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观新闻对包校创办人及常务副理事长包文骏先生进行了专访。本文转载自上观新闻官网,也是上观新闻“在上海的香港人”系列的首篇报道。
编者按
沪港两地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两地一直联系紧密,合作交流源远流长,双方合作有着良好基础,未来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过去40余年间,众多香港同胞在上海投资、工作、生活,演绎了不少精彩动人的“双城故事”。现在,越来越多的港人长期固定往返于沪港两地,其中不少早期来上海发展的港人,更是已经在上海成家立室,落地生根。他们,见证着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也在国家以及上海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成就着自己。从今天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推出“在上海的香港人”系列,重温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人在上海的发展印记,用凡人小事反映时代主题,以真实经历触发时代共鸣。
他是香港船王的外孙,曾改变英国学校传统,如今创立上海私立名校|在上海的香港人
“你好,欢迎来到香港。”一张混血儿的脸,一口标准的普通话,40岁出头的包文骏微笑地伸出手来。作为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的外孙,包文骏有很多身份,但他最看重的是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创办人,“教育报国是我外公、我母亲的一生追求,我也愿意继承家族爱国爱乡传统,为促进沪港两地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最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
如今,上海家长都知道包玉刚学校“一位难求”,但自称“学校总杂工”的包文骏,却更愿分享10多年前创校的经历。
“2005年,母亲和我想在内地建一所‘扎根本土、面向世界’的学校,从南到北考察了许多城市。上海的包容与开放打动了我们,认为这里最适合我们的教育模式。”包文骏说,当时首批新生计划于2007年入学,因为这一年正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
筹办学校时间非常紧张。包文骏和他的团队那时挤在学校附近一套改建公寓中。他的办公室是卧房,团队成员在客厅办公,厨房改成了财务室。房间内没有空调冬冷夏热,晚上蟑螂在屋内乱窜。有人劝包文骏搬到舒适的酒店中办公,“我没有答应,我要和团队成员在一起。”
包文骏与包校另两位创办人:母亲包陪庆、谭茀芸女士
更大的挑战是招生。2006年包玉刚学校首次招生时,校园还没建好,师资也没请好,招生会是借在交大包兆龙图书馆举行,而这座图书馆是包玉刚先生1981年捐资兴建的。“能说服爸爸妈妈把孩子送到这里来的,只有我们的教育理念。”包文骏以自己在国外求学的经历,介绍学校的三条使命“发展全人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只学四书五经怎么面向数字时代?不学传统文化又怎能建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时来看,这三条理念还是比较超前的。”
包文骏回忆,现场就有家长决定把孩子送进学校。更让他欣慰的是,学校也不负期待,孩子们在这里得到全方面发展。“我们是非营利性学校,我没从这里赚过一分钱,只是希望为上海培养更多优秀的孩子。”他介绍,学校高中部每年设有600万元奖学金,一位拿全额奖学金的同学,父亲是在地铁公司工作。
我们看重学生而不是家庭,但家庭教育理念必须与学校一致。
增加香港青年对内地了解
这十几年,为了办好学校,包文骏多在上海生活。今年,他连任上海市青联副主席,更要考虑如何促进沪港之间,特别是两地青年间的交流。
他并不讳言,当下香港发生的不愉快事情,有部分原因是香港年轻人缺乏对祖国的了解与认同。这些年,他积极参与沪港团体举办的香港大学生来沪实习计划,过去9年已有包括港大、港中大在内500多名学生来沪生活学习。今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意安排500位香港中学生乘高铁来上海,“百闻不如一见,让青年人实地感受祖国巨大变化,相信能增加他们的认同感。”
包文骏更希望香港年轻人能再进一步,来上海生活就业。在他看来,上海的开放政策和发展方向都为港人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他坦言,来内地就业创业的港人还是少了点,“他们有的担心竞争太激烈,有的担心没有内地同事那么aggressive(有进取心)”,不过香港年轻人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职业心较强、开阔的国际视野等,“我们港籍的青联委员,就是要多做沟通的桥梁,关心香港青年在上海的衣食住行,帮助他们更好融入上海生活。”
两地民众来往密切了,相信原先的隔膜与误解也会逐渐消弭。包文骏举了个例子:几位香港朋友告诉他,希望孩子10岁后送到上海读中学。“他们原本想送到欧美寄宿制学校读书,如今改变了主意,想来上海学好普通话,也能了解国情。”孩子是未来,当香港市民愿意把孩子送到上海时,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能够拉近很多。
在英国传统老校创造历史
记者很好奇,一个8岁就去英美读书的香港人,怎么能说这么流利的普通话。
包文骏将之归功于他的母亲包陪庆女士。他从小在香港长大,当时香港既不教也不讲普通话,他母亲就要求儿子课外学。包文骏8岁去英国读书时,母亲又给他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认真读书,二是继续学普通话,并特意请了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夫人当儿子的普通话老师。
“为了我学说普通话,母亲在英国传统老校创造了历史。”原来,1991年13岁的包文骏进入伊顿公学读书。学校里有多种语言课程供学生选修,唯独没有中文课程。母亲找到了校长,“没有学生选?我儿子学。没有经费?给学校捐10年经费。没有汉语老师?我帮学校招。”最终校长同意开设中文课,伊顿也成为英国传统老校中首个开设中文课的学校。
“母亲坚持让我学普通话,是因为她的爱国爱乡情怀,也是因为她陪外公看到内地的变化,对祖国前景充满希望。我也从中获益很多。”包文骏很感慨长辈们的敏锐目光。1992年他第一次来到上海,是参加交大闵行校区包玉刚图书馆开幕式。在参观外滩时,对面的浦东还是绿油油的农田一片。2006年,等他因为筹建包玉刚学校来上海工作的时候,外滩对岸已矗立起一座现代化城市,“15年不到,上海有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我爱香港、也爱上海。” 他告诉记者,希望将外公那样拥有赤子中国心的世界公民的精神传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帮助香港年轻人了解祖国,也同时帮助更多同胞从上海、从中国走向世界。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