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
“而中国学生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这句话是华裔耶鲁教授陈志武在接收采访时,所袒露的心声。他一边说着一边感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
而这种思辨能力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理解美国教育的一些精髓,同样就无法真正掌握美国申请的理念,原因在于国内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可是,很多家长会认为这又和申请有什么关系呢?或者说就算孩子没有批判性思维难道就申请不到好学校了吗?
事实证明,那些进入Top20名校的学生跟一些“普通”的孩子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批判性思维。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批判性思维从根本上决定了,孩子申请能否取得良好的结果。
比如孩子在参与活动时,那些灵感的瞬间,这正是思维的爆发点,通过活动的结果来展示的是自己的成就,而通过活动的过程所展示的则是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而没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做活动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
比如在SAT中批判性阅读恰恰是大量中国学生分数最低、以及感到难度最大的考试部分;
比如一篇成功的申请文书,需要孩子能够通过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而产生出对社会历史,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思考与独到见解,并形成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这都是非常典型的展示自我批判性思维的例子。
接下来Eddy学长将从课外活动、SAT、文书三个方面来为大家说明批判性思维对申请的重要性。
1.课外活动
美国顶尖大学,尤其是Top20,除了看学生的成绩,还十分看重学生的活动经历和表现。在美国大学申请系统中,往往有设定关于“课外活动”的题目,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课外活动状态,并通过学生课外活动的自述,全面了解申请者的各项素质。
而越是竞争激烈的著名院校,就越是会全面考量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考察申请者课堂以外的活动。
在选择课外活动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课外活动都要做什么?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很多孩子没有认真想,于是就随大流做了些没有什么特色的课外活动,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其实是白白浪费了时间。
在美国名校招生官眼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孩子,才能将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深入程度做得更好,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和规划。
比如,孩子会自己提前申请参加夏校,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探索感兴趣的学科,提前对大学课程有系统的了解。
这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不错过每一个名校申请的好机会。
2.SAT
SAT改革经过3年的时间已经逐渐转变成一种evidence-based(基于论据事实的阅读写作)考试,体现的是对阅读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考量。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是为了让SAT考试更符合CCSS全美教改的标准,而发起考试改革的人则是按照CCSS方向来的,它核心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所以SAT考试充斥着各种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察。比如说,根据细节内容,学生从中找到明确直接支持作者观点的证据,以及一些参考性的可以推断出来作者意图的细节。
除此之外,在议论性的文章中,SAT要求学生应该具备描述和评估文章中所出现的作者的观点,判断这些观点是否是有说服力的,原因是否是合理有效,写作考试也从单纯给一个主题随意发挥转变成了根据长篇阅读写分析议论文章为主旨的写作。
这些内容,都是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所以在申请准备中,孩子千万不要一味地刷题,而是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从本质上来思考问题。
3.文书
不光是SAT考试,大学申请文书考量的也是批判性思维,尤其是批判性写作的能力。看学生能不能清晰的组织语言,突出自己的特点,给出让学校招生官眼前一亮的观点以及有理有据的论证手段。
文书看似没有像标化考试那样直接考察写作,但它确实孩子写作能力的最佳体现,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文书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大有一纸文书定胜负的趋势。
而对美国大学来说,他们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视,并且也是你向招生官最能直接展示你个人特质的方式。
如果孩子缺乏批判性写作的能力,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表述,why school的部分恨不得就是抄官网简介,又如何去面对文书,这道在申请中至关重要的关卡呢?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这个根本的核心能力,不仅会决定孩子格局和视野,而且也决定了孩子达到的高度。
其实,不光在申请中,将来孩子进入大学后,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