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开学就是11年级了,做暑假计划之前来问我有没有好的活动推荐。微信上你来我往就问到了小A的SAT成绩。小A爸爸说,刚考完一次,1100分。
我立刻建议她什么都别管了,赶紧利用假期去报个SAT班。小A爸爸未置可否。最近看朋友圈,发现小A正在准备一个商赛活动夏令营。本着一贯多管闲事的本性,我微信上问小A爸爸为何最终决定参加一个商赛夏令营?小A爸爸说,是顾问推荐的,因为小A的活动也到了必须开始的时候。
今天的文章我们先不谈顾问的问题。而是从小A和爸爸的态度,回到美本申请的“第一性原理”,跟家长们谈谈申请的本与末这件事。
最近几年,有一种意见风潮,希望改变中国家长对“成绩”的执念:“对于美国大学来说,中国学生的分数已经拉不开差距了,所以考美国学校最重要的就是课外活动。”
这句话没有错,但我们必须同时看到的前提是,这个“拉不开差距”,可能是指SAT1600分,GPA接近4分。
拿小A来说,他的成绩是在“拉不开差距”这个pool(池子)里吗?显然不是。
到今年家长群里还在流传某SAT1300分孩子靠课外活动申到大藤的故事,敲黑板说三遍,这是个案!个案!个案!即使这个故事有真实的部分,在活动之外,也许孩子GPA成绩逆天——很多背景我们并不知道。
说回小A,作为一个普娃,如果他SAT不能迅速提分,GPA也没特别亮眼,不要说靠商赛,就算再有什么独一无二、弹眼落睛的活动,在冲击美本前30也基本没戏!
申请美国大学有个“三脚凳原理”:即标化成绩、在校成绩与课外活动,三条腿一条都不可偏废。而在这个三脚凳中,我们不难看出,成绩占了三分之二,这才是申请的最主要支撑项。
“不管学生怎么样千差万别,但到了大学申请最后的这个关口,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你达不到某个标准,哪怕你其他方面再牛,你也是进不去的。”沪上国际化教育资深教师姜华说。
这个标准,就是学生的学术成绩。
谈到成绩,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申请美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成绩?中国学生要提交的成绩,到底包含哪些部分?
国际课程领域,IB、AP、A level三大课程都能申请美国大学,中国学生到底怎么选?
三脚凳中的最重要支撑项,却正是中国家长的认知盲区。如果单从一个个学生的个案出发,谈论学术规划与成绩管理,讨论或永无止境,但如果站在美国大学的角度,去看他们如何评判成绩,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踏出以国内课程类比国际课程的思维陷阱,以终为始看高中学术规划,这就是今天姜华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内容。为了方便阅读,以下文章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
*本文根据姜华老师在爸爸真棒的线下沙龙活动整理,仅为一家观点,疑义欢迎讨论。
在具体谈规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样一些概念:高选择大学(High selective College)和学术指数(Academy Index)。
高选择大学(High selective College)这个词出自一本书,《A is for admission》。这本书的作者Michele A. Hernández 原来在达特茅斯学院做了8年招生官,是业内资深人物。
《A is for admission》揭露了很多美国大学招生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尤其是常春藤,作者把这些藤校称为High selective College,他们每年要收到浩如烟海的申请,要从中筛选出适合的学生,这些学校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他们会用一个公式,或者说算法,可以将不同体系的课程分数,换算成可以比较的“标准分”。
通过这个算法得到的结果,就是学术指数AI(Academic Index)。这本书里讲的是藤校,实际上随着申请者越来越多,基本上美国TOP20-TOP30的学校,也都开始用这个算法来评判学生成绩了。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来问我,IB、AP和A level到底要怎么选?我要反问的是,这三门课真的有什么质的不同吗?难道大学会把IB、AP、A level学生分门别类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分别筛选吗?当然不会!所有课程,甚至包括中国体制内学生的成绩,都是先换算成标准分,然后用一把标尺来衡量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算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式——
AI =(SAT阅读+SAT写作+SAT数学)/3+(SAT Subj.+SAT Subj.+SAT Subj.)/3+CRS
看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先分解一下。
等式右边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SAT,第二个部分subject,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SAT2的学科成绩;第三部分比较难懂,其实就是GPA排名。CRS全称是成绩排名系统,包含两部分,一个是成绩,也就是GPA,另一个是排名,即一个学生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
在算法公式中,每一项的满分是80分,AI的总分是240分。什么样的学生有资格进入常春藤的初选pool呢?基本上标准分要达到220分这个水准,不然免谈。排名TOP20或TOP30的大学,标准分门槛也不会在200之下。
标准分200分到底如何得来,让我们庖丁解牛,一项项去看。
1、SAT
SAT成绩是AI算法中相对最明确的一项。
旧版SAT包含阅读、数学和写作3项,每项800分,在AI算法中,800分换算成80分,所以三项平均分为80分。
2016年3月SAT改革,新SAT中写作由必考项目变成选考项目,阅读和数学单项满分还是800分,所以满分1600分。如果考生仍选考写作这一项,则分数另计。
所以现在就有很多学生放弃写作,因为甚至一些TOP30里面的学校,官网也说,可以不提交写作成绩。而且考写作的确很辛苦。阅读和数学考完,大约是中午12点,加上写作就得考到下午2点。但如果你申请的是一个高选择性大学,你不仅提交完必要材料,还要跟其他申请者竞争,要成为那个被选中的“分子”,而不是做分母的话,写作就还是必考的。
可以这样说,你放弃了SAT写作,基本上就等于放弃了TOP20-30的学校。因为不考写作,你在“标准分”这一项上,一下就少了好几十分,这是很难追平的。所以说竞争名校,一定要选考写作,这可以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2、SAT Subj.
