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对于办中学,大多数人都认为“比小学更不容易”。因为显而易见,中学面对“出口”(中考、高考和大学)越来越近,对知识掌握和迁移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都说教育的过程远大于结果,但到中学,如何“验证”教育是否成功,又是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都会面临的核心问题。的确如此。教育是在培养人,所以教育关乎我们世界的未来。这个教育终点不是高考、也不是大学,而是社会,是学生们如何在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与个人和解,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今天这篇文章,是最近一期ETUx论坛上的精华整理。论坛特别邀请来自教育不同层面的践行者、观察者、政策制定者,以及资深人才咨询顾问来和大家聊聊,到底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在与未来的差距在哪里,以及通向理想未来的教育路径又是什么?
1、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钱小军:苏世民书院的使命是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领导者,我们希望招收的学生不光是在乎自己,也是关注社会、放眼世界的那群人。因此,我们在招生的时候特别关注学生未来的志向,以及学生在成长经历中为这个志向做了什么努力和准备,是否做到知行合一。
清华大学学生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全球背景之下的,我们需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分析和解决问题。
未来需要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清华大学在2016年发布了全球战略,第一项就是全球胜任力。在我们的概念模型中,全球胜任力应包括以下六个素养:
➤第一个素养是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希望每个学生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差异,关注环境、安全、健康等全球议题,理解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素养是语言,希望学生们掌握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能够用母语和至少一种外语与国际同行深入探讨专业话题,并通过语言欣赏不同的文化内涵;
➤第三个素养是开放与尊重,这需要青年具备跨文化同理心,能够尊重文化差异,坦然面对不确定性,适时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第四个素养是沟通与协作,需要青年在跨文化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善于化解冲突和矛盾;
➤第五个素养是自觉与自信,能认识自己文化根源和价值观,得体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不断自我审视来提升自我;
➤第六个素养是道德与责任,需要青年能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伦理,勇于承担责任,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其中,第五和第六项是更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素养要求。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胜:当每一个明天变成今天的时候,自我认知、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未来怎样,这些能力都是教育者应该让孩子准备好的素养。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2009-2011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社会变化很快,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很快,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难预测。《人类简史》的作者预测,今天人类社会认为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可能五年、十年后就不复存在了。我认为只有永葆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才会挑战自己、去终身学习,从而应对未知的未来。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帆:从艺术的角度讲,未来不再需要“艺术家”,或者说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我们需要的是可以通过艺术来去认知自我,表达自我的人。
过晓艳:我们公司是全球顶尖的高管领导力咨询公司,专业是为企业寻找和培养优秀高管人才。我们在评价人才的时候,会看他过去做过什么,现在的能力如何,包括他的执行力、战略导向、团队凝聚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文化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判断人才未来的潜力。事实上,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未来,和评估一个40多岁的企业领导者,都是一样的需要看潜力。潜力的核心包括四个维度:求知欲、洞察力、感召力和意志力。其中的求知欲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外的好奇心,就是追求新话题新领域的意愿度;另一个同等重要的是对内看自己,也就是对自我的认知和寻求他人反馈,这两者合在一起我们定义为求知欲,它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潜力的基础。
我观察到很多成功的高管,他们有的出身“蓝血”,有出色的背景;也有的出身草根非常普通,但他们成功背后的共性,就是不断地寻找方向了解自己是谁,每一步都认真地走,即便走了弯路,也能调整自己的方向。在这个已然充满了很多种跨界可能的当下以及不可预测的未来,定义未来的好人才不仅仅在于他过往的经验和当下的能力,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也不在于他是否上了北大清华或世界名校,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能够具备不断求知,发挥自我的作用,在繁杂碎片信息中梳理脉络,联动身边的资源,去推动做成一件事的素质与潜力。
2、目前我们和未来人才培养的差距在哪里?
