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参加建模学术活动?
No.1 发挥专业优势获取保研加分据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公告,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术活动或者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术活动(也就是国赛或美赛)并获奖的同学将在推免资格评选中获得加分,具体规则如下:
加分途径(1)科研成果
1.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独立作者最高计5分/篇,最多限加2篇;合著第一作者最高计2.5分/篇,合著非第一作者不予加分,合著论文限加1篇。论文加分最高限加10分。期刊认定标准依照《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2.入选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十星”论文,计5分。
3.已结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和“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计2分,其他成员计1分;上述项目未结项的,项目负责人计1分。
“中国政法大学创新论坛”获奖按“75号文件”中“实践成果”中省部级学术活动相关标准进行加分。
(2)实践成果
1.获得国家级学术活动一等奖(第一名),计5分/项/人;
2.获得国家级学术活动二等奖(第二名)、省部级学术活动一等奖(第一名),或在国家级、省部级学术活动决赛阶段获得最佳单项奖,计3.5分/项/人;
3.获得国家级学术活动三等奖(第三名)、省部级学术活动二等奖(第二名),计2分/项/人;
4.获得国际性比赛(包括邀请赛)前三名或最佳单项奖,计5分/项/人;获得国际性比赛(包括邀请赛)优胜奖(第四、五、六名),计3分/项/人(国际性比赛的国内选拔赛视为省部级学术活动)。
(学过数学和计算机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No.2结交新朋友,实现优势互补
建模学术活动并非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三位小伙伴协调互助共同完成的一次挑战。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也是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和感悟团队精神,促进同学友谊的过程。(当然也可能会遭受大佬的灵魂拷问)
在正式比赛前,学校将进行一场模拟学术活动来筛选参赛选手并且帮助同学们熟悉数学建模。那么什么是数学建模,我们又该怎样自学数学建模呢
大学生数学建模介绍
1. 数学建模介绍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比较实际的问题,如某区域水资源评价问题、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评价问题、水资源污染增长预测问题、快递员派送快递的最短路径问题等等。
2. 数学模型的概念
数学模型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科学或工程模型,通俗的讲就是数学方法,例如初中就学过的线性规划模型,高中学过的方差分析模型、排队论、图论,大学学过的插值拟合模型、常微分方程模型等等。这些都是学过的,还有些没有学过的主要有: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灰色系统理论模型、遗传算法模型、模拟退火算法模型。
3. 学术活动流程介绍
大学生和研究生数学建模学术活动每年4月份开始下达学术活动通知,6月份开始报名,9月中旬开始学术活动,11月份公布结果、12月份举行颁奖典礼,12月末发放获奖证书。
大学生学术活动时间为三天三夜(72小时),研究生学术活动时间为四天四夜零四小时(100小时),三名学生一队,写一篇大约30页左右的数学建模赛题解决方案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摘要、关键词、问题重述(背景+赛题介绍)、问题分析、符号说明、模型建立与求解(核心部分)、模型评价及优缺点、模型推广、参考文献、附录(数据表、图、程序代码)、附件(论文的PDF版和WORD版、画图源程序、求解源程序、EXCEL数据处理表等等)。
经验心得
1.学术活动过程中,3名大学生组队在3天内完成比赛所给题目,可使用任何“死”材料(图书、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讨论(包括上网讨论)。2.学术活动试题具有
•开放性: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实际背景/时代特征;
•综合性:开拓知识结构,不是单一数学问题;
•基础性(可接受性);较少涉及专业知识;适中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得到训练。
3.一篇好的数学建模论文需要有: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