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学招生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大学招生官绝不会告诉你的十件事”,尽管网站是面对美国读者,但是认真解读后会发现,其实对国内准留学和家长亦会有帮助。
“在我们眼里,成绩单上的 A 因校而异,有着不同的分量”
据美国高校招生咨询机构(NACAC)介绍,一般来说,一个申请者的高中平均成绩(GPA)在整个大学录取中占到 75%,就是说起到极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同样的好成绩都会得到一样的对待。
所以,在招生官判断一个学生的 GPA 含金量时,往往会把学校的因素放在里面,声誉好、排名高、知根知底的学校出来的学生会更受青睐,而普通甚至差一点的学校的好学生的成绩就有被低估的可能。
“我们开始重新评价SAT”
SAT 和 ACT考试成绩一直在美国的大学录取中被看作是证明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但在现在,2800所四年制大学中约有 800所,把 SAT/ACT 成绩作为申请大学材料中的可选项。
当然,对于申请排名靠前的大学的学生,SAT 和 ACT成绩依然是证明自己水准的重要一部分,没人敢掉以轻心,甚至顶尖大学会对 SAT 2 的成绩评判。
与此同时,许多美国大学对于 AP 考试十分青睐,另外,全球已有57个国家近 5000所大学承认 AP 学分,并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所以,申请美国大学时,有良好成绩的AP课会给你加分。
“班级排名没那么重要了”
美国的高中班级排名其实相当于与国内的年级排名。对排名重视的大多是大型的学校,特别是州立大学。因为招生数量庞大,所以无法对申请者进行“全面”了解,于是排名就成了一个重要指标。
而对于那些小型的,竞争更激烈的私立大学,他们认为课外活动、面试、Essay、推荐信显然比“排名”来的更丰富。
“我们不信任你的 Essay”
如今,许多大学对学生申请 essay 愈发看重,期望依靠它能对申请人有全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找人指导,或者请父母过度参与进来,在大学看来,肯定不希望是这样。
因此,有些学校为了分辨申请 Essay 是不是出自学生之手,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已经被老师打过分数的写作作业,以证明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所以,确保你的申请论文反映的是真实的你。
“与你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
有时候出于对 GPA 成绩的质疑,或者是对某个 GPA 评价体系不了解,就会有一些招生人员更看重高中老师对申请人的推荐。
所以,申请人在高中期间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能作为你的推荐人——老师,真正了解你的闪光点,为你说“好话”,有的放矢,这样自然也能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只是听起来很挑剔,实际上希望更多学生申请”
录取率低的好处是可以让大学看上去很“杰出、优秀、精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在排行榜中的位置。所以不少大学总是想办法降低录取率。
美国各个大学每年招生的数量相对稳定,降低录取率的唯一办法是增加申请人的数量。你会发现很多名牌私立大学在每年大学申请季前,会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报名申请。
所以,对于申请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要理性面对大学的攻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和自己有希望被录取的大学,不要去给太多的大学充当录取率中的分母,毕竟申请一所大学的费用不菲,每一所报名费加上提交标准考试成绩的费用,差不多要一百美元或是更多。
“外在因素也可以决定你是否被录取”
在美国,大学对亚裔申请人的要求比对其他族裔,特别是其他少数族裔更严苛,因为很多大学要平衡各族裔学生的比重,这样成绩优秀但在总人口中比例低的亚裔常常成了”牺牲品“。
据美国某高校咨询机构介绍,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大学把申请人的种族作为录取时的一个考虑因素。
还有一个招生中的众所周知的“秘密“,就是校友和巨额捐助人的孩子会受到优先考虑,特别是在一些私立大学。所以,上美国大学有时也得“拼爹“
“我们更愿意录取那些付全额学费的学生“
美国大学理事会的资料显示,大部分美国大学国际学生占到新生总数 10%左右。大学如此青睐外国学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足以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尤其是一些公立大学。
所以,作为外国学生,申请时表明家庭有能力支付全额学费,不需要经济资助,这样会增加录取的把握。
“与申请人需要大学相比,大学更需要申请人”
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增长放缓,这就意味着大学的申请人不再增多。可事实上,很多大学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找申请人来填满他们的一年级课堂。
近几年因为招生不够而宣布关闭的学校不在少数。所以,如果一个申请人拿到两个或多所大学的录取,你完全可以货比三家。
“收到录取通知并不意味着你真能进入大学的门”
美国的大学一般在 3-4月发录取通知,可是并不是所有拿到通知书的学生都会在秋季进入大学。最普遍的原因包括,毕业学年期末成绩不佳;在高中犯下严重过错,如触犯校规,吸毒酗酒等等;在大学申请材料中伪造个人信息。
今年,佛州帕克兰枪案"明星"幸存者 Kashuv 就因种族主义言论而被哈佛取消入学资格。所以,网络时代还需管住自己的嘴,“谨言慎行”很重要。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