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美国教育比较系统化的训练后,孩子能够在独立自主性上有很大的提高。
敢于拥有不同的观点,直抒己见,也更善于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论证方式去支撑自己的论点。这也是很多家长想送孩子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培养孩子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
以美国这个世界上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为例,我们在送孩子出国的前期,准备工作的繁重程度是超乎想象的,所以在这段时间就很容易衍生出一些心理问题。
申请美国大学准备的阶段要求我们准备哪些东西?这里有五个方面东西是需要我们去综合考量的。
首先是语言成绩,孩子需要参加托福或者雅思考试,还有学术类的测试,比如说SAT或者是对ACT。
还需要在学校保持良好的学术记录,初三、高一高二的成绩需要表现的很不错,相应的也需要一些课外活动的展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团活动,志愿者经历,实习经历,在音乐方面、体育等方面的个人特长,学术研究经历等。
比如说,有没有学术学术活动,暑假有没有参加科研等,像国际学校的学生可能还有IB或AP课程。
在理想的状况下,如果孩子复习托福的状态比较好,上半学期他就需要兼顾托福和校内的考试。
在托福第一次考完之后,如果成绩不理想,他不但要兼顾托福还要兼顾SAT的考试,而且还要兼顾学校的复习,又要配合申请工作。
所以这段时间孩子的压力是极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自主能力偏弱,家长一定要做到两点的。
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有良好的状态和充足的自信心去制定、执行适合他的学习活动计划,确保他走的每一步都有章可循。
比如有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可能保持一个5到7天左右的比较好的状态之后,他就需要一次活动来调节。那么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在时间上做出控制,保证他有合理调节的情况下,顺利执行他的学习计划。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当孩子在压力过大、需要调节的情况下,家长能够作为最亲近的伙伴,给孩子一个疏解的渠道。
说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反面的例子。以前一个学生的案例做的特别曲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孩子雅思考了一年多都没有考出来,差点儿就不能出国了。
这个孩子,包括他的父母平时很少跟我联系,每一次联系都是这个孩子考试过后,成绩不理想,家长就希望通过我来给他一些鼓励。这个孩子在电话里总是给我找很多的理由,说老师我最近的课程真的特别的忙,或者说我这次暑假的科研影响到复习。
拖了一年多时间没有考出来,一直到他妈妈要放弃他出国的时候,他才说:我其实真的特别想把雅思考出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坐到桌子前面我就特别抗拒,特别焦虑,我又要申请,又要考雅思,又要考SAT,还要提升背景,我想放松的时候内心觉得特别内疚,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
但是我不出去玩,我真的什么都看不下去。之前几次,这个孩子可能考的不太好,他自己也觉得再也考不出好的成绩了,内心就有了排斥。
这个孩子最终在开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终于迈过了这个坎,但过程特别坎坷,原因就在于他自身缺乏合理的规划,家长平时也没有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只是在后面拿鞭子赶。
在交流方面,这个妈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我经常听到她在和孩子在沟通的时候说,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做不到呢?
