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逐渐尘埃落定,但面对日增13万的新冠疫情,以及越来越撕裂的美国社会,我们应该继续信任吗?未来还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吗?
△截至发稿,美国新增确诊13万,累计确诊1258万
今天的作者小海墨从2014年赴美留学,在“深蓝州”的私立高中读书时,经历过一个穿着印有特朗普的衣服的学生会被视作“奇怪的人”,如今又到了南方某红州读大学。
自疫情以来,她一直滞留在美国上网课,搬过很多次家,看了不少书,也经历了迷茫和无助……她眼里的美国社会怎么样?又是如何看待此次美国大选呢?
本文作者海墨,自2014年来到美国,目前就读于南方某Top20大学,攻读哲学及公共政策专业,生活必需品是书与咖啡。
美国总统大选的当晚,我坐在电脑前刷新了一个晚上。
朋友圈被大选相关内容刷屏,70%的动态在祈祷拜登赢下选举,10%的人在转发大选网络段子,10%的人在支持特朗普(往往需要加一个表情包保命),当然,还有10%的人在发:“朋友圈居然有特朗普支持者,拉黑!”
2016年大选的时候,我在马塞诸塞州上高三,对于政治十分懵懂。宿舍里的美国朋友聚在一起看直播,我推脱了几句就钻回了房间。
结果出来后,学校教授美国政治课的老师红着眼睛,安慰学生不要泄气。显然,特朗普的上台让身边人感到失望至极。
如今的我在一个红色的南方州就读,在人文学科落地生根,同时也在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了“蓝色”的支持者。
在这篇文章中,不想妄论具体政策的得失,而是聊一些我所观察到的“社会”,而非“政治”领域的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感想。
我曾经读过一份令人震惊的数据报道。2017年,CNN发布了一篇标题为“美国人对宪法一无所知”的报导,其中引用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结果表明:
约有37%的公民无法说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法案保护的权利中的任何一条。
只有26%的公民能够指出组成美国三权分立基础的“三权”分别是什么。(2011年的调查结果为38%。)
约有33%的公民无法指出联邦政府的任何一个基础组成部分。
约有53%的公民认为在宪法下,非法/无证移民并不享有任何权利,而事实上,在美国境内的任何人都至少享有正当法律程序和上诉的权利。
(资料来源①②③④)
在这里引用这份研究,是希望指出一个现状:美国社会的公民教育,哪怕保守而言,也已经陷入了停滞。这代表着人们在讨论时事、发表意见、站边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连“常识”都不具备的。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到底是基于什么而持有某种政治观点呢?
这是一张留美家长微信群里的网图,有长辈转发给我,说:“这么一看感觉共和党不错啊。”我猜想,这也是不少美国公民对于两党了解的上限了。
不超过十五个字的总结,鲜明的对比,简单的呈现,使这样的内容非常容易传播,并在人心里留下“印象”。
仔细一看,这是一张非常偏颇的总结,哪怕是在字词的选择上,制作者对于共和党先入为主的偏爱就已昭然若揭。
就看第二条,我也可以把同样的意思描述成:“共和党:无视个体环境差异,奉行成绩至上主义;民主党:综合考虑不同因素,推行公平原则。”是不是看起来就觉得民主党更合理了?