钱小军:人永远是多样的,每一个孩子擅长的不一样。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要把人装在一个模子里培养,如果孩子不适应,就让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
廖莹:差距在于教育者本身。在自己尊重和敬仰的人们发生改变时,青年人才会改变,这才是一个能让青年人改变自己核心理念的环境。例如,当我们说为什么学生没有好奇心,我们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好奇心的教育者呢?这是在座的每一个参与教育的老师,家长,企业家,都可以努力做到的。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和提升教育者本身。
周文胜: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两个关键问题,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但如果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会是一句空话。对中学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写在墙上和发生在课堂里是不一样的,往往被现实的选人标准所左右。相比于大学的放眼世界与未来,其实中学的目力多止于大学的门口。假如清华的招生就是在校门口安装一个人脸识别系统,那中学的教育大概就会演化成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长成能够被识别的样子。事实上,我们也常会听到大学的抱怨,中学培养的学生除了能考个高分,其他真看不出还会啥。问题是,如果考不了高分,我连让你看的机会都没有,会啥又有啥用呢。
王宏伟:我在耶鲁的时候就思考,中美大学生相比,美国的大学生更加单纯,很多孩子来自于很小的高中,上大学的时候才第一次离开家乡。而中国大城市的孩子,可能还没到初中,就把世界各地走了个遍,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现实的东西,更加复杂功利。现如今,我们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投入也越来越多,今天的孩子却不似过去单纯。他们上大学的目的不够单纯,家长把各种好大学、好工作等期望强加给孩子,加上高考指挥棒,中学老师们只能按照这个方向去培养孩子,加上课外机构加重焦虑,孩子们面临着竞争激烈、机会单一的社会。
李帆:从我所任教的中央美院说起,央美一直是经验教学,就是将教师的经验、对艺术的感受直接教给学生。美术培训也是一个机械、庞大的产业,艺术生甚至不用学习调色,不用发挥任何的创造力。家长对于学习艺术这件事情也比较功利,从小投重金去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兴趣,甚至强迫孩子,等到孩子们真正感兴趣了,到中学阶段,却要因为应付考试而舍弃自己艺术爱好,或是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让孩子抢跑、超跑;整个社会在不断制造焦虑,让可怜的孩子买单,这一切怎么能让孩子们认识自我,承担起自我的概念?
冯帅:面对儿童,我们需要认识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要知道每个孩子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木头有木头的未来、石头有石头的未来,我们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照着一个方向或者标准去塑造他们。让孩子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去成长、学习、进步,他们就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幸福,收获自己的成功。
3、培养未来人才的路径是什么?
钱小军:家长们要带头放松心态,不要太焦虑,才会培养出放松的孩子。未来的孩子应该是乐观、自信、好学、关心别人的人,不要总看自己,也不要总和别人比。当我们学会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放掉小我,能够更放得开。
廖莹: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素养全息渗透到育人过程中,成为育人目标。这需要通过教师、职工、学生这三个群体,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中体现。例如,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进行试点。我们会开设跨文化沟通等七个系列的素养工作坊,同时提供咨询定制辅导、学生的线上自我评测和学习等。通过设立不同的情境训练,鼓励学生在校园丰富资源中不断深化收获,主动提升自己素养。
周文胜:教育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怎么培养和怎么选人要协调一致。事实上,教育的改变一直在发生,只是相比大家的期待还有距离。学校有很多无奈,但家长不想等待,家长觉醒了,自己找出路。其实学生早就觉醒了,不过我们不认为那是觉醒,我们把它称为厌学、称为逆反、称为不务正业。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寻找和支持创新教育。当大家都成为教育变革的推动者,教育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王宏伟:早在十年前,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就进行了改革,采用申请审核制的考核制度录取博士研究生,没有硕士、学士学位,跨专业的各种人才都可以申请。我们希望创造机会挑选出多种形态的人,这个过程是费力而值得的,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企业和政府机构等用这样的方式选拔人才,就会逐渐对教育生态产生影响。我一直在帮助学生做自己。学院招生录取有高考指挥棒,但我们会把高中教生物学的老师、生物学术活动教练等请来,给他们培训,宣讲大学希望招收的人才和高中需要掌握的相应的知识结构。我们并非将分数和学术活动作为唯一的招生标准,而是综合考察学生的背景和能力。这样的做法已经开始产生影响了。我们的这些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培训和宣讲很有作用,可以自上而下对高中、初中甚至小学产生影响。
写在后面
随着全球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大家都在谈论未来,未来教育也再次成为一个新的“风口“,各种STEAM教育,基于VR以及5G的未来教室也呼之欲出。但正如论坛嘉宾们分享的,当我们回归到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的时候,其实发现,教育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培养人”,培养在人工智能时代不会被取代的人最重要的那些特质和核心能力,包括对自己深刻的自我认知,强大的好奇心与内驱力,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终身学习能力、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以及善于与别人沟通协作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世界问题,参与社会议题,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能力。这或许是最朴素的,但也是最面向未来的教育。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