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姓名:刘洛孚(化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专业:化学
GPA:3.88 (rank 1/43)
Major GPA:3.92
TOEFL:105(Reading 30,Listening 27,Speaking 23,Writing 25)
GRE:321+4.0 (Verbal 151,Quantitative 170,Analytical Writing 4.0)
GRE Sub:Chemistry Sub,930 (99%)
科研:
— Paper:一篇 Soft Matter 第二作者,两篇 In Preparation;
— 科研经历:校内两段科研经历+密歇根大学两个月暑期科研;
— 推荐信:密歇根大学的暑研教授,本校两个教授(其中一个是直接指导我科研并上过课的老师,一个是我所在领域大佬);
— 会议经历:在两个Conference上做了Poster。(其实Chemistry/ChemE申请中Conference不是很重要,当时只是有合适的机会就参加了一下)
申请结果(Offer):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hemical Engineering Ph.D
— Stanford Univers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Ph.D
— Princeton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Ph.D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hemistry Ph.D
选择: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hemical Engineering Ph.D
拒信/还在等:
(虽然拿到几个不错的offer,但拒信就更多了。。。)
Chicago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 Caltech (Chemistry Ph.D), Brown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 Rice Univeristy (Chemistry Ph.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acromolecular Science & Engineering Ph.D), Duke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 Emory University (Chemistry Ph.D),UIUC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Ph.D)
一开始的时候拿了offer很开心,随后的拒信真的让人怀疑人生了。申请真的是一种很玄学的东西,不确定性真的很大。化学专业的我申请了一堆Chemistry全被拒了,有时候我在想都申请ChemE的话是不是录取率会高一点。在这里想说一点,就是申请一定要敢想敢申,要冲刺好的学校,不要觉得什么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就是几十刀申请费。我在申请之前对自己最好的定位是Michigan,Rice和Emory,从来没有想过Berkeley,Stanford,Princeton这样的学校和Umass的Polymer这样巨牛的项目会录取我,结果反而是后者给了offer而前者给了拒信。所以,不要提前给自己设置什么瓶颈,大胆去申就好啦!
申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在这一部分起的标题为"申请经历",但是它的意义远超过申请的这几个月,而是涵盖了从我大一入学的那天到接受offer的那一刻的所有时光。我很早,也就是在大一的时候就基本确立了要出国读博的目标。我出国的动机很简单,就是追求一种简单、纯粹的研究生活,实现自己的学术兴趣,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当时我参加了不少出国留学宣讲会,也接触了一些打算出国留学的高年级学生以及中介机构。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渐渐发现出国留学的目标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于是,我很早就确立了去美国读Ph.D的想法,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一步步地努力去实现它。对于申请Ph.D来说,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也就是GPA、语言成绩、科研经历(包括论文、推荐信)、文书、套瓷这些,下面我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历和看法。
GPA是衡量本科生学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更是录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请一定要好好学习,重视GPA。我不想多讲学习方法,而从态度上,我所做的,就是重视每一门课,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把学习看成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的过程,重视每一次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门考试。我觉得,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务实的,应当把积累知识当成主要目标,而不是仅仅通过考前突击和复习资料来达到高分,考后几分钟就忘了这门课的知识。学习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会陪伴我们最久,因此也是最难善始善终的,所以,请持之以恒,请认真地坚持下去。这样的话,虽然你的GPA可能不是最高的,但肯定是出色的。认真学习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它会带给你自信,给予你坚实的知识基础,让你对专业领域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而这些在留学申请中都是很重要的软实力。
