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汉密尔顿是美国加州的著名的升学顾问,从业已经长达35年,指导过一代又一代毕业生顺利完成申请,进入大学
他提出,在大学申请和录取的过程中,申请者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误区都有哪些,应该怎样理解和避免。
很多的学生心里都有一所完美的“梦校”,当学生不能申请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这次申请失败了。
其实择校是一个立体系统,没有标准答案,很多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尽可能多地了解大学的信息,多参观大学,分析大型州立大学、小型私立大学,还有其他类型的学校之间的区别。
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要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大学,用负责任的心态对待大学生活。
这明显是不实际的。大多数美国大学都认为,一个人在17岁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下半辈子想做什么——很多人甚至在毕业后也并不清楚。
这也是美国一直倡导“通识教育”的原因:让学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发现自己的兴趣。很多大学直到大二结束才要求学生申报专业。
当然,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广泛领域:比如文科、理科,或者工科。
每一年,各大机构都会推出一份大学排名,其中U.S. News的排名关注度最高。很多学生在看了榜单之后,都会根据排名来决定自己想去的学校。
斯坦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理查德·肖曾经说过,“所有的大学排名都是有误导性的。”
汉密尔顿多年的经验表明,杂志对大学的排名与预测学生未来的成功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当父母仅仅依靠这些排名来替孩子选择大学,选出来的学校可能并不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很多人一听私立大学,第一反应就是:贵。但有许多私立大学会给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大大降低了网站上列出的学费价格。
另外,私立大学的学生可能四年内毕业更容易,因为在许多大型州立大学,选专业会花掉更多的时间,这不仅增加了学费和生活费用,还让学生更晚进入就业市场。
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的学生构成、教学模式、师生比都有所不同,但这不代表文理学院的文凭低于综合大学的文凭。
文理学院的师生比更理想,更注重本科生教育,学生的个人体验往往更好。而综合大学一般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和助教(而不是教授)也可以给本科生授课。
许多学生在申请前会不厌其烦的刷分,以此来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审阅申请者的资料时,会综合考量他们的情况,而不是单纯只看数字。
除了GPA和标准化考试,课外活动、推荐信、论文、自述,还有课程的难易程度,都在衡量体系当中。
例如,AP课程的B可能比普通课程的A更具有说服力。而在一所平均竞争力很高的中学,比在一所普通中学,更难获得前10%的GPA。
申请者认为,精心构思的申请文章将会决定自己是否被录取,但比起一篇被过度渲染的文章,大学更乐意听到你真实的声音。
当招生老师问学生:“谁帮你写的论文?”他们期待听到的答案是,“许多人都对我的灵感有所启发,但是文章是我自己写的。”
一篇记录在当地餐馆打工的文章也可以比在非洲国家做义工更能说明你的性格,因为大学招生官心里也很清楚,当一个中学生前往非洲从事慈善工作,那么极有可能是父母替他/她买单。
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有著名学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这样名人的推荐信,但和误区7同理,大部分有机会获得名人推荐信的同学,需要依靠父母家人牵线搭桥。
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不是坏事,但是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资源也很重要。
在没有特殊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让老师/辅导员/实习督导为自己写出一份具有说服力的推荐信,才更能说明申请者的努力和实力。
不仅中国家庭具有深厚的“名校情结”,连美国学生也不免俗的这样认为。
顶尖大学可以带来更丰富的学术资源,更深厚的校友网络,走入就业市场的时候,顶尖大学毕业生也许更容易通过面试和筛选。
但是顶尖大学不能保证一个人未来的成功,或者说,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指标可以界定或保证一个人的成功。
更何况,许多人进入顶尖大学后,发现学校并不适合自己,好在美国诸多的转学选项给这部分学生提供了人生其他的可能性。
数十年的工作经验,让汉密尔顿深刻理解了“教育决策”会给一个人造成的深刻影响。
但是大学申请的过程不应该是畏手畏脚、如履薄冰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探寻自我,加强自信的过程。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申请者们按时准备申请材料,勇敢追寻梦想。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