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是小学,中学,大学都已经全面开学的日子,对于家有小小孩的家长来说,孩子暑假结束回校上课的日子,是最高兴的日子,小朋友们在家的两个月真是很累人,要为孩子准备一日三餐,还要带精力充沛的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要上班的家长更是直接累成了狗。不过,当走过这样的一段路,回过头来,保证你又会开始怀念当初这样的鸡飞狗跳的日子。
我家的两个孩都已经上完大学本科,并且将继续硕士的学习,如果可能的话还会继续读博士。工薪阶级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没有要从商赚大钱的念头。
两个孩子年龄相差两岁,在加拿大出生,同一个爸同一个妈,一样的生活环境,一样的幼儿园,一样的小学,一样的中学,但是中学之后的路却开始有了分岔。
大儿子是完完全全的魁北瓜,他喜欢慢慢地走他的人生路,他不太喜欢挑战,他对他的人生的设计,我估计就是完成专业学习,做一个生活舒适的中产阶级(这里不打算谈论他们的理想)
所以,他从公立小学,到私立的法文中学,然后CEGEP,然后完成大学。没有新意,也没有让家里人操太多的心。在加拿大,只要你有意愿读书,总是能上得到的,至于选择什么学校,就是每一个家庭有每一个家庭的考量。反正,不管哪一种学校出来,都是上那几家大学,而且大学大多数的学科的录取率也是很高的。没有听说过想上大学却上不到的案例,只听说过因为成绩或其他原因被大学刷下来,或者在大学里不断转科,不断中间停学,用了N年还没有毕业的孩子。
大儿子在大学时,努力了一下,用了两年半就完成了大学,追回了他因为是年底出生,而入学延迟了一年的时间。
小儿子却是一个主意多多的孩子,八岁时就用法文告诉我,他自己的人生他自己负责,那时候因此被我好说了一顿。 中学四年级暑假,他参加了政府资助的到温哥华做交换生并学习英文的项目,住在一个温哥华大学教授的家,教授告诉他在瑞士有两所非常好大学,洛桑联邦理工(瑞士法文区),还有苏黎世联邦理工(瑞士德文区)。
他就决定了中学之后,不上这里的他认为是浪费时间的两年大学预科 ,直接到国外读大学。去美国的话,他除了入学考试外,还要考TOEFL,而且美国大学学费很贵,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要家长负担这么重。去瑞士呢,他有母语是法文的优势,但是因为他上的中学并不是IB 系统的( 在魁北克,好像只有一两家中学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国际文凭系统),所以他也必须要参加一个法文考试,这个考试很难,孩子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在上课前自修考试科目,然后单枪匹马到瑞士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刚刚及格的成绩被洛桑理工录取,17岁的他走上了海外留学,让家长牵肠挂肚的路。
加拿大的学费和瑞士的学费比起美国,英国,澳洲来说要少得多,魁北克省大学的学费(加拿大人)是每年七千加元左右,其他书杂费不多;瑞士的学费更便宜,不管是欧盟学生或者其他国家的学生,学费一年大概一千四百瑞士法郎,加上一千保险费,也不过四千加元。
至于住宿及生活费,瑞士就比加拿大高,尤其是吃饭,所以在加拿大的大儿子还可以时不时喝一杯Tim Horton咖啡, 吃一顿 St. Hubert 炸鸡,在瑞士的小儿子则只能在宿舍煮吃,或者随便在学校饭堂买一个冷面包,一杯苦咖啡。
无论如何,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的支出,还不到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读书的费用的一半,想想也是感恩了。(编者注:本科阶段,去美国读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合计可能要超过40万元人民币。)
我是有些“孤僻”的人,不能长时间曝光在人群中,所以一直躲在一个中国人之前完全没有所闻的地方,在蒙特利尔居住的社区里,少有的两家中国人也是我介绍来的,后来他们也因为太冷清之故,搬走了。
但是我住的地方,却是老外心目中的好地方,环境优美,土地辽阔,家后面就是湖,家门不远就是附近闻名的历史悠久的老城,有美丽的公园,有很好的餐馆,有剧院有酒吧,生活交通也很方便。决定搬来这里时,没有做什么研究,单单是爱上了相对便宜而符合自己要求的房子。没有想到,搬进来后,发现有如中了两个大奖, 除了老城,就是一所全省排名,曾经数一数二,现在因为教改,“沦”为第六的中学。学校里的学生,99%都是本地白人,而且都是一些很好的家庭的孩子,孩子们虽然在富裕的环境长大,却丝毫没有富二代的排场,都是憨厚可爱的年轻人,有一些孩子是直到他们毕业后,才知道他们的家境是富裕到如此。当年中国人除了我家两个儿子外,另外有一家在附近开店的中国人的孩子,也有一些被领养的中国女孩。
如今,大儿子在蒙特利尔大学每天跟教授做实验,还要上课,去当救生员赚外快,去当义工遛一些被抛弃的狗,生活忙的一塌糊涂。小儿子也转到了苏黎世联邦理工,这是一所世界排名第六的大学,是爱因斯坦的母校,精英云集,儿子在国外读书后,知道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即使他在加拿大的小老外朋友和他们的家长眼中是“传奇”,他也能表现得很谦和。
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都是他们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的,作为家长的我们,除了支持和陪伴,也没有太大的帮助。随着他们上硕士,我们的负担应该可以慢慢减轻,因为硕士开始就可以有一些学校的津贴。在加拿大的大儿子因为所学的学科,就被银行瞄上了,知道这是将来潜在的“大”客户,在完全没有抵押,没有正式工作的情况下,银行主动提出给他十万加元的贷款额。想着儿子马上可以完全自立了,我也感到心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