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邀请了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任美国大学招生官的Tracy老师给家长们做了一场视角特别的留学规划讲座。
Tracy老师深度揭秘了美国名校各有特点的“择偶标准”,通过真实案例的经验教训剖析,让家长理解留学规划需要把关的重要要素和避坑指南。助力孩子实现梦校之旅。摘录讲座中部分要点如下:
◆ 1.先看硬件:
GPA、托福、SAT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
首先招生官每份申请阅读的时间大概是15到30分钟,这个是平均的,有的可能更低,加州系学校有的时候如果成绩不达标,就直接扔垃圾桶。正常来讲综合大学第一轮筛选的时候就是看GPA,比如在名校就读,如深中、深国交等,如果GPA是后20%,对不起,可能后面标化考得再高,文书再好,可能也没有看的机会了。这个是非常残酷的。
◆ 2.再看软件:
文书、活动、推荐信、面试、奖项、作品集。(品格、性格、潜力)
● 招生官在看完GPA和标化后,再看灰色地带。他在灰色地带中寻找什么?
● 在“数字”中寻找底线(即使有很亮眼的奖项,也要有一些基本的达标分数)
● 在“列表”中寻找类型(你的个性标签是不是学校正需要的类型?)
● 在“文书”中寻找个性。
美国大学最喜欢的就是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喜欢逆袭的故事,相信美国梦,相信自己努力可以创造奇迹,相信这个知识可以让世界更美好,在文书当中要尽量体现这样子的特点。
一个看上去“完美”的小孩,他不是美国大学最喜欢的,因为大学它的首要使命是让这个学校更好,而不是说只是挑一个万金油。
所以大部分学校在找的不是一个什么都有的一个人,而是什么都有的一群人。招生官希望他像建一个生态王国一样,在这个王国里面有马云,有朗朗,然后有姚明……这个学校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申请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个符号化的一个过程,他希望匹配,希望互补,希望让学校更好。
● 活动同质化太高(模联、支教、养老院)● 活动专注度不够● 文书模板化
● 不诚信
● 托福口语低
● 不了解我们学校
◆ 1.未来能给学校捐钱的
为什么?钱很重要,因为你捐了钱之后,学校就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包括各种各样的实验室都可以建得很好。然后有钱去请最牛的教授,最牛的教授来了,好学生就来了,生源好了,录取率慢慢就低了,然后学校排名就上去了,是一个良性循环。
◆ 2.未来能给学校带来名气的人
其实学校在找的就是潜力股,学校看中你是一个可塑之材,我们学校把最好的资源给到你,然后你后面就有可能拿个国际学术大奖,学校非常的光荣,学校获奖者多的话,江湖地位就高了。然后就更能够吸引生源好的学生,这又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他们其实是在找这样的人。大部分的中国的孩子,其实我们可能就是想往未来能让学校出名这个方向发展。
◆ 1.活动内容上:
要提前规划主线,主线可分为三条,一条是人设(即人的特质),第二是学术,第三是社会责任主线的意思是你要计划好你去参加的活动跟你主线的哪个环节相关?要先有一个蓝图,然后往里面去填空这样比较好。
◆ 2.活动的时间安排上:
最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在学期中把标化搞定,寒暑假空出来,去做各种各样的活动。
首先提醒家长一点,没有学分而且较水的大学暑期项目谨慎参加!不用迷信名校,其实纽大和西北大学都有非常好的夏校。不一定非得去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建议大家去读夏校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读微积分、CS,因为这样的课你在国内就能有很好的老师把你教得很好,去的话一定要去学只有这个学校有而其他地方没有的课,比如说我们之前有学生去斯坦福读“比较腐败”,看一下不同国家腐败有什么不同,这种你肯定就只能在这个学校读,哈佛耶鲁都没有,这个是好的项目。
1. 有特点 (有自己的人设标签)
2.有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
3.表达出来的学术热情是不是持续长久
这场讲座被许多家长评价为:“听过许多场留学相关讲座,这场讲座是视角最特别、最新鲜、最有收获的一场讲座”,不少第一次参加讲座的家长对相见恨晚。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