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10月26日至11月1日, 常熟UWC401名中外师生前往河南(商城、息县、台前、范县、汝阳、伊川、桐柏、上蔡、新蔡、平舆、泌阳)和安徽(萧县、泗县、金寨、岳西)两省共15所思源实验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常熟UWC第四年前往各地思源学校进行文化交流。对于常熟UWC师生和思源学校的师生,这是又一次充满惊喜与收获的行程,又一段值得永远珍藏在心底的回忆。
常熟UWC的学生们也以诗、文、画、影丰富多彩的形式记录下了这段经历,表达了对思源师生的深厚友情和感激之情,对青年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深刻反思。
Kimi Ruan
何如
汪浩天
送新蔡思源序
此次教及新蔡思源学校,感悟颇深,便作序一首。该序是我对这份使命的一种试探性的回应,也希望自己及周边朋友共勉:眼界故然重要,但也不能总盯着一个人的远方,而不会,不敢,不愿低头弯腰,治水躬亲。UWC从来不是一所“贵族”学校,也并非狭义上的精英学校,而是一所彻头彻尾的“反精英”和“去精英”学校。它的使命从来不是将学生封固在象牙塔内,“过圈养生活”,而是把学生“放出去”,甚至“赶出去”,去接触社会,感悟社会,甚至借凭自身的绵薄之力,亲力亲为地去改变社会。因此,无论高矮胖瘦,皆须放得下自身的“明星包袱”,便装前行。既具备领导才干,又怀惴平民情怀,才是对于“腹中有墨,心中有爱。”的真正诠释。眼里所看到的不能仅仅是自己的光芒,还要有他人的追求与理想。
时己亥秋,课新蔡诸儒,感之又深。逢其会,先生属予作文以记之。是日作序,兼抒吾怀。
古有云:"大学者,须去孔孟之缛,舍韩非之苟,而具老庄之道。" 夫道,行也,授渔他乡也。于是踏沓稷下,北上中原,揽辔按行,登淤卿棘,乃复入豫北,思乐泮水,会诸生于蔡城。
悉初为师表,绠短汲深,鲜谙教务。具讷尔,如临渊薮。怵其妄言者,伤之耳目。及登堂,只身而立,踽踽躬行,举首欲言而触误众目耶,两相阻断,不知所言。翕乎,一儒纵而举之"为师不易,当作礼迎。"即合掌扣楫,众效而仿之。顷而涣然冰释,如汤沃雪。自是克尽厥职,目不交睫,处心积虑,固继夜而习。感功不唐捐,生多锲之。半晌莫对,既谙之所授。是谓通达其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矣。与之论辩,流觞曲水,竞短论长。私额手庆之。
去日,以曦为始,以暮为终,养而处之,交而愈近耶。洞其表,以勤名,苦研不辍,其学矢也;度其行,以谨称,犯而不校,其标镞也。观其莘莘,有遣词排句,乘风舞凤之才,文不加点,倚马千言;有悉通数理,明见万里之辈,求知若渴,不知餍足。观夫盛状,立校场左右,盖夫众生得趣其中,融融泄泄。是曰:"天下贤儒,云集丘耳;万江奔流,归殊活源。"
然得间上下,恐难复觅,徒然茶饭,而悻悻归矣。俟别,援曷以为学。闻吾刍荛之见,莽夫芹献,跫然色喜,作空谷足音,奉为圭臬,必以心念,以口复,以行践,楚而谢之。余不由欷歔,倏然涕下。
毗日及反,途扎驻马逆旅,处近乡而念远徼至朋。侧观流辈,咸漏腹索饵,换盏推杯焉,止笑语欢歌,放荡声色。稍未念其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况日有罗帏宝扇环司,硕师名人与游。然新蔡生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箪食瓢饮,宠辱不惊。噫!尝高倨其位,置喙臧否,徒以声名。见私以为愧,乃沿岸径走,以卸骄戾。重游上水,解冻馁之患;问渠清许,探真知活源。是以为鉴,淡泊明志焉。
席不暇暖,三日既别,南北交通,穗分两岐。吾等心余力促,不得旨义。虽未尽师道,当以自罚,然余又非实师也,当以归友置之,毋责明于垢鉴焉。念萍水一场,湖海茫茫;恰逢时遇景,来日方长。今恭疏短引,捧袂献之。诗载:
北境迎旧客 南风宿江渚
萍水一根系 人才两地出
师徒终难系 知交常在目
感此一回首 思君朝与暮
*文章第六段与第七段分别化用了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和沈复《浮生六记》
*五言律诗作者:高闻律
张怡冉
这次的项目周我所前去的是位于河南省台前县的思源学校。在与23人的小组一起感受和面对全新环境时,不仅仅是用相机拍摄,我也选择了用纸笔来记录每一天令人印象深刻和意想不到的瞬间。在项目周与当地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我的确从他们的言语和神情中有很深的触动。而这些难以言表的情绪和想法也更适合用绘画来抒发和分享。希望大家也能透过这些画作和随笔来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并一同经历我们旅途中的种种欢乐、喜悦、兴奋、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