为什么别人能考出来你考不出呢?这就让孩子对家长始终处于一个防备的姿态,他需要宣泄情绪的时候,外界没有给与他相应的支持,他需要自我调节的时候,没有对正常调节有合理认知,所以他逐渐就被焦虑的情绪淹没了,这是这个孩子考不出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说准备过程很漫长,很难熬的,申请过程对孩子和家人才是真正的考验。
申请过程当中家长和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沟通在申请阶段,孩子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各项考试和活动的准备,这时我们需要跟孩子开始面对面的直接沟通。
因为申请的核心是文书写作,孩子首先要把自身经历、心得体会非常详细地告诉文书老师。在获得原始素材之后,文书老师会根据学校给出的题目,跟孩子去进行头脑风暴。
例如学校问,你经历过的一次最大的挫折是什么?那么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角度和什么样的题材讲故事,才能更能吸引招生官?在这个阶段中,首先孩子要有非常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其次他要有真正的丰富的经历,真实的个人体会。只有这样你才能讲真情实感,文书分数才能有比较高的质量。
归根结底,申请过程是孩子由占据主导,留学机构的作用其实是在于积极引导,有高度的包装,还有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但是中介不能代替学生去编造材料。如果说学生存在些个人问题,申请当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跟大家分享三个案例,从留学机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在申请当中,我们最容易遇到的,有问题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
没有想法的学生这类学生外在表现是,当我们让孩子来表述个人想法的时候,孩子就说:我好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老师要不就听你的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比如说文书写作,因为有一部分家长英文不是很理想,所以看文书、审核文书的工作主要是孩子来做,这时孩子发挥的作用比较重要,如果他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在遇到一个责任心不是很强的老师的情况下,文书质量就会低下。造成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孩子在成长当中没有建立起来很强烈的自我认知,可能不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是一味的服从权威,认为说老师或者是长辈说什么都是对的。
这类孩子的家长往往是控制型家长,在孩子个性发展的初期,没有充分的给予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常常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
之前有过这样的申请案例,在需要提供课外活动经历的时候,这个孩子一脸茫然,因为她进入初中,特别是初三以后,几乎把自己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特长丢的差不多了。申请的时候,家长就把东西凑起来,丢出来一大堆活动,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没有反抗,服从家长安排,全身心的去复习去了。
文书写出来之后,家长看不明白,中文还行,英文不太好,孩子看到的这个内容完全就是新的,她也云里雾里,不知道自己什么样的人,就服从安排了。后来面试的过程中,一个学校的招生官就质疑,说为什么我问你细节你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你做的?当时孩子的面试就没有进行完,情绪直接崩溃,就哭了。
后来我们就没办法再给她安排其他面试,因为这次面试对孩子心理上造成特别大的冲击。本身她与外国人的交流就少,这又是他心仪的一个院校,被院校质疑了,很受挫。她意识到是父母让自己陷入这个局面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跟父母的关系。
不太配合的学生这类学生表现为非常强烈的自我中心,不能跟周围的人以一个比较平等的心态配合。这类学生背后,往往家长比较娇惯。
去年我接了一个申请博士的学生,这孩子本科是国内排名前十的一所985/211的学校。
她读了两个硕士,在香港读了一个硕士,读完之后去英国读了一个硕士,双料硕士。但是我们整个申请过程非常的曲折,因为这孩子非常的自我中心。比如,申请开始之后,这孩子在各个国家旅游,申请截止日期很近的情况下我给她发邮件、微信,时常不回复我,材料要不到。
我跟他提意见,说你的雅思成绩GRE成绩有点低,需要再考。他也不直面回复我,避重就轻,最后也没有考。后来我跟这个学生家长沟通,家长跟我说,他们就是富养女,富养孩子,在香港和英国读两个硕士,花了家里三百多万来旅游。香港一般二十万够了,英国是四十万也够了,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是严重的。所以之前的这个状态其实完全不意外的。
自我意识如果能积极主导的事情的走向,比如在材料当中很坚定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很好的。但是自我中心太严重,会影响申请人工作的配合,对于我们申请老师来说,其实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说培养孩子平等的自我意识,学会尊重,积极沟通和合作,才能保证我们申请工作的顺利开展。
缺乏自信的学生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内心有很丰富的情感、很积极的想法,但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决定犹豫不决。结果就是他不能够给老师一个坚定的、明确的、清晰的申请形象。
