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布朗大学坐落在新英格兰小城普罗维登斯,这里既有城市的便利,又有乡下的恬静。布朗整体上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她的建筑我说不出是哪种风格,但看着它们只让人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日常在这些古朴而有格调的建筑里穿梭,时而停下、阅读,实在是值得怀念的日子。但布朗也有丑的建筑,甚至丑得出了名。布朗的Sciences Library被称为是整个普罗维登斯最丑的一栋楼,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在里面度过了最舒适、最畅快的学习时光。
夏天的布朗是一个独特的地方,不仅因为所有的树木植被都发了绿叶,更是因为在炎炎夏日里布朗的宿舍没有空调。这或许就是这所全美最古老之一的校园的另一面吧。
布朗的夏校办得特别大,各个项目加起来超过了五千人,所以在这座不大的校园里我每天来来往往见到的主要还是高中生。说实话,这些高中生的质量良莠不齐,能在同学、室友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并不容易。
但由于我上的是学分课,我有幸接触到了一些布朗大学的本科生。在和他们一起上课、讨论中,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成熟感。虽然我身边的许多高中生都就读于美国顶尖的中学,未来很可能成为真正的布朗学生,但本科生身上的这种成熟感在高中生身上是很难找到的。
原来,大学确实可以塑造一个人。我也想被这样塑造。我上了一门历史课和一门写作课,总体上工作量还是不小的。平均下来每天大概有20-40页的阅读,还有一些写作任务。我写了好几篇上千字的论文,这是我在高中很难有机会去做的。和许多顶尖大学一样,布朗的许多教室都很小,我的两门课分别只有10个和14个学生。
讨论是课堂上的重要环节,历史课上每天每个人都会有固定的发言的机会,通常是谈一谈自己对一些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虽然我已经有过许多英文辩论的经验,但和母语者一起讨论学术依然让我倍感压力,每次发言还是不可避免地紧张。但渐渐习惯了这种强调互动的课堂模式之后,我的发言也越来越好了。
@斯坦福大学在大学的校园里,各类设施相当得丰富,对于喜爱运动的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恰恰同时所面对的学业压力也上了一个台阶,对于自主性的要求较高。开始时,我会发现运动的时间影响到了我学习的精力,这也迫使我制定一个粗略的时间表。
当我渐渐适应紧张的日常后,运动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总体来说,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学习和运动)两者并行能够显著得提升我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耶鲁大学在来耶鲁参加夏校之前,我一直对耶鲁这种专注于文科的院校抱有一些特定的刻板印象,但到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能来参加这次夏校的同学们都是在各自学校及领域中佼佼者,也非都是文绉绉的书生一流。能与这些优秀的同龄人交流并且一起做同一个项目是真的非常痛快的体验。
在耶鲁的课程主要是基于四至七人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由一位导师带领,然后在之前选择的科目内展开深入。导师并不是教师,而是自愿在耶鲁及其他优秀院校就读的硕士和博士生。每天也有一堂由教授主导的讲座和之后的分组讨论环节,但我觉得在这次夏校里令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分组的capstone project。
所有YYGS(耶鲁全球青年学者项目)的学生被分成不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小组里面又分成更细的小组来设计并制作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项目。这个从头开始头脑风暴设计直到最后出成品,真的是一个及其令人满足的体验。
与同一组的同学们工作也是让人收获满满。除了学习性质的项目,YYGS也提供了相当丰富这课外活动,如family time、film screening和最后结束前的party,也充分的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若是要让我列出一个这次体验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觉得应该是社交。YYGS里你可以认识很多值得长期交流的人才,如果要选择参加这个夏校,务必珍惜这种体验。
@芝加哥大学这次的夏校经历的主要收获是部分的体验了大学课堂的感觉。(我询问过教授关于是否因为是夏校所以降低了课程难度,教授说没有)。
总体来讲,不同课程的生存难易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夏校,我意识到我们常常轻视的预习其实非常重要。在大学课堂里,一节lecture所cover到的内容会比高中的一节课多非常多,大概在书本上有时候是一百页左右的内容,所以如果没有任何准备直接去听很容易听不懂。
芝加哥大学的很多课堂是discussion-based的课堂,所以教授不会完全一路讲下去。很多时候都是抛出来一个问题,然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因此这样的时候能够参与进去就尤其重要。
生活上,大学里的gym设施还是蛮齐全的。食堂的饭菜也没有那么难吃,甚至很多时候还是有点惊喜。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晚上一个人出campus去外面玩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尤其不能帽子一戴耳机一挂就完全不在意周围的情况了。
在芝加哥夏校的一大感受就是经常收到Security Alert的邮件——今天谁又在campus附近被抢劫了,明天谁的东西又被偷了。我个人强烈建议,就算白天出门也要结伴!!!
