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平民留学时代,越来越多学子走出国门,“看世界”不再是奢侈品,但也随之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探讨留学潮的种种现象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舟共济》杂志采访了吴军博士。
这使得他有机会定期和校长、院长、系主任以及教授们探讨办学方针,深入了解美国大学的运作机制。
从精英走向大众:平民留学时代面面谈
一、留学最好在心智成熟后
据报道,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赴美留学生源国。
但实际上,这些年来国内教育也逐渐改善,很多“海归”的竞争力未必比得上没出国留学的人。我们有必要对出国留学趋之若鹜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出国留学?
虽然大部分留学生最后还是要回到中国,但留学的经历非常重要,这跟你在国外出差或旅游不同。
哪怕你去美国出差或旅游10次,甚至每次都在一个地方待一个月,那也没法深入所在社会,远远不如在当地读两年书有收获,需要扎扎实实地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才行。
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出国留学的必要性非常大。
这些年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很快,但一些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滞后的,从17世纪的启蒙时代开始,西方国家经过了300多年的演变,才慢慢发展为现代社会。
中国要想只通过短短几十年就变成完善的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思想观念无法改变得那么快。
所以,有条件的人还是有必要到国外见识一下,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最好也最快的办法,就是在那里也生活一两年。
特别是第一代留学生,他们是抱着一种“为了后代不再留学”的态度而出国留学的。现在的人可能没有这样的豪情了。您怎么看待这种留学态度的转变?
分析:这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所以大部分出国留学的人都愿意回来报效祖国,而实际上他们也是代表国家出去留学的。
现在留学变成了个人行为,有部分人甚至留在国外不回来了,但实际上他们和中国的纽带并没有完全断开。
现在是全球化时代,自由度非常高,所以人们出国留学,可能不止对一个国家有利。
总的来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基本上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刚开始有一部分留学生会留在当地,后来大家又慢慢回流,日本、韩国、台湾都有相似的情况。
现在到美国留学的中国人,80%都会回到中国。
当然,从趋势上说,出去读中学的确实比以前多了很多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初、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呢?我想有三个原因。
第一,很多中国人有钱了,这是硬条件。
第二,很多人觉得在中国参加高考的压力太大,如果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在中国不一定能考上顶尖的大学,但要是去了美国,他却有可能进入更好的大学。
第三,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搞的是应试教育,美国搞的是素质教育,所以美国的基础教育要比中国好。这种看法不一定对,但很多人确实是基于这种看法送孩子出国的。
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足够好,家长没条件到国外陪读,那最好是等孩子心智成熟后才让他出去。因为在国外的学校,不管你成绩好坏,都没人管你。
据我所知,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是出国读硕士,这样也比较划算,因为国内高中和本科的学费更便宜。
二、美国也有很差的高中,但好的中学坚持因材施教
现在国内很多教育专家都在说要给中小学生减负,但饶毅教授在某次演讲中说,如果把美国高中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肯定不是减负而是增负。
分析:饶毅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他所指的是美国最好的中学的情况。
因为美国最好的中学所教的东西,比中国最好的中学比如人大附中或北京四中还要多得多。举个例子就很能说明情况。
高中选修的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不是最多的,但即便如此,她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直接转过去的大学课程多达七门。
因为在高中选修的AP课程远不止七门,可能有十三四门之多。而她所在的高中,AP课程学得比她多的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在美国最好的中学里并不少见。因此,中国最好的中学可能比不过美国最好的中学。
我觉得这是美国能出顶级科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虎妈的教育不能说完全是成功的,她只是如愿把女儿送进了哈佛大学而已。当她女儿毕业后决定去参军时,虎妈一开始的反应是惊呆了。
虽然后来表示支持他服务社会的想法,但他的决定可能有悖她的初衷。不过我倒觉得她的他的做法反而得到了哈佛的真传,服务社会。
三、新一代留学生的心态已发生变化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曾谈到:中国人培养的杰出人才还赶不上印度。
他是基于美国顶尖商学院有好几位印度裔学者担任院长,而无华裔学者担任院长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不知在您所熟悉的领域,情况是否如此?跟美国本土学生和来自其它国家的留学生相比,您认为中国留学生的表现如何?
分析: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表现还行。如果我们统计一下中国学者在《自然》和《科学》上发文章的数量,其实一点也不会比印度裔学者少。
但钱颖一讲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我还要补充一点,无论在美国大学的管理层,还是美国大公司的管理层,中国人都比印度人少。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个。
第一,语言问题。印度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比中国人好,这是他们很大的优势。
第二,时间问题。很多具体的事,我们不能光看结果,还要看过程。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在1977年才入学的,1981年毕业后才有一部分人到美国留学。
如果从1981年算起,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到海外留学的历史才36年。
而印度人在海外留学的历史要比中国长太多,他们在英国殖民时期就开始有人到英国留学,后来更多人到美国留学,他们跟世界的联系从来都没有隔断过。很多东西需要时间积累,中国人还要有更多耐性。
第三,有研究表明,最近10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平均表现,远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那一波人。原因有两个:
一、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人,水平要比现在出国的人高。
那时候没有奖学金根本没法到美国留学,可现在中国人到美国留学容易多了,很多人都是自费的。
二、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都远不如美国,很多留学生都想留下,所以不努力就不会有出路。
今天的印度留学生跟那时的中国留学生很像,都想留在美国,因而很努力。
而要取得很高的成就是需要长久奋斗的。以前中国大陆留学生到了美国会很努力地融入美国社会,跟老一代香港人和台湾人一样,但现在很多中国留学生就不太在乎是否能融入美国。
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本土学生相比有什么优缺点,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总体来讲,中国学生STEM的水平非常高。
STEM是美国教育中的术语,SScience(科学),T是Technology(技术),E是Engineering(工程),M是Mathematics(数学)。
在这几个方面,中国留学生是很厉害的。但是,中国留学生也有很大的不足。
首先,有些学生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欠佳。
中国留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母语有很大关系,虽然大家都不太愿意承认这点,一直强调中文是最好的语言,但是中文实在太难学。
要掌握汉语比掌握英语,花的功夫会更大。另外,中国的教育比较重理轻文。
其次,中国留学生普遍比较用功,但和学校的关系不紧密。他们只顾着把自己的功课读好,并不关心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学校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讲,就好像车站,只是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可是,对于美国学生而言,学校就像家庭似的,一旦进入,就一辈子都是这个学校的成员了。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后,几乎很少给学校捐钱。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生捐款的比例大概是70%,相比之下,中国毕业生应该感到汗颜。
正因为中国学生不太关心学校的活动,也不关心学校的发展,这才导致了我们刚刚谈到的很少中国学者最后能进入美国大学管理层的现象。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