考虑到TOEFL的两年有效期,我是在大二下学期才开始准备托福的。我最初学托福是在某东方上的托福强化班(仍然记得当时每周都要忙着从昌平跑到海淀做实验+上托福课的日子),这个班主要是以做题为主,当时我才初学托福,词汇基础也比较弱,所以附带背了单词红皮书。个人觉得学太多的所谓解题方法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意义,毕竟这是个测试真实英语水平的考试。学了两个多月之后就是暑假了,暑假期间我又集中精力刷了一下TPO,然后参加了九月初的考试。现在回想当时刷TPO的过程真是非常痛苦和焦虑,一开始的时候阅读经常错7~8个,听力也只能得到21,22分的水平,口语也是没有系统练习过。虽然眼看第一次考试可能就要凉凉了,但好在我还是硬着头皮去刷了,遇到阅读不会的单词就记到单词本上,遇到听力听不懂的地方就去精听,然后就做的越来越好,阅读最多错一两个,听力也能做到25分以上了。这次考试考了104分,听力阅读还拿了30、28分。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不要太在意练习的结果,焦虑也是没有意义,唯一要做的就是去积累,把不会的变成会的。当时口语还是差了点,只有22分,考虑到所谓23分的口语线,我又专门上了个口语的网课,集中练习了很多口语题,最终在下一年2月的考试口语成功提升了1分。。到了23。这次的总分是105,成功过线,我也就没有再考虑刷分。由于学习和科研比较繁忙,我是在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学的GRE。GRE的备考就更加折磨了,因为题目的难度比托福又高了一个档次,单词也更加复杂。这个时候你需要拿出更多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学习。我是在以词根词源为基础方法的某机构学的GRE,学了两个多月,学习过程中做了不少GRE水平的练习题/小测,最后做了两套模拟题就去考试了。在我看来,他们的方法真的非常好,如果能精通的话确实能提高一个人对英语的理解层次,而GRE的高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比较遗憾,我可能并没有取到真经,和大神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Verbal均分157+的地方学完之后只考了151的Verbal……虽然总分只有321,但是也算够用了,而4.0的作文也算是不错,又考虑到暑研和国内的科研比较繁忙,最后我就没有再刷分,在拿到321+4.0这个水水的分数之后就去忙其他的了。我认为GRE的考试是难度比较高的考试,备考过程和考试过程都令人心力交瘁,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而考到325+又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好在这个考试在Ph.D申请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有些学校比如Emory甚至不允许学生提交GRE成绩),如果确实感到困难的话,没必要非要刷到325、330,320+就足够了,毕竟申请中还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对于GRE Sub来说,如果你打算申请的项目里面说推荐考Sub,那就考吧,毕竟不考的话有可能就成为一个劣势;如果没说的话不考也可以。如果要考的话,我建议Sub要早考。对于我来说,大二的课程结束后,Chemistry Sub里面的知识基本都接触到了,于是我在大三上学期开学之后抽出一个月的时间专门熟悉了一下考试里面涉及到的一些英文表达,又做了一些模拟题来适应一下,顺便检查自己是否有知识的漏洞,之后我就参加了10月份的考试。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备考,是因为刚上完大一大二的课不久,头脑中能记住的基础知识还比较多,所以备考起来会轻松一些。Sub的考试不是很难,重点在于细心,不要在小河沟里翻船。另外,不管你学习多好,我都会强烈建议不要裸考。尤其是一些学术英文表达,如果不会的话很容易翻车,更别说知识上的漏洞了,所以,请至少给自己留出两周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我接触科研算是比较早的,基本上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当时学院请教授们来给我们做讲座,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导师。当时我对其中一个教授的研究挺感兴趣的,于是就加入了他的组。由于大一大二课程比较多,做实验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我的任务以读文献,做调研为主。当时感觉还不错,因为那个领域的文献并不难懂,对知识层次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然而真正做起实验来的时候就是另一番样子了。进入大二下学期,我逐渐开始多匀一部分在实验上,几乎每个寒暑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每个周也要抽出一到两天去做实验。但是,由于我工作方法的问题,一直紧张忙碌的节奏却没有带给我预期的结果。我前前后后调研了大概五六个课题,但每个课题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地做下去。而实验本身也特别不顺利。每次我都要花很长时间来制备样品,然而测试的时候却总是出问题,性能总是只有正常结果的不到一半,这使得我身心俱疲,让我逐渐丧失了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在大三上学期开学之后,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果断换了课题组,去做我更加喜欢的理论研究。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段经历也并不完全是消极的。这段时间我参加了两次校内的科技学术活动并获了奖,还参加了一个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并顺利结题。更重要的是,我真正入门了科研,懂得了实验类学科的运作方式,而广泛的文献调研也让我涉猎了诸多领域,从而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充分把理论和实验背景结合起来。换了课题组之后,我的心情完全变了,感觉如释重负一般,从巨大的压力之下解脱出来。理论组的两位指导我的老师都非常nice,不仅能在科研项目上给我充分的指导,还亲自把我介绍给了我们中心的一个大牛,并为我争取到定期与他讨论、汇报进展的机会;而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相对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我十分珍惜这宝贵的机会,于是我勤奋地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献,抓住机会和老师们讨论,渐渐地我也能通过自己推公式、写代码解方程来得到一些原创性的结论。