通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通过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积极鼓励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肯定自己。这类学生通过引导的方式,之后可以表现的非常棒,孩子在申请当中也是受益非常多的。
如果说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不自信的情况,应该适当的鼓励孩子去参加小的活动,从身边小事开始,逐渐建立起自我肯定,让他们开始探索,让孩子能走到有更大的舞台,去掌控更大的舞台。
个人素质家长们一定都非常关心,美国大学想要什么样的申请人?我如何培养我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申请人?通过这些年的申请经验,我认为美国大学想要的优秀的申请普遍有这样的几个特点:比较强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有很强的独立思辨的能力,同时要
有个人的理想情怀,优秀的个人素质等等。
为什么说美国大学比较看重个人素质呢?这跟美国基础教育观——崇尚对人本的关注,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提到美国的教育特点,就不得不提到教育家杜威,杜威对于美国就像孔子对于中国。
美国目前的主体教育体系是很受杜威的影响,杜威提倡的是现代教育模式,它是一种以能力为中心来构建的课程和教育体系。有三个特点: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国的孩子还能自由的去选课,而社团活动和社区劳动是必须要参加的,因为从美国的整体教育来讲,他们是以培养公民意识的人才为指导。
但是,我国的大环境恰恰缺乏对孩子个性的关注,我们国内目前的教育模式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体制,而很巧的是这种教育体制跟我国隋唐以来的科举教育方式其实一脉相承。
所以说,我们孩子身上被植入了像服从权威,认真谨慎,刻苦勤奋,知识技能的标签,但是我们在个性化和创新度上做的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样建立有效的机制去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有自我的开拓。
陪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今天提出的概念,也是我一直提倡的一个概念,就是成长陪伴。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独立性也增强了,他们能够为眼前的小事做决定了。
感情世界相对来说也变得比较微妙,可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在大人面前他又想充当独立角色,但是常常又为了一些自己做不了决定时感到烦恼,觉得还把他当孩子看。这个概念就是说,要用一个平和的心态接纳孩子身上的缺点,真正的付诸实践去帮他们培养良好的个性。
有家长觉得我每天都陪孩子,但是这是不是真正的陪伴呢?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你每天工作很忙,有时候孩子在屋里学习,推开门想跟他聊两句,但是看到他在学习,就想先别聊了,或者刚说两句,孩子就说你真烦,这句话都说几遍了。
再或者你们面对面,但是你在刷手机,孩子在看电视。可能跟孩子距离上很近,但是心不在你那儿,你可能了解孩子的过去,但是对他的未来还有精神世界其实并不了解。
目前我跟我的学生们保持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很关键一点就是我采用了一个meeting制,类似于会议讨论。
我跟我的学生,每两周以内固定的沟通,方式上我们不会选择微信打字或发邮件,一般是语音或者视频。在开会的时候,我首先跟学生讨论,我前面布置的作业任务完成了没有,解决一下中间遇到的问题。
比如这两周,我要求你雅思报名,你报名了没有?你报名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布置一下问题,下面两周把你想去的暑期学校列出来,然后再持续的跟踪。
我的申请工作都是在我的连续跟踪下完成的。
家长跟孩子们的沟通也可以这样。把对孩子生活上细枝末节的注意暂时先转移开,通过旁观的形式去了解他,给孩子个人空间。在他可能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导他、启发他,把内心的话讲出来。
这对孩子今后学会求助于外部资源,对他语言能力的提升,包括孩子内心世界的探索都是有帮助的。
在方式上,建议家长可以采用这种meeting制,开始组织每两周一次的家庭会议,我把这种沟通的形式可以定义为家庭临时感情沟通制。有些家长就可能觉得大家坐在那儿很别扭,好像习惯了每天只是一起吃饭、看电视,说一些有的没的,就这样过去了。
这样容易造成家庭成员之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觉得有仪式感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
比如说每天分别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吻,它会使孩子感觉爸爸妈妈是爱我的。比如说他的毕业典礼,你穿的的隆重一些、正式一些,他会知道你是重视他的。
家庭会议上,父母可以以自己的表率,尝试把一些所谓的苦恼展现出来,让孩子去参与到你们的世界当中,他会产生自我肯定感,会更自信,他会认为自己在家庭里面有发言权。
同时,我们引导他们把自己内心的苦恼讲出来。每两周为孩子制定一个未来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去跟踪孩子的成长,做到真正的陪伴成长。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