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经济学不管是SL还是HL,都对学生用英文大段阐述道理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远远高于国内文科和美国的AP课程。
IB经济学包涵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总评60%考核形式都是论述题(小论文)和经济评论。别看IB经济试卷上的题目字数寥寥,留白就占了一大半,但是每个题目都牵涉很多概念原理,学生必须充分说理,引据实例,结合图形,不偏不倚,总结恰当,方能拿到高分。
所以经济学的考场上,学生基本从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到最后考试时间结束,都一刻不停地在书写,最后每个学生都交上几张写着密密麻麻答案的答题纸。IB的试卷对学生的阐述要求也非常细致,学生要养成一步步解释概念,引入例子和图形、运用理论来论述说理的习惯。
高一时他们还感到无话可写,到了高三却只嫌考试时间太短根本不够写。高三的学生常常笑言自己学了经济学后变得特别能白话,写论文变得“so easy”。要知道,欧美大学里面,尤其是文理学院,写个论文可是家常便饭的事。IB学生在这一方面可谓具有先天优势。IB经济学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
IB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气质”。这种气质包括关怀他人、独立探索、敢于承担风险、能够反思自己等等。
其他的国际课程,无论是AP还是A Level,都把知识内容和技能作为最终教学目标,但是IB课程是把知识作为载体,把培养学生的“IB气质”作为最终目标,这点在文科和社会学科上尤为明显。
比如IB经济学知识内容的一大板块——发展经济学,关注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经济论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常常引发他们对祖国和自己的思考,不仅运用了知识,更触动了他们的情怀。
就知识技巧的培养而言,发展经济学不及宏微观经济学,所以AP和A Level都不引入该部分,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基础课也全都引入,但是IB把发展经济学放在与宏微观经济学相等的地位,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不公待遇的反抗意识。
IB经济强调对社会的关注,这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试卷答题上,则要求学生必须引入真实案例,还要求每位学生写三篇经济评论,评论的对象就是当今发生的时事新闻。
有些学生反映说IB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培养了他们看新闻的习惯和不断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能力,经济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也让他们从学生成长为关注现实世界的“社会人”。IB毕业生到国外大学也非常活跃,他们乐于在社团里面承担工作、奉献自己力量。
且不说IB的培养目标里面就包括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IB要求老师对学生多样化评估,大大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以经济学科而言,我采用的评价方式除了书面考试、作业,还包括小组演讲、分享新闻、小论文、小组活动等形式。
这其中有些是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比如考试和作业,有些必须由小组共同完成,组内每个同学的工作都需要协调和沟通,还需要大家的分享精神,在与同龄人的合作中,领导力与合作精神得以发挥。各种商业比赛和模拟联合国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现自己和团队,这需要平时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培养意识,才能在学术活动中从容应对,有所斩获。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