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度最高的还是美高学生,而且近几年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其次是国际高中和公立高中国际部,最后是普高。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普遍对美高和国际高中课程难度、成绩真实性和推荐信含金量的认可。
我们都知道很多普高甚至一些公立高中国际部的成绩都是可以修改或者直接拿掉低分,这个情况大学都是了解的。
另外,每个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定义也不一样,有一些大学会以学校背景区分本土和国际学生,那么美高学生就会和本土学生放在一起考量了。
而如果你是美籍但在国内高中学习,那也仍和陆高学生一起考量。这样比较的话美高学生在标化和活动背景上就更占优势。
还有些大学是以国籍来区分,只要是中国籍就在一个池子里,那么美高学生以学校背景和成绩占得优势。
不论怎么划分学生背景,在标化和活动相似的情况下,美高生的录取会更好一点。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在语言提升方面,普高学生面临的挑战就很大。
没有长期英文教学的沉浸,其语言功底相较于国际校学生和美高生就弱一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提高,以证明自己可以胜任美国大学的全英文授课环境和课程难度。
其次,很多学生会在学校允许情况下脱产学习,专心准备托福、SAT和SAT II的考试,这就让本身活动资源就很少的普高生更加无暇顾及背景提升。
普高生常见的活动都是学校内的学生会、各类社团或学术活动,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因为选择脱产,这些活动机会就越来越少。
即便有一些资源的家庭,往往也因不知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去利用资源,参加的活动和学生的背景不匹配,最后在申请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再者,还有一部分普高学生为了弥补课程和学术能力方面的不足,还会自己准备AP考试或者是申请夏校。
虽然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这个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一定要在标化和活动之外,还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
否则本身语言能力还没到那个高度,夏校又选了比较难的课程,既拿不到理想的成绩无法提交,又浪费了时间,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以上种种,对于普高生来讲都是挑战,而且我想强调一下,在没有太多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把精力用到彰显自己的优势上,去塑造自己的特色。
我认为大学考察的能力主要分为学术能力、沟通能力和生活能力。
我们进入大学的主业是学习,大学希望保证四年/六年毕业率,学生有能力胜任课程的难度,给大学课堂带来多元的背景、观点和思考角度。
同时,前面也讲到大学希望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回馈社会,领导社会发展,在申请阶段期望可以看得到学生这方面的潜力。
他能够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放眼社会乃至世界上复杂的问题,挑战自我去尽自己所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要达到这样的深度,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过程中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我们遇到问题一定不要退缩,也要允许自己犯错。
这样才能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提升的地方,沟通自己的需求和困难,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我成长。
就像我前面说的,能够在早申请顺利拿到ED校录取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和导师一起做过学校调研之后,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所学校更能提供我们所看重的资源和能够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有了充分的准备,申请季才能够更加从容,在申请材料中充分凸显与ED校特质的匹配度。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合理冲高,大幅提高梦校录取几率的机会只有一次,放平心态,找到专业的导师评估给出建议,如果有意见不同的地方,及时沟通。
早申请除了冲高也一定要EA几所匹配和保底的学校,这样万一ED没有直接录取,我们有了录取的学校,心态会很不一样,可以用更平常心的状态继续ED II的选择和常规申请的进行。
从多年的申请经验中,我会总结出:
有些学校可能更喜欢成长背景比较多元的学生。不光录取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学生,也会考虑二线城市背景的学生。
有些学校可能没有明显的school pool,更倾向于录取这些学生。
有些学校更多录取“高分学霸学术活动强”这一类的学生。
有些可能对标化又没有那么看重,喜欢活动多元、有艺术方面的爱好和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学生......
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重视面试的学校,如果学生专业兴趣不明显我们要根据他的情况推荐哪些学校。
学生已经深度钻研进某一学科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又该推荐哪些学校。
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学校也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导师在充分了解了学生这三方面的情况之后,结合很多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美国教育的自由度和包容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探索。
大多数学生在申请的节点对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规划还不是特别清楚,即便有了大致的方向,学生各方面也还没有定型。
很多学生到了大二大三又产生了新的专业兴趣,这都是有可能也是正常的。
而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大学选择了专业就比较难改变,而且大一就直接钻进专业的学习中去,没有机会探索其他感兴趣的知识,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容易产生遗憾的。
其次,赴美留学所接触到的同学老师的专业和个人素养很高,这些都将是孩子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良师益友,良性的竞争环境也会让孩子在适当的压力环境下不断进步。
最后对留学家庭的意义就是能够让孩子更快的成长,学校也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学术和心理上的支持。
我有个录取达特茅斯的学生,一直跟在家长身边,妈妈就很担心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入学抵达学校的当天,妈妈因为没有收到孩子报平安的信息就非常紧张。
让老师帮忙联系学校确认是否已经抵达学校,结果发现学生放下行李就去参加达特茅斯新生入读的特殊活动进山徒步野营了。
学生在留学中成长会非常的快,这里我也想提醒各位家长,要做好放手让孩子去飞的准备,不必太多焦虑操心。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