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继2018年IBDP课程中的初级汉语(Mandarin ab inito)和中文B(Chinese B)两门课程开始使用新大纲后,中文A课程(中文A文学、中文A语言与文学)于2019年的新学年开始使用新的课程大纲。中文课程新大纲到底有哪些新变化?学生会面临怎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该如何更好地应对新大纲的变化?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邀请中文系老师推出系列解读文章。本期为系列文章第四篇,由中文系主任彭振老师谈谈全球性问题。关于新大纲的解读文章我已经出了两篇。(第一篇《新纲书单速递1》第二篇《是时候重视这种能力了(新纲速递2)》)这一篇,从一个古老的法国谜语说起。
最初在水塘中只有一朵荷花,第二天增加到2朵。以后,每过一天花的数量就翻一番。到第30天水塘被荷花全部覆盖。水塘只被覆盖一半是什么时间?找到这个谜语的答案并不难。
逆推一下:一方面,第30天水塘会被全部覆盖,另一方面,花的数量每过一天就会翻一番,那么,第30天的前一天,也就是第29天的时候,水塘里应该正好覆盖了一半荷花。(解不出这个谜语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看后面的内容,毕竟,这只是一个话题的引入,更何况,振语也不是教数学的……)
如果把上面的“水塘”换成我们所生活的地球,那隐藏在这个谜语背后的寓意,就很值得我们深思了。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到底已经“覆盖”了水塘的多少了呢?如果今天是第29天的话,那么明天会怎样?
言归正传,今天想谈的是“全球性问题”,globalissue.
一、GlobalIssue
这是IBDP第一组别的语言与文学研究课程新课纲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说它关键,一是因为这个提法在此前的几版旧大纲中从未直接出现过,二是因为在新课纲的评估中,“全球性问题”是口试中必须要被涉及和回应的重要内容。
二、IB课程为何如此关注“全球性问题”?
不妨看看国际文凭学习者培养目标:
“所有国际文凭教育项目的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人,他们承认人类共有的博爱精神,分担守护地球的责任,帮助开创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语言A:文学指南,扉页)
国际情怀,博爱精神,守护地球,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哪一个不跟“全球性问题”关联?
“国际情怀是国际文凭教育的核心所在,它是其理念的核心,并启发和晓喻其教育原则和实践”(语言A:文学指南,14)
全球性问题在文学课程和语言与文学课程中都直接以口试的考核方式(占比30%)被涉及,或许正是“国际情怀”这一核心理念的一种体现。
语言与文学研究课程(Group 1)的宗旨中明确提出:
“5.提升对文本与各种观点,文化背景以及地区性及全球性问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欣赏它们是如何让人们产生感受和理解的。”(语言A:文学指南,18)
更加强调所学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新纲的一个显著变化,这也是振语在前一篇中特别强调“关联能力”的原因所在。
三、“全球性问题”通常指什么?
不妨先把课程内容放在一边,来看看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全球性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相较于global problem, 用global issue来形容全球性问题更加合适。IB中文课程新大纲中的全球性问题,用的就是global issue。比如常熟UWC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叫全球问题论坛。
“全球问题论坛(Global Issues Forum,简称 GIF,以及类似的论坛)是全球17所UWC的传统特色活动,它与UWC的理念相呼应;不同文化、民族、宗教、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的成员,作为一个社区,就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交换和辩论各种观点。在常熟UWC,GIF 也是一项学生“知行”活动。自2017年秋季以来,已经举办了50多场GIF,常熟UWC的学生和教师以及特别邀请的演讲嘉宾就广泛议题进行了演讲,涵盖从人道主义危机到科学前沿的主题。特别值得一提的主题包括人工智能的性别偏见,北爱尔兰问题与以巴冲突的比较,黑人历史和种族主义,以及关于中国的主题,如:中国乡村教育现状、中国金融技术的兴起、全球环境下的中国空气污染、中国增长之谜等。”(岑雅韵,《通过GIF视角透视UWC教育》,常熟UWC官网)看起来,UWC的学生应该比其它学校的学生对于“全球性问题”更加敏感。)讨论全球性问题,就不能不说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全球问题研究中心——“罗马俱乐部”。开头的那个古老的法国谜语,就曾被罗马俱乐部引用过。
罗马俱乐部曾发表多份研究报告:
1972年《增长的极限》
1974年《人类处在转折点》
1976年《重建国际秩序》
1977年《走出浪费的时代》
1978年《人类的目标》
其中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最为知名,它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它还做出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测,设计了“零增长”的对策性方案,在全世界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大辩论。
该俱乐部的创建者佩切伊曾把其发现的全球性问题称为“严重的病态和整个人类系统的失调”。它贯穿于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的困境。由于人类系统中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和依赖,因此这种困境在不断恶化。
用佩切伊的话来说,自从人类打开了新技术的“潘多拉之盒”,新技术便摆脱了人的掌握。原本互不相干的经济、技术或社会问题,如今是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每一个问题都和其它问题交织在一起。