这样明显的偏颇是基于其粗暴的简化而完成的。就拿大麻合法化来说吧,目前美国不同的州对于大麻的法律远远不止“合法化”/“不合法化”这么简单。
对于持有小量大麻的非罪化,显然与种植、贩卖大麻不同,也与合法化大麻在特殊情况下的医疗使用不同,更不同于大麻市场常规化的努力。
如果我们把大麻等同于毒品,又把“大麻合法化”这一标语等同于“滥用毒品”,那么这一问题就是不再需要讨论的了。
【插播一个并不有趣的趣事。美国对于“快克可卡因”和“粉末可卡因”这两种毒品的刑事处罚程度完全不同,通常来说,使用剂量为1份的快克可卡因相当于使用100份的粉末可卡因(毒性相近),这使得快克的使用者因此入狱服刑的比例远远超出了粉末可卡因使用者,而在所有快克可卡因使用案件中,超过84%的为非裔美国人。正因此,美国部分人群提倡快克可卡因减刑,实质上是为了纠正司法系统中的不公,反对司法系统对于非裔美国人不成比例的量刑。(资料来源:⑤)】
我坚持认为,不追求细节的讨论是无意义的。然而,现代社会节奏快、信息爆炸、人们压力也大,“打破砂锅问到底”几乎已经成为了负担不起的奢侈。这并不是个体的过失,而是另一种层面的“为现实所迫”。
我自己也是如此,小时候一本书可以看好几遍,现在连部电影都只想看五分钟的解说,新闻看看标题……越来越感到自己对事物的了解程度并不足以发言。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快餐式的信息获取逐渐成为了主流,越来越多的社会讨论变成了“三不关”:不关注政策、不关注理由、不关注效果,而只关注最为旗帜鲜明的口号。政治讨论演变成了没有意义的撕裂。
信息爆炸的同时,可供人们无门槛发表个人观点的渠道及平台同样日益膨胀,给予了每个人在表象上平等的发言权。然而事实上,网络并不一定是一个友好的、适合践行公民参与的领域。
如果说,电视的出现让美国总统的选举不再依赖于广播和实地演讲,那么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则更进一步改变了政治家和选民的关系。
比如特朗普的推特账号就在过去四年多里成为了人们“吃瓜”、追热点的一大聚集处(颇有些明星微博的势头)。
就如同娱乐产业花钱买通稿一样,流量同样是大选之中各个政治家的必争之地。
大选前一个月,我在打开YouTube网页的时候,就经常在首页上被推送特朗普或拜登的广告。鲜明的代表色再配上浅显易懂的标语,争前恐后地呐喊着同一句话:“快为我投票!”
有报道称,前竞选人Michael Bloomberg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之中耗费超十亿美元,其中有70%左右都花在了广告费上。虽然也有人认为,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宣传将会比传统的广告形式花费更少,但“消费”显然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资料来源⑥)
人们能够获得的信息,往往早已被资本进行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装和筛选。
在《信息乌托邦》一书里,桑斯坦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与人们阅读同一份报纸的时代不同,通过网络的使用,每个人都能获取自己喜爱的信息,(只)了解自己希望了解的新闻。长此以往,便产生了“圈子”和割裂。
部分“得益”于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广告投放,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茧房日益加重。被标记为拜登/特朗普支持者的人群读到了越来越多“顺心”的新闻,找到了无数同伴,也越来越不加怀疑地坚持着个人观点。
我平时很喜欢看一个油管频道,叫做“崔娃每日秀”,来自南非的喜剧演员及政治评论家崔娃在频道中做了许多讽刺特朗普的视频,也毫不忌讳针砭时事,拿各个话题开涮。
在这个频道的评论区,几乎所有人都在“嘲讽”特朗普和共和党,批评特朗普上台后的各种政策法规。
看多了这样的内容,一个疑问便油然而生:
“特朗普的支持者到底在哪呢?”
这些人显然是存在的,而且人数众多,可你绝不会期望在崔娃的评论区看见他们(除非是被俗称为“杠精”的那一批“喷子”)。
或许对于很多“崔娃每日秀”的观众来说,特朗普支持者无非是遥不可及的、不可理喻的一群人。同时,也存在许许多多其他的空间,那里的每个人同样也在“嘲讽”拜登,拥护特朗普连任。
而对于那里的一部分人来说,拜登支持者同样是无法交流、无可救药的一群人。
近年来我们总说美国政治两极化,那么,这种极化是否只存在于政治呢?或者说,“政治”只存在于政治中吗?