在这里还有一个好处是,我有很多机会去听一些校内、校外的相关领域的讲座、会议,这对培养对这一领域的整体概念、了解领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地培养科研兴趣是很重要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的进展也很快,到申请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篇第二作者的合作论文和一篇已经写好、正在修改的一作论文。并且,在导师的推荐下,我获得了一次去密歇根大学一个知名教授的组里暑研的机会。在暑期科研的时候我更要好好表现自己,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也更加执着于自己的课题。于是在暑期科研结束时,我基本完成了一篇小文章的工作量。我和那边师兄的合作成果参加了18年10月份的一个美国会议并作了海报展览;而在回国后我也有幸参与了上海某会议的海报展览。自然而然地,经历这一系列的科研,我成功获得了之前提到的三位老师的推荐信。在录取之后的校访中,我通过一些教授了解到,这三位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好的评价和推荐,这应当是我成功申请到这些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面这两段可能说的有点乱,下面谈谈我对本科生科研的看法吧。首先,一定要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组,而这个组的教授还要真正愿意帮你。我建议先通过浏览教授网页的方式来认识他们的研究方向,然后有选择性地去跟自己可能感兴趣的教授联系,去听他们的组会并和教授单独聊聊自己的规划。通过组会你才能看到整个组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体会一下他们的科研你是否感兴趣,而通过和教授单独沟通你才能知道他是不是愿意帮你。如果你觉得都不错,那么可以考虑加入这个组;而如果整体氛围过于push或者涣散,教授也没有特别支持你的想法,那么还是算了。本科的科研时间很宝贵,一定要做好全方位的调研才能做决定;而如果进组后发现一直难以适应,工作难以进展或者这个组与自己的预期很不一致,那么也要敢于果断地下决定换课题组,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次,尽量要让你的科研能通过某些成果的方式展现出来。即使不能达到发文章的程度,也可以通过一些校内校外的科技学术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但不要不求回报地一直闷头做。另外,科研的成果也可以体现在推荐信上。如果你的导师很认可你,愿意给你出很好的推荐信,那么你的科研也是很有价值的。总之,要学会展示,让别人看到你在做,看到你做了什么,甚至认可你的工作。
文书就是申请过程中的文字材料,包括CV,Statement of Purpose / Personal Statement,Research Summary等。其实文书说到底就是对你本科三年所有的科研工作和学习的总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在这里不必多谈。套磁还是有必要说一下的。我当时前后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大概套了20几个老师,回复率还可以,应该有~70%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非常积极的。套磁千万不能海套,一定要有所选择,至少要看过教授的主页才能去套磁(推荐读他的一两篇论文),套磁信要短,但是要表明自己的背景,motivation和研究兴趣。虽然套磁的时候感觉良好,但我还是拿到了这么多的拒信,现在想想原因应该是没有长期跟进。由于精力有限,我只和其中的几个教授保持了较为长期的邮件交流,但跟更多的教授只有两三封的邮件往来。所以,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教授,一定要跟进,不断地去阅读他的论文,不断跟他发邮件讨论,这样才能让他对你有所印象,甚至在申请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前面说了这么多,可能比较杂乱,文采也不够好,但却是我真实的经历和想法。其实,每个人在申请中所经历的事情都不是完全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如果我的这份申请总结能给你一些参考,解答一些疑问,避免一些坑,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留学申请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你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不应变成你的累赘。如果留学申请的所有要素都能变成充实生命的元素,所有经历都能积淀下来而变成你宝贵的人生财富,而这些积累能使你有足够的能力去一所更高水平的大学去深造,我想,留学申请的意义也就实现了。
FAQs
1. 你为什么要跨专业申请?
我从化学转到化工纯粹是科研兴趣因素。我想做的方向是Soft Matter Physics,这个方向在美国基本都在化工系(化学系也有,但是比较少,比较偏纯物理理论的可能在物理系),所以就申请化工系了。
2. 你是如何选择学校的?
Stanford和Berkeley这两个学校真的真的非常难选。最后之所以选择Berkeley还是看导师的因素比较多。在Berkeley有一个我十分想去的组,在当初面试的时候就是那个组的教授面的我,他当时就表现出想招我的态度了;在3月份Campus visit的时候我去专门找那个导师深入地聊了聊,他也非常想招我,觉得我比较有潜力,而我也很喜欢他的研究方向,所以就一拍即合啦。之所以拒Stanford是因为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是特别契合我的兴趣,而且Stanford还有rotation的制度,也就是说你不一定能选到自己想进的组,这也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是毕竟有Stanford的学术水平和海内外声誉在那里,做出选择也是十分不容易的。最终经过异常艰难的考虑的过程,我还是选择了Berkele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