全球性问题因何而来?罗马俱乐部此对有一个中心认识:人类社会及其环境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正是源于这种联系,人类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才具有了一种全球性。
宏观的来看整个世界的系统性,至少有三类重要的全球联系:
(1)自然界本身的复杂的全球性联系
(2)人类社会不断扩大和日益密切的全球性联系
(3)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的全球性联系
这三类重要的全球联系,导致了三类全球性问题的产生:
(1)自然界产生的问题
(2)人类社会产生的问题
(3)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互动而产生的问题
全球性问题的几个特点:
(1)全球问题作为与各种全球性联系相关的现象,其发生是没有国家边界的限制的。
(2)全球性问题是跨越国家边界的问题,会涉及多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因此全球性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所能解决的问题。
(3)全球问题是持久存在的问题,是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问题。
(4)全球性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的变化,不论好坏,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变化。
全球性问题不等于具体事件,它们是居于事件背后的驱动力量。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的现象。(这一点最为关键,也最容易混淆)
气候变暖、难民迁徙、跨国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都是全球性问题的表现。研究全球性问题,既要关注这些表现,更要探讨深层原因,尤其是驱动这些现象的背后力量。
以上关于全球性问题的观点,主要参考自李少军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全球问题》。这本书里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
1)全球的冲突和战争
2)恐怖主义问题
3)环境问题
4)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
5)全球发展问题
6)跨国犯罪问题
7)传染病与全球健康问题
8)难民与移民的问题
四、语言A课程中的“全球性问题”指什么?
从理论层面说完了全球性问题,再来看看IBDP语言A课程中是如何界定全球性问题的。在新纲速递2《是时候重视这种能力了》中振语提到过:
1. 全球性问题与课程评估中占比20%-30%的个人口试密切相关(口试所选文本需与某个全球性问题有明确联系)。
2. 全球性问题有三个特征:
(1)具有广泛的重要性
(2)具有跨国性
(3)其影响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感知到
3. 全球性问题的五个探究领域:
(1)文化、认同和社区
(2)信仰、价值观和教育
(3)政治、权力和公平正义
(4)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5)科学、技术和环境
4.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语言A:在校自修文学课程学生手册》里的“必备的学习工具”中,“全球性问题”也被入其中。
在IBDP语言与文学研究的两门课程中,探讨“全球性问题”的目标主要聚焦以下问题:
作品/文本如何清晰地与全球性问题联系?
全球性问题在所选作品/文本中的呈现方式?
具体来说,课程关于“全球性问题”的学习目标如下:
文学文本:不同的作者和文本是如何通过对文学体裁、结构、语言运用或文学手法的选择来呈现,反映和/或探究全球性问题的。(语言A:在校自修文学课程学生手册,26)
文学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风格、具体的写作手法以及其它独特的技巧来介绍全球性问题。(语言A:文学指南,84)
非文学文本:不同的作者和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风格、具体的写作手法以及其它独特的技巧来呈现全球性问题。(语言A:语言与文学课程指南,80)
一句话总结:通过学习过的两部作品(或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来考察它们呈现所选择的全球性问题的方式。重点提醒:01无论是大纲推荐的五个探索领域还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它们本身并不构成全球性问题,但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并结合具体作品(文本),发现和提出具体的全球性问题。02全球性问题这一术语不一定被理解为一个问题、障碍或威胁。它也可指一种具有国际意义却体现在当地环境中的社会现象,如生活在数字化社会。03全球性问题由时间和空间界定。现代读者阅读古典作品可能会发现对待阶级或性别不同的态度。研习来自不同地区的当代文本,其中可能会表达对贫困或平等问题不熟悉的看法。
五、新大纲之“全球性问题”选题示例
以下示例问题整理自《语言A:在校自修文学课程学生手册》和《语言A教师参考资料》。
(注意:不论锁定何种全球性问题,口试时,所选择的特定全球性问题需要清楚地出现在所选择的节选作品/文本中。)
前面提到,大纲给定的五大探索领域本身并不构成全球性问题,但它们可以作为提出全球性问题的起点,可以再看两个例子:
在课程学习中,如何确定“全球性问题”?
(1)归纳法:作品(文本)——全球性问题——选取节选
(2)演绎法:
全球性问题——作品(文本)——选取节选
(3)学科之外:
全球性问题+作品(文本)——CAS
联合国发展目标(SDG)——作品(文本)
(4)学科之内:
五大探索领域——特定探索领域——作品
(5)回顾法:
学习者档案——主题/条目回顾——全球性问题
总的来说,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不应仅仅只是在即将开始口试的时候,而应该贯穿在整个语言与文学研究课程的始终。
更进一步说,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不应仅仅只是在语言与文学研究课程学习中,更应该贯穿在我们发展不断培养“国际情怀”的全过程。
说得跟现实关联更紧密一些,关注全球性问题并努力参与到对全球性问题的应对中去,是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人应该担负的共同责任。
扫码添加小助手
获取更多赛事资讯~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