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相关的论文题目为: “Re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and Encounter-Delayed-Choice Experiment”。该成果发表在2018年第3期的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上,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担任第一和通讯作者。龙桂鲁教授认为描述微观物体的波函数就是微观物体的真实存在,而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数学描述手段,也就是说,微观物体是以波函数的形式存在的。龙桂鲁教授和合作者们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巧妙的相遇延迟选择实验,实验数据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这项研究有助于打开人们认知神秘量子世界的大门。
目前,在学术界存在多种对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本质的诠释,例如哥本哈根概率波理论、德布罗意导航波理论以及多世界理论等。其中根本哈根学派提出的概率波理论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诠释,该方案认为波函数仅是一种数学函数,用来计算微观物体在某一处出现的概率。然而这种对波函数的诠释仅能够用于描述物理现象,而对于如何刻画量子物体的具体存在形式却力有不及。因此,尽管量子力学发展已有百年,但是对波函数本质的认知至今尚未完全统一。波函数的本质问题就像是迷雾一般弥漫在人们眼前阻碍了对神秘量子世界的清晰认识。
在该项研究中,龙桂鲁教授对波函数提出了一种实在诠释,认为波函数是微观物体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微观物体以波函数的形式弥散在空间中,同时具有振幅和相位,以小于或等于光速的速度传播。波函数模的平方表示微观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当测量发生时,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塌缩假设,弥散在空间中的微观物体会发生瞬时的塌缩,此时微观物体表现出粒子性。而由相位也即相干性引起的波函数干涉相长和相消又使得微观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形式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微观物体能够表现出波动性。这种诠释不仅能够像传统的哥本哈根诠释一样可以描述物理现象,而且能用简单易懂的图像理解神秘的量子效应,如量子隧道效应、双狭缝实验中光子同时处在两个狭缝、量子纠缠、非局域性、波粒二象性等。
这项研究提出的波函数实在诠释,将波函数看作是微观物体的真是存在,而不再是简单的数学描述,这打破了人们对波函数的传统认识,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量子规律,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和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2年获得山东大学理学学士,1985和1987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至今。1989 -1993年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学术贡献有:1)建立和发展量子直接通信,使之成为量子通信的重要方向;2)提出相位匹配理论,构造优化量子精确搜索算法;3)提出对偶量子计算理论,使
用酉算子的线性组合进行量子计算。他发表论文2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14000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等。他现担任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理事长。
感谢《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粉丝"冬天"友情制作。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