@哥伦比亚大学因为哥大文科课程对英语要求真的很高,所以夏校生活刚开始时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但这也让我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是要一直打磨,不能荒废的重要技能。在哥大的学习紧张且充实,如果遇到语速快的教授,三个小时的讲座听下来,不仅是高中生,就连许多哥大学生也会觉得没时间做笔记。
另外,如果预习阅读没有完成,上课就基本等于听天书;如果不够敢于发言,还会在讨论课上捉襟见肘。5页10页的论文更是家常便饭。所以,这里的所有人都很努力。图书馆晚上十一点关门后,大批同学就回宿舍继续挑灯夜战。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已经凌晨四点,我去寝室休息室接水时,休息室里还坐满了看书的同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个暑假我在UCLA收获了很多。校园差大而且很漂亮。有各式各样的建筑还有茂密的花草树木。不光是光鲜的外表,这里的每幢大楼都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作为一个热爱体育的男生,我最开心的莫过于应有尽有运动设施了。
更令我激动的是我还目睹了拜仁慕尼黑足球队训练。在这里的生活总体十分顺利。这里的学生,工作人员都很友善,餐厅也很不错,还交到了几个朋友。课余时间,我参观了些景点,博物馆,打了打篮球,了解了UCLA这所富有魅力的大学,也可以称得上丰富多彩。当然对于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UCLA的教授水平很高,虽然课程有一定难度,但有老师的帮助和在光剑学到的基础,我还是拿到了合格的成绩,并拿到了推荐信。总之,这次夏校的经历让我了解了美国文化,学到了知识,交到了朋友,对将来升学产生了帮助,非常有意义。最后,我还要感谢升导Leeya 老师,班主任Cherry老师,Sachini老师和我妈帮我拿到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纽约大学这次去纽约大学夏校的经历让我感受了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活和教学氛围以及纽约自由的气息。首先,大学的工作量和高中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老师布置一个星期读三十页的文章,所有同学都能抱怨一节课。然而,在纽约大学,一天读个一百页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在大学你有权利选择不读,但结果就是做quiz的时候毫无头绪,像在高中一样考完和教授抱怨布置的文章太难、太多、自己没有时间,然而教授不会做任何让步,因为在大学所有学生都要学会承担责任。虽然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但是纽约大学的多样性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别的大学没有的 。
nyu的学生周五都是没课,所以他们每周都有三天的假期。同时,学校会提供不同的活动:yankee棒球比赛,broadway show等等。同时,纽约大学注重学生的人权和自由。比如,纽约大学的楼都会配备三种厕所:male,female,all gender。
而且女生可以去男厕所只要她认定自己的性别是男生,同理男生也是。在教学楼里,有时你也可以看到穿奇装异服的学生,坐在课桌上上课的学生,这些行为在纽约大学都是被允许的,所以人们常常都会把纽大比作纽约的缩影,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第一大都市。
@乔治城大学我在乔治敦大学的夏校生活和学习虽说算不上多么记忆深刻,但是多少让我提前感受到了美国大学的氛围,也结交到了很多有趣的朋友。我此次参加的夏校是带学分的,历时一个月左右。
我选了Fundamental of Finance和Macroeconomics两门课。因为要把一个学期内的所有知识在一个月内教完考完,所以是非常紧张的。我每周从周一到周四有课,每天两门课各两小时。虽说看起来在上课的时间不多,但是由于教授授课的进度很快,每天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来preview和review的,能够出去玩的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先讲讲Finance课,这节课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例大概是对半开的。第一节课,教授就告诉我们每天要花至少多于上课的时间来看书做题,因为她上课的很多时间会着重于讲真实的案例,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基础的理论上。