前段时间爆红的《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一文,揭示了一种名为“人设”的生活方式。
我觉得特别好玩的一点是,“假名媛”的存在实际上点明了“名媛”背后约定俗成的含义。
“名媛”得用名牌包,得住丽思卡尔顿酒店,得开法拉利,还得懂现代艺术……这些方方面面的生活方式,汇聚成了“名媛”这一身份。
做个或许并不恰当的类比,就我的个人观察而言,美国社会中的政治也正在成为这样的一种身份。
关于什么样的人该有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以及有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已经有了太多约定俗成的“套路”。
在我曾经呆过的深蓝色州的私立高中,一个穿着印有特朗普的衣服的学生会被视作“奇怪的人”,成为诽议的对象……
在一些特定的舒适区里,我们会习惯性地期待“大家一定都很讨厌特朗普”(以及很多别的期待),比如说女性主义游行。
如果知道了某位女性是共和党,或者说她将新上任的Amy Coney Barrett大法官当作自己的偶像,那她“想必”就是一位白人,是一位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喜欢烹饪或者超市购物,还是基督徒。她一定不会是穿着连帽衫,听着嘻哈音乐的样子。
不(仅仅)是身份政治,也不(仅仅)是刻板印象,而是“政治身份”与生活方式的一种交融。
“我”看纽约时报,订阅崔娃每日秀,还喜欢喝星巴克咖啡,“我”是个合格的民主党人(玩笑)!不过2012年的一份研究确实发现,民主党支持者普遍更喜欢星巴克咖啡,而共和党则更喜欢唐恩都乐,民主党更喜欢吉普,而共和党更喜欢宝马,民主党更喜欢买前进保险,而共和党更喜欢全州保险…(资料来源⑦)
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其政治倾向互相影响,互相塑造着。而这,似乎也正在给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和“理解”创造更多的困难。
那么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一切有什么影响吗?我觉得是有的。
哪怕抛开实际上的政策改变和就业前景,2020年对于很多留美学生来说,仍然是“失望”的一年。有部分的失望,来源于疫情之中忽然凸显的寄人篱下之感;有部分的失望,来源于美国社会中快速暴露出来的矛盾,撕裂、或虚伪。
就在昨天,我的一个朋友就和我说:“我真的得想想,如果我有足够的选择权,我会留在美国吗” “疫情怎么会控制成这样,感觉就是草菅人命”“可能是我从前对美国期望太高了吧”……等等。
不管是把美国当作“灯塔”,把美国作为“白左”政治正确的领地,亦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或是相信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定有战争……不管是持有什么样想法的留学生,都很难在2020年不受冲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的反应。
2020年,留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被当成一个标签提起,也频繁地经历了“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等时刻。但同时,留学生也面对着比以往更尖锐的选择和割裂(就比如开头所说的拉黑特朗普支持者)。
我觉得,在社会、在生活的层面,我们其实可以停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来源于什么?我们所相信的是什么?我们的想法是否正在被各种力量无形地塑造?我们是不是在遵循某种潜在的生活/思维脚本?如果有的话,这又是否一定是件坏事呢?
我以上所提到的三点观察,或许是很浅显的,或许也对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帮助。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提议的话,我想,如果在混乱之中无法在外界中找到确切的信息,如果感到失望或迷茫,那就检视一下我们内心既有的观点吧。
①https://www.cnn.com/2017/09/13/politics/poll-constitution/index.html
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③联邦政府由三部分组成:立法分支、行政分支、司法分支,其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的美国宪法赋予。
④这在美国属于一个名称上的争议,有部分观点认为将一些人群称为“非法移民”是不公正的、污名化的。
⑤https://www.hrw.org/news/2008/02/25/cracked-justice-addressing-unfairness-cocaine-sentencing#
⑥https://knowledge.wharton.upenn.edu/article/how-social-media-is-shaping-political-campaigns/
⑦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OTUS/republicans-democrats-agree-coffee/story?id=16581674
转自爸爸真棒公众号,ID:babzhenbang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联系:VX(Hanzhang_Momm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