质的“白板”,也因此,大千世界中的人们之所以如此形形色色,是因为其后天经历的多样,正所谓“现在的自己,是过去全部经历的总和”。
于我而言,从家乡到都市再到国际平台,从体制内到奥赛再到国际文凭体系,从民谣粉丝到歌剧迷再到说唱爱好者......这一切的一切,均令我成为了如今的自己。
尽管生命的开篇众人无异,但时间长河的末端处,大家经历了缤纷世界的洗礼后会各自闪耀。既然无法预估他人的变化与成长,不如任由身旁的伙伴们来来去去,抓紧宝贵的年华赋予自己以理想的,充实的经历,让“我”们蜕变为更加洒脱自如的自己。
渐渐地,在跳出世人给我画的“命运轨迹”后,我惊喜地发现:
相比于西装革履地在摩天大楼间穿梭,于老弄堂的小锅贴店中就着热气氤氲美食一顿,亦能无比满足;
意识到自己不努力做那个人人皆爱的“完美朋友”时,生活会轻松舒心许多;
觉察了浪漫与艺术能够给予我有别于纸醉金迷的温暖与自然…
以哲学为伴的我,依然如往常般过着一日三餐的生活,却揣了颗更透亮些的心。
『世界是“非黑即白”吗?』
- Z h e n B a n g -
哲学揭露人间的“灰色地带”
因为比较擅长物理和数学,接触哲学之前的我,我难免会用学物理的思维对待生活,将外界事物“二元化”,即判断事物只有“对”与“错”,“好”与“不好”,从而简化,高效化我的生活。
二元化的确能够简洁明了地帮我给一切事物贴上标签,却并不具有足够的包容性与普适性,使我自如平和地应对这个并不“简洁”的世界:
“学习努力”,“对感情忠诚”等品质,毫无疑问是在我的二元化世界中“好”的那一类,可现实社会中太多极为刻苦寒门学子,只得昼夜为温饱日夜操劳,不少相信爱情的忠诚者不幸地遭到背叛…
现实世界的灰度与混沌,时常令我有失望感与迷茫感。
而学习哲学,便是我打破二元,尝试接纳“灰色地带”的过程。
哲学并不过度强调论点的“正确性”,而着重论据与论证的说服力与严谨性。哲学家们并不常断言孰对孰错,而往往理性客观地分析既定事实与观念背后的原因。
因此,许多在二元论中并不合理的事件,均会随着哲学家们对其背后原因的剖析和理解而“合理化”。
渐渐地,我也愈发理解了“Don’t Judge”背后的哲学思绪:
不去武断地给事物贴标签,而去努力理解它们存在的原因与意义,这种行为本身便是具哲学性的。
抱着“Don’t Judge”的心态,包容地接纳外界事物,并哲学性地赋予它们独属自己的思考,确实让我一次次与大千世界,达成了蛮不错的“和解”。
『年轻人“丧文化”流行』
- Z h e n B a n g -
为什么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是不是没有意义?”摩登时代,以“丧文化”为标签的年轻人群体,似乎愈发庞大了起来:大家或多或少地迷失在了现代社会的一座座围城当中,难以从现实中获得窝心的充实感与满足感。
与许多同伴相仿,我一直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一个无解的问题。不过幸运地,对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令我获益良多,萨特所倡导的“人生态度”也十分值得我与大家分享。
萨特在著作《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中介绍了“实是性(facticity)”这一概念,概括世间所有的可重复,可复制的经历与成就。
△存在与虚无书籍封面
比如我,朋友给我的标签是“某市中考状元,世界前十名校在读生,日料爱好者,摇滚乐队鼓手”……的确酷且有趣,但却不是“世间独一”:中考状元每年都有,优秀的鼓手们也的确不少,日料爱好者们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这些头衔们都难逃实是性的“魔爪”,而萨特也无情地将一切贴有“实是性”标签的事物,归类为“无法赋予人生以独有意义的虚无存在”。
那么,到底什么是萨特存在主义视角里“有人生意义”的事物?如何跳脱实是性的桎梏?
萨特的建议是:“努力将本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实是性事物个人化,赋予其以个体的意义。”
做说唱歌手,并不是有人生意义的,但做一个讲自己想讲的话,写全世界只有自己写的出的歌词,并引以为豪的说唱歌手的人生足够有意义;
爱吃日料,具有实是性,但给自己吃过的每家日料餐厅写篇美食评论,配一首喜欢的诗,并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有意义.....
相比于世俗意义里代表“成功”的标签,每个人都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地方。
也因此,受存在主义的启发,相较于过度追求具有“实是性”标签的头衔,我们或许可以给予独特的自己以更多关注和耐心,在本“虚无”的人生中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意义,并乐在其中。
「 写在后面的话 」
2020,曾经的稳态被打破,许多新兴的秩序正在建立。给大家分享一句《道德经》的摘录,祝大家万事胜意,也欢迎大家与我共同探索哲学的智慧与光芒。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哲学书单、影单推荐
书籍:《思考世界的孩子》 (法)阿内-索菲·希拉尔 格温尼拉·布莱/著
《Think》by Simon Blackburn
《Also sprach Zarathustra》by Friedrich WilhelmNietzsche
《Being and Nothingness》by Jean-PaulSartre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by BertrandRussell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by Arne Naess(Themed with Environmental Ethics)
《道德经》作者:老子
《The Fountainhead》by Ayn Rand
电影:
《死亡诗社》(my favorite movie ever)
《楚门的世界》
《搏击俱乐部》
《慕德家一夜》
《海上钢琴师》
如果希望孩子
有成熟的思辨能力
给你推荐3个好资源——
英文:赛帆思辨课程
中文:猫博士《史记》选读
丛书:《给孩子的哲理》
@本期值班种草官
90后北大妈妈利兹
❂ 英文思辨课程:赛帆
由哈佛、沃顿学霸Lucy创办的“赛帆”,提供来自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学校的藤校毕业生资源,用最前沿最权威的书籍,开发出针对中国学生最薄弱能力版块的阅读写作和辩论演讲课程,帮助中国学生更好的融入和适应美国学校,让中美学生互相学习。
适合年级:5-12年级
师资:清一色藤校毕业生
课程内容:
教学生如何用逻辑结构框架(即“要求、证据、影响”)回答问题;
整理自己强有力的论证。
表明为什么自己的观点是有智慧的、能说服人的是很关键的;
学习识别他人的逻辑错误并且甄别自己的逻辑谬误;
更新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和时事的认知。
详细内容→哈佛女孩的成长手记
❂ 中文思辨课程:猫博士史记选读
猫博士,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开发了很多既具专业性、又脑洞大开的阅读/写作课程。她教孩子阅读写作,从来不在技巧本身,而在于深层的逻辑、结构,以及思辨,这是学科内语文很缺的。
《史记选读》线上微课,带孩子跨越文言文阅读的门槛,真正读透《史记》原文,探讨道德、商业、文化,学会运用“拆解式阅读法”,掌握研究历史的多种工具,向司马迁学习写作方法。
适合年级:4年级+
课程内容:
❂ 《给孩子的哲理》丛书
独一无二的通识教育系列书籍《给孩子》系列,豆瓣高分9.5分,几乎每年都在国内顶尖国际化学校的书单里,成为最受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书之一,也是必读书目。
由诗人北岛集结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大家编写而成,其中《给孩子的哲理》选择了26位哲学家,参考36本经典哲学著作,选编适合孩子阅读的哲学内容是难得的给孩子哲学启蒙教育的读本。
详情及独家团购扫码
编辑 |利兹 撰文| Sam 排版 | 春天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