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城市是众多事物的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言语符号的整体,当然也是知识的整体与碰撞的整体。
城市是一个窗口,是一个资源宝库,我们项目的设计是希望学生们能以“城市”作为切入点和对象,通过对城市立体的研究,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城市是所有学科最好的教材,我们的理论课程设计也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生态学5个角度,全面解读“可持续和人本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这一主题,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思维工具。
现在!
可持续与人本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研究项目
『学生城市规划师培养与招募计划』
全面升级!正式更名
『未来城市研究员培养与招募计划』!
让我们先来看看新东西
01NEW! 更多选择-多元的成果产出
学生通过本项目的最终成果产出不再局限于规划作品集的形式,规划作品只是研究者们面对众多城市问题的其中一个解决方式。同样欢迎同学们以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多元的形式去更好地呈现自己的成果。
02NEW! 更被重视-大咖跟踪指导
理论课程结束后,在职业规划师带领学生(1v5)个性化训练的同时,同学们也会得到清华同衡刘巍所长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涛方副教授分别针对规划作品和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的跟踪指导。
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人类对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社区的关系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反思。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理解城市就意味着整体性地理解文明,思考城市因此也就是在思考人类的命运与未来。正如城市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所言,“人类通过重塑城市而重塑自身”。而只有基于理解,我们才能构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但是人们通常会把对建筑师的想象,同样投射在城市规划师身上,而对于城市规划师来说,他的核心任务,不是把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建的漂亮,而是让人住的舒服。规划师面对城市规划思路的改变,需要同时具备协调能力、调研能力、语言能力。但,并不是这些就足够了,城市规划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出新的能力,来应对新的城市问题。
城市中的立交桥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联合ITCCC一同举办的未来城市研究员培养与招募计划将通过系统性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技能、思维工具,发现和定义问题,寻找城市更新和社区规划的更佳方案。我们希望未来的年轻人不仅仅是城市中的居民,更是人类未来的思考者和城市更新的积极参与者。
未来的青年城市规划师们
请接收这份来自你梦中城市的邀请
可持续与人本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研究项目
未来城市研究员培养与招募计划
火热招募中!
01适合人群
专业方向:对建筑、城市规划、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社会等任一领域感兴趣
学龄阶段:9-12 年级中学生
渴望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与城市相关的历史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学科的内容范畴和思维工具;
有较强的学习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地协同合作;
有上进心、责任心、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服务精神的学生。
通过选拔的学生,将以实习生志愿者的身份进入城市更新研究所实习,在实际项目中参与规划设计工作
辅助规划师团队进行项目背景研究
参与项目讨论会,贡献自己的独特思考与视角
参与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的项目资料
参与方案设计和方案呈现
观摩项目汇报
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项目
部分案例
商圈课题研究
三里屯商圈研究、五道口商圈研究等
老旧社区更新项目
首钢老旧社区有机更新研究等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
前三门沿线地区系列研究等
以三里屯商圈研究为例
02学生城市规划师将得到什么
本次学生城市规划师的招募中,20名学员将通过专业的训练及学习以达到学生城市规划师的水平,并参与项目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完成所有专业训练及专业知识学习的学员将获得:
真实完整的城市规划训练履历
作品集 、学术论文、调研报告+ 平台发表
在一线城市规划师指导下,基于学生城市规划师培养计划真是收获,形成一套原创规划作品集或一份完整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城事会客厅”交流平台公开发表交流。
“城事会客厅”是由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发起创办的线上开放学术交流分享平台,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长期从事城市研究和城市更新实践的青年学者与实践者。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和分享活动,追踪国际前沿、聚焦中国城市更新热点,致力于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思想碰撞,推动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实践。“城事会客厅”线上交流分享平台已开通专栏热点、讲座活动、文创平台三大板块,在这里学生城市规划师可以开拓眼界,汲取跨学科、跨领域的营养,更有机会与业界大咖直接对话。
原创规划作品集作品示意图
参与实地工作
可获得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受聘加入清华同衡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并参与北京城市更新设计项目的实地工作机会。
学术评估(英文)
可获得职业规划师导师亲笔签署的学术评估(英文)。
教授推荐信(英文)
☛请注意:教授推荐信将择优授予优秀的学员,并非承诺给予每一位参与的学员。在学生城市规划师培养过程中我们会帮助学员通过更优秀的课程完成成果来争取教授的认可,但是这并不是教授必须提供的。
合格证书(英文)
可获得有导师签名的学生城市规划师合格证书。
正式聘书(英文)
通过多轮严格的学习选拔之后,最终聘用的 8 位学生规划师将获得正式的志愿者聘书(英文)。
03如何参与招募?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围绕“可持续与人本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研究”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全套培养课程及实地训练计划。
课程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同衡规划院的一群新锐学者,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生态学5个角度,全面解读“可持续和人本角度下的城市更新”这一主题,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思维工具。这种“真实项目模式的沉浸式学习”把学习过程贯穿在实际项目进展中,学生将步入城市规划的大门。他们的学习技能、方法和思维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核心素养都将得到显著的训练与提升。
学生
城市规划师
在线|培养|计划
时间安排
2020.10.06-10.23
理论学习阶段(在线,共 5 课次)
2020.10.31-11.28
由专业规划师带领学生进行针对性项目制学习(在线,共 5 课次,含 3 次 1V5 个性化训练/ 1 次 1V1 辅导/ 1 次组内答辩)
2020.12.05 设计成果答辩(线上)
※城市规划项目实践观摩为可选项目
※具体时间安排需以最终通知为准
大咖导师
为帮助学员真正具备学生城市规划师应有的素养,项目组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同衡规划院的新锐学者团队。他们将分别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生态学共计5个学科方向将各自专业领域的宝贵研究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城市规划师的大视野。
刘巍
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所长 注册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年年进入清华同衡规划院,十几年来一直从事详细规划领域的工作,在城市设计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存量更新规划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及实践经验。主持并参与过60余项省、市、县级重点项目,荣获20项国 家、省级奖项。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学生城市规划师培养选拔计划课程学术顾问。
杨海明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遗产与生态保护研究室主任。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联合培养)景观规划与艺术设计。现任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人与生物圈》杂志特邀生态摄影师/北京动物园资深科普志愿者/中国观鸟会会员/自然之友野鸟会会员/江西省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委员/江西省观鸟协会筹备组成员/江西婺源:一村一鸟公益保护地计划负责人
鞠熙
民俗学博士,曾先后在法国高等社会学学院、法国远东学院等处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长期担任国际合作“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史”项目中方主持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城市空间与民间信仰”、教育部课题“中法同型故事比较”等多个项目。出版专著《数字碑刻民俗志》、译著《首饰的秘密》、合著《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一至四卷等,在中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法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李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城乡发展、群团组织、基层治理、互联网与青年发展,主张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相结合。
唐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城市治理等。出版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创意城市实践:欧洲与亚洲的视角》、《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城市设计运作的制度与制度环境》等专著。
于涛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经济学、巨型城市及巨型城市区。任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区位—配置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医疗卫生设施优化布局研究”课题主持人。
结语
一个真实科研工作岗位;
围绕真实进行中的城市规划项目展开研究;
真实城市规划职业导师,研究所导师倾囊相授;
完全抛弃蜻蜓点水式科研,学生将经过“课前学习任务、多学科直播综述学习、大作业及选题、实地踏勘调研、方案撰写和可视化、组内答辩PK、导师组团答辩PK”等多轮严格的学习选拔过程,收获真实完整的规划师训练履历及证明。如此精心定制真实科研训练,你还在等什么?
只有 20 个名额,等你来战!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