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立私立同担心:中文学不好怎么办?
最近,我听到了不少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儿女中文学习的讨论。他们既期待儿女快乐成长、获得与国际接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又担忧孩子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不深厚。
同样,无独有偶,公立学校里的学生家长也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各种忧心,大家可谓“殊途同归”。这个庞大的家长群体时刻都在思考着:到底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更好?
在这里,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尝试以两篇文章,来分析孩子们的现状、存有问题的原因、以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里的第一篇文章,先以国际教育体系中的孩子为重心,来思考“传统国学教育(国际学校里俗称中文课)”在国际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以期待大家斧正。
总体上来说,既然选定了国际化的教学体系,那么外语教学、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进入到具体学习语境中,是必然的。作为中文课的学习很有可能就退让成为“一门语言工具的学习”而非文化性学习浸染。这种退让,是极有可能让我们的母语汉语,成为一种被部分牺牲的对象。
但如果,我们对国际教育体系强调“大中文”概念,这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找准定位很重要。在此,我个人提议一种概念:“相得益彰”而非争夺,“兼容并包”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事实证明,中西文化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它们天然共存、彼此适应,如能引导孩子兼容并包、融汇贯通,未来达成星辰大海、旷达辽远的幸福人生,则不是一场梦。这里面,需要父母的智慧、老师的用心。
2,对比与竞争
有人认为,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比国内公立学校的教育体系先进。这点我不否认,但也有保留意见。评判任何一样事物,都必须有支点、有标准。在于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而言,它的优化之处,在于更能从“人本位”出发。
尊重人的个性和天性,给予其充分发展的空间,评价体系比较丰富全面。换而言之,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这种体系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发展。
又由于和国际教育接轨,国际学校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国外的教育,从而能够快速走上留学、国际化人才的发展之路。
但国际化人才,不一定是最适合中国本土国情的人才。这是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时至今日,不少世界名校的毕业生回国发展依然会遇到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其实很正常。
我国至今的定位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优质资源相对贫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社会现状造成了社会用工量大,但对口的优质劳动力匮乏。
怎么办?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从来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而生的。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策略会像接到生产订单一样,批量生产出侧重于“技能化”和“规模化”的用工群体。
放眼看,遍地开花的社会补习机构、应试备考机构,就是一个倒影。但凡是这种教育训练下成长的孩子,基础技术能力强、纪律服从性也相对高,对各种本土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高。换句话说:为了考试拿证,吃苦耐劳。一出社会,早就操演成行的他们各种适应。
同时,我反对说,应试教育下成长的孩子特别呆板、不如国际教育的孩子灵活这种说法。这太片面和武断了。实际上,放到人类更为漫长的一生来看,能够挨过高强度应试教育锻造的孩子,他们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坚韧的意志有时比智商更有力量。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一些应试教育的孩子,一旦放飞也可能是国际竞争中的佼佼者。他们一生都具备强大的目标性学习能力和能人所不能的吃苦耐劳的能量。
而国际教育的孩子回过头来适应国内的环境,也是需要时间和各种介入社会的契机的,这都是成本。两者对比,我们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两个体系里的孩子各有各的优秀。
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你希望孩子未来在哪一种社会中继续他们的人生?你们今天的选择,对他们的未来可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3,中文教育的应有价值
不过,很多头脑清晰的家长其实都知道,无论选择国内国外哪一条路,学好中文总不会错。如果可以把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这两种教学体系的优秀之处相结合,孩子将具备有更灵活的适应能力。
假设孩子走到了国际舞台上,当外语变成大众化语言工具时,自己还擅长中文,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能力强,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优势。这毕竟是有着14亿人口市场做背景的文化软实力,异常强大的背书。
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其内心才是真正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否则,他日去国万里,走到哪里人的精神状态都处于漂泊当中,也是不妙的。文化归属感,首先来源于人对母语的熟练使用程度,思维属性多定型在此。
从这两方面来看,中文学习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人生意义。既然值得,就需要我们百分百的付出和投入时间和精力了。因为,学中文和其他外语都一样,有年龄优势。过了语言黄金期,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习难度难免会增大。
而在我看来,有些才艺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可以分为轻重缓急、先学后学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每周的课余要学习四五样才艺、再添加四五门功课的补习,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TA很可能每一门功课都学不好。世上哪有不复习、不练习就能学好的知识技能呢?