算法的第二大项是SAT subj.,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SAT2。这是美国高中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一共有5大类、22门科目可选。
五大类分布是数学、科学、语言、英语、历史与社会科学,具体科目如下:
数学(2门):数学一、数学二;科学(3门):物理、化学、生物;
语言(12门):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文、日语、韩语、希伯来语、拉丁语等;
英语(1门):英语文学;
历史与社会科学(2门):美国历史、世界历史。
中国学生如果报考3门SAT2,一般都会选1门数学+2门科学。SAT2的单科满分成绩也是800分,在AI算法中,被计为80分。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SAT2的科学类科目都比较简单,但历史与社会科学类,英语类实际都非常难。
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SAT2的科目考,完全可以用AP或IB的同类科目替代,同等标准分值之下,美国大学甚至会更青睐AP或IB的分数,因为这两者实际都是大学预科难度,比SAT2的含金量要高。
AP和IB科目如何换算成标准分?AP单科满分是5分,IB单科满分是7分,按比例换算即可。
如果考生AP或IB能考满分,那么SAT2就完全没必要去考了;但如果考不到满分,比如AP考了4分,那换算下来,这一门的分数就是640分,记为64分——那就不如不要这个AP成绩,乖乖去考SAT2,因为按照难易程度,即使考不到满分,科学类700+也能考到,不要因为换算的损耗一下子少掉几十分、百来分。
用IB科目去替换SAT2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满分成绩,那还是去考SAT2。
那A level学生能否用学科成绩替换SAT2?原则上也可以,但更通常的做法是,现在国内很多A level学校,都会同时开出一些AP常规科目支持学生去考分。
这种以考分为目的的AP选修课,成绩可以用在AI换算中,也可以去大学对换学分,但不能计入GPA。只有美国大学理事会(CB)授权的AP学校,AP的成绩才能计入GPA。国内典型的AP学校比如北京王府学校、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等。
3、CRS
CRS全称为converted rank score,意思是将学生的GPA成绩按照全年级排名情况,换算成一个标准分,这一项的满分也是80分。
CRS怎么算?至少包含这两个问题:
第一:GPA怎么算?
第二:排名怎么排?
先看第一项。这里的GPA都是采用4分制。不同学校计算GPA通常有两种情况:
不加权;
加权。
不加权就是将学生所有科目分数相加求和,再算出平均分,计入GPA。但这就有一个问题:不同科目,课程难度是不一样的,课时也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
同一所学校里,小B选了课时少、难度低的课,选了5门;小C选了课时长,难度高的课程,选了3门。如果小B和小C都考了满分,那么相加的结果,就是小B的GPA会比小C高很多,因为他拿到的成绩多。
这看起来不太合理,但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内的国际学校,还是美高,还是有不加权计算GPA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策略上就要慎重选择挑战大的学科,多选易拿分、挑战低的课程。
那么加权的GPA算法,就是考虑到课程的难度,把课时数加到成绩计算中去,那么在这样的学校里,就可以适当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偏难学科;而同样是上面小B和小C的例子,小C的GPA立刻就会大放异彩,超越小B。
这只是GPA的算法,最复杂的是排名。
美国不同学校有不同体系的排名,有百分比排名,有等级式排名;最重要的是,不同学校规模不同,比如一个学生在全年级共有100名学生的学校排第10名,与另一个在全年级有500人的学校里排第10名,这是一样的学术水平吗?显然不是。
一个在100名学生中排名第10的孩子,在500人的年级名次可能会跌到20以外,这很正常,因为前10名中,哪怕一分,也拉开了更多排名差距。
所以,经常会有家长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在差不多的录取条件下,我到底要把孩子送进有一定规模的名校,还是送进比较小的学校——通常是私校。
这也是一个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在大池塘里做小鱼,还是在小池塘做大鱼”的命题。
一个小学校中的第10名,和一个大学校中的第20名,一般情况下,后者学术能力可能更强,但到了申请层面,还是绝对排名高,会更有优势。
Rank的纵栏是排名,Class Size是年级学生规模。还是拿一个考了第10名的孩子来说,根据学校规模不同,他可能拿到70左右的排名得分,但如果在一个500人学校跌到20名,他的排名得分就会跌到65分左右,这就差了5分左右。要拉平这5分,意味着学生要在前两项,也就是标化考试中要多考15分出来。
但这样拆开来看,是不是大家都去选小学校,不选大学校了?当然也不是。择校中,GPA排名是大家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指标,但除此之外,一所学校的学术资源、学习氛围才是最根本的考量范围。
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其优势通常是课程会比较完整,比如能比小型学校开出更多门AP课程,或者能在课程设计中包含支持SAT考试的课程,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更好规划学术;选择小型学校,家长需要尤为担心,孩子将来申请的方向,有没有一些指定提交的科目,学校实际上没有开设,出现这样的问题,临到申请,就非常糟糕了。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