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恰是大雪临近的日子。在愈加寒冷的冬日,光影阅读社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在诗文与音乐的沐浴下捡拾遗落在身边的温暖。
12月11日下午四点,光影阅读社发起的系列活动“冬天的时候,我喜欢靠近温暖的事”由一场主题诗文分享活动拉开序幕。
一件亲手编织的毛衣,空气中烤红薯的香味,燃得正旺的火炉,落寞时的一个拥抱,彷徨时的一声叮嘱……
社团指导老师朱琪在活动开始之前为大家分享了《为你读书》栏目里由演员程枫朗诵的《栗子》节选片段。
伴着“桂花煮栗子”的香气,活动策划兼主持人张汀昀同学分享了“香山居士”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和九叶诗派诗人辛迪的《冬夜》,“红泥小火炉”边的一声邀约,在清新的“夜气”与“温暖外的风尘”中显得格外诱人。
社刊《我们的文学》的两位编辑张语纯和于诗景同学带来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颇有诗人气质的石惠昕同学带来藏在歌声中的温暖——Taylor Swift的《NEVER GROW UP》,她用这首摇篮曲般的乡村音乐唤醒了长大这种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间却又无比模糊的感觉。
当林清玄的散文《阳光的味道》伴随着钢琴曲Candy wind静静流淌在我们心间的那一刻,仿佛每个人都在蔡心怡同学的唇齿间与林清玄的文字中捕捉到了“等待返青的草丛中慢慢流溢着阳光味”,这种阳光的味道“香香的,暖暖的,轻轻的,柔柔的,从我的发梢、肩膀、衣服,从我目光所触的护堤杨柳书上浓厚着、流溢着。”
何麟同学为我们将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想必13年后同样被贬岭南的苏轼在想到寓娘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时定是感慨万分吧。
费钰岚同学分享的《别董大》写在久别重逢又即将各奔东西的朋友之间,不仅宽慰了盛唐时期的著名琴师董庭兰,更是让在这个冬天陷入彷徨的人们感受到更多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说的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豁达与强大。
沈小多同学满怀对爱情的希冀为大家带来英国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的诗,他说:“明亮的星,但愿我能如你坚定……并非孤独地在夜空闪烁高悬。”早逝的诗人用一首《明亮的星》BRIGHTING STAR定格了自己对年轻女邻居方妮的爱。
梅嘉乐同学在mv中偶得一个缠绵悲凉的爱情故事,于是有了他今天分享的乐府民歌《上邪》,读罢他说这首情歌让自己感受到了故事之外属于这段坚贞爱情的美好。
吴申翔同学用意大利语的歌词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仰望星空,更不要忘记自己的天文梦。
陈浩天同学用《绿皮书》中的台词呼吁大家关注这个世界上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
最后是来自林霞同学所分享的大冰在《阿弥陀佛么么哒》中的片段,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林霞同学提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死亡——所爱之人的离去,也提到了我们如何在这人世间自处,在“入世”中行“出世”之姿。
所有伟大的历史事件都开启于当时微渺的一个瞬间。在我们每一次的社团分享和讨论中,不管是关于俄罗斯文学、社会热点,还是古往今来的温暖的事,其实都是在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自己和这个世界。
在第一片雪花飘落之际,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无用之用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易地获得温暖的犒赏,那便是无处不在的快乐。
文字编辑:光影阅读社指导教师朱琪
附:来自本次活动听众的会后感言。(线上采访,有删改)
冬日里那些温暖的事?也许是一个刚下班的父亲驱车50公里从一所小学里接到了眼巴巴望着的儿子然后一起回家,也许是这个父亲接了儿子一进家门又想起来早上出门时忘了给圆尾斗鱼喂食而赶紧投下几粒鱼食,又或许是他们坐在外婆张罗好的一桌饭菜前美滋滋地大快朵颐。
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是这样的,在冬日的上海西南隅,一群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围坐在图书馆一角,以悦读和文学之名,大谈希冀的爱情,感悟无奈的亲情,又分享古人的友情……坐在那里,我只觉得一汩汩无声而温暖的泉涌漫过心头,扩展并蔓延。
无疑,这群孩子正在做着的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温暖而令人感动的。我甚至不需要听他们在读什么。感谢你们,在冬日的黄昏给了我这样一个温暖的投影。也祝福你们,因为这份坚守,你们的人生已经有了一抹温暖而诗意的底色。——郑海龙老师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