4,现状与难点
“学得了英语、捡不起中文。”“聊天没问题,写作挤牙膏。”这是不少国际学校中高年级同学的语文学习困境。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没精力、没语境。任何一项学习都是耗费大量精力的。
所谓的快乐学习,只不过是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的环节更多样化而已。实际上,并不是说“学生甚至老师不用下苦功,就可以取得明显的进步”。天下没有谁,可以一步登天。
在此,我力劝所有的家长,都必须和子女澄清、强调一个道理: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无论是国内学习、还是留学在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真理,诚不欺我!
想必,不少国际小学的高年级同学已经深味其中的真义,功课一点都不比公立学校的同龄人少。又因为国际学校里都采用英文授课、英文交作业,所以,学生天然就把精力投放于英语学习上。而人的每一天只有24小时,精力有限,小孩子们的中文变弱,也就可以预估了。
因此,国际学校学生要补中文,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找谁做老师、学什么才对,而是要分配好时间、节省出精力投放在中文学习上。没有时间、精力做保证,爱因斯坦+霍金再世,也难以成为中国的汉学大师——世上有的是智力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而偏偏中文,尤其是汉语,是世界公认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特殊的汉字构造、丰富绚烂又复杂多变的文化演变,浩如烟海的文化文学遗产,都让初学者感到焦虑和彷徨。畏难心理成为阻碍国际学校学生学习中文的头号拦路虎。
从这个角度出发,家长的重视程度几乎决定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力量来源,何谓言传身教、何谓共克难关,带领、鼓励,必不可少。大家可以坚信一点:你想要放弃的分分秒秒,均为中文学习关键时刻!
5,中国汉语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那么,有人会担忧,早知道选择公立学校就好了,难道选择国际学校错了?其实,世上大多数的学校都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各种教育理念都是殊途同归的。公立、国际理念,都是育人成材的道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优劣之分。有的只是理解的偏差、执行的偏差,导致效果的偏差。
因此,把两套教育对立看待,是不明智的。把两套体系盲目叠加,也往往只会造成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厌学的大紊乱。身为师长,应该明白:只有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孩子才能在“循序渐进”的既定轨道上取得进步。
既然选定了国际教育体系,就以此为中心,让中文教育成为彩色的翅膀,以助中西融通、兼容并包。如果是国学为主的,也应该坚定道路、建立文化自信,广增西学求丰富眼界。以下,我主要讨论前者。
在中国国内的公立大学中文系里,有一门课程叫做:中外文学对比研究。这是一门极有前景的课程,致力于中西文化里文学领域的对比交融互通的研究。
从众多的个案中,我们可以得知,无论西东,人类共有的爱恨、忧患、希冀……等真切的思绪是如此接近。这些写在文艺作品中的倒影,是如此的天差地距又同出一脉,仿佛是天生一对又南辕北辙的恋人,最终在文化的领域里相遇相恋,开花结果。
这门课程不光告诉我们,中西文化不仅可以共存共生,还可以共同发展。而中国不少著名的文学家,比如林语堂、陈寅恪、钱钟书等著名国学名家,均用自己的一生事迹和等身齐高的著作证明:学贯中西、造福人类是吾人后辈应立之志、应做之事,纵使百折而不悔。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回到现实中的中文学习困难,低年级的:识字难、造词难、造句难。高年级的:段篇章,读的难、写的更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如果要分析,洋洋洒洒万言不足以剖析清透。我只能说一句:首先,孩子要舍得投放精力。第二,家长要有耐心。第三,还需要老师给予趣味性的引导。
想方设法告诉孩子吧:中文是世界上最特别、最有趣好玩的学科了,而他们正正是龙的传人,是世界上最有优势学习这种语言的人。
我的老师曾经用他们的爱和渊博的学识告诉我,中国汉语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谜语、谚语、歇后语、成语、诗词歌赋、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唐笔记、宋小词、元杂剧、明散文、清小说……到了大学阶段,我的老师们又推开了汉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大门,其中有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结伴而行、中国民俗学和西方经典文学的对比研究……
如果说,我们绚烂的中国汉文学本身璀璨若漫天的星宿,那么有朝一日,倘若让当中最美丽的星辰倒影于辽阔的蓝海波心上,宇宙之大也未能承载其瑰丽丽之万一。
试问,这么美好的世界乃至宇宙,小朋友们怎么可能不喜欢?所以,打开思路,让中西文化共冶一炉,是我们应尽之责。无分彼此,先让孩子领略当中的美好,让他们爱上这个美好的世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目标。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