抛开课本上固定的知识以外,教授会花很多时间在讨论当前市场上的经济问题和很多公司的财政问题,让所学到的更加贴近生活。就比如说最近大热的Lululemon和经营不善的Under Armor的结构差别;她其中也谈论到过NBA球员的合同问题,比如杜兰特在篮网队的新合同;又或者公司股价的波动,例如锡安的受伤让耐克股价暴跌,这些都是她经常用到的案例。
Macroeconomics课不同于Finance课,这门课大部分都是乔治城的本科学生,坐在你旁边可能就是橄榄球队的运动员或者是大二大三的学生,我认识的高中生就只有一个从佛罗里达来的古巴裔哥们。
在上课的后期,压力可能会有些大,包括对陌生内容的不熟悉和语言上的劣势,但我依然特别喜欢这节课的一点就是这门课的作业并不是每天都有,而是大约一至两周一次的group work,每个人可以分担一部分的作业,然后再互相帮助做出最后的结果,也帮助大家互相熟悉,增进感情。
五周的时间,从头开始体验美国式的生活,适应大学里的授课和生活方式,努力尝试去融入一个全新的社交环境,在一个一个挑战中寻找自己内心的平衡,直到在新的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位置,这就是我感受到的,使我的受益良多的夏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我参加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期六周的夏校,我选的两个课分别是Academic Research for Multilingual Students和Technology vs. Psychology: The Internet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Virtual Self.前一个research课是专门针对multilingual students开放的,教授会指导大家如何为写paper找资料,如何有效的利用大学的资源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而第二门心理课是把平时一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到了六周之中,所以学习会十分紧张。每周的阅读量也比较大,差不多一周200页左右的阅读资料。伯克利有3座主图书馆、24座分科图书馆及11座附属图书馆是北美地区第五大的大学图书馆,学习的氛围比较浓。
尤其是临近期末,图书馆里面人会增加很多,连平时人很多的健身房在期末也会变得冷清,图书馆学习的房间甚至要提前一天预定。@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U的校园建筑是比较古典的,整个校园风格非常统一并且非常非常非常的美。
我在夏校里学习了人类学和心理学。这两门课的课堂都比较小,氛围都很不错。在人类学课上,阅读与讨论非常重要,这也是对我的一个挑战。
基础心理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所以老师的上课速度也很快。对于这样的课,课后的复习特别重要。在夏校期间,WashU 提供了许多有关申请和学习方法相关的讲座,都非常的有帮助。
总体来说,在夏校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南加州大学回顾这一个多月的夏校,我庆幸自己是如此顺利的适应下来。每周六节课加双休看似轻松,但紧锣密鼓的拍摄计划充实着我的身心的同时也挑战着我的体力极限,从第二周可以选用基础灯光器材开始,常常每天拖着比人重的器材在片场奔波,深夜倒床就睡第二天照常早起上课。
小班化的教学和每个人的项目都需要帮手让我能够与同学们深交,尤其是终于见到了这么多拥有同样的兴趣和热情的“同好”。在课上和片场的交流中,在对拍摄压力的吐槽里,英语沟通造成的摩擦很快就被消去了。
在每一个阶段的project结束后的庆祝和party和与室友的狂欢完完全全平衡了辛苦的日程,劳累程度是正负相抵,快乐是相加的。
课程大致分导演和摄像两门,两位老师教学风格迥异,一位严肃幽默,一位和蔼亲切,但对专业知识的传递却是一样的引人入胜而高效,同样的,助教们也友好且善于帮助。
摄像课多实践,导演课多讲座,从摄像原理、历史和技巧讲到实验性电影和就职前景,所有的理论知识多在第二天或者周末的拍摄中就可以实践。
USC电影学院丰富且专业的资源也让我学习的体验更加专业和有趣而不是简单的夏令营。同学的分享虽各有侧重,但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成长。愿夏校的体会能够帮他们明确未来的申请之路,照亮他们未来的方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