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南京的吴昊琨同学,在第十七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L中斩获金牌,为中国实现零突破的好消息。
很多家长为此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产生了疑惑:国际学术活动是不是只属于学霸?究竟哪些活动能够更好地助力名校申请?如何通过活动展现自我,收获成长?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国际学术活动的那些事儿”。
No.1学术活动只属于学霸?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超级学霸的简历和文书,总是呈现着一排排的学术活动成绩,说学术活动是学霸的专属并不为过,但是小新认为:对于非学霸的同学们来说,如果你对学术活动某一项非常感兴趣,并且脑洞够大,即使校内成绩并不出众,在学术活动场上依然可以取得傲人的成绩!不同的学术活动,形式差别比较大,对于参赛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选择学术活动和择校差不多,要和孩子的特点相匹配,有的孩子刷题猛、有的脑洞大、有的不善言辞、有的口若悬河。
所以,首先一定要确定孩子属于哪一类型的“种子选手”!全球含金量较高的学术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测试类学术活动
关键词:熟练度适合人群:刷题型学生代表学术活动:AMC美国数学学术活动、美国物理碗(physics bowl)学术活动。测试类学术活动大部分还是以大家熟知的方式比赛:试卷,解题,实验,和学校考试类似。比的主要还是学科深度。
测试类学术活动是很公平的。想弯道超车,不存在的,想胜出只有一个途径——拼硬实力!这里的硬实力,已经不仅仅是做不做得出来的问题了,更包括熟练度。比如说我们以物理学术活动中最知名的美国物理碗比赛为例,40分钟45道题,相当于简单题几十秒,难题不超过2分钟,强度之大也是令人发指的。
项目类学术活动
关键词:团队合作、综合能力、资源适合人群:综合型学生代表学术活动:谷歌Science Fair科学挑战赛、Intel IES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相比“简单粗暴”的测试类学术活动,项目类学术活动的难度其实大得多。
首先,个人能力还是硬指标,相比测试类比赛中特指的“解题能力”以外,还包括创造力、表达能力、规划能力等,综合性更强。
其次,项目类比赛通常都是组队方式参加的,面对着十天左右就要完成十几甚至几十页的论文,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因为它并不限定你的课题是谁指导的,你可以选大学学长、也可以选科学院院士,所以项目类比赛更是在考验选手的资源。翰林的导师库里有上百名顶尖学府的教授和研博导师,指导你专业完成感兴趣的课题。
所以说项目类比赛的成功:三分之一靠课题、三分之一靠学生、三分之一靠教练。
商业学术活动
关键词:门槛低、形式活适合人群:活泼外向,对商业、市场、投资等泛商科感兴趣的学生代表学术活动:FBLA商业学术活动、沃顿WGHS投资学术活动。严格上来说,商赛也算是项目类学术活动。但商赛在学术上的要求并没有前两类学术活动那么高,因此可以说更加“亲民”。参加商赛的学生要能说会唱,能交朋友,愿意折腾。这种比赛形式、教育模式也比较适合走从小走美式路线的孩子。
商赛的数量很多,这两年比较流行。现在的商赛,小到一个学校的商赛俱乐部可以办,大到全球规模。但火爆的也有缺陷,利益驱动商赛比较多,不少比赛含金量不足。建议大家参加国际型商赛,含金量和认可度高。
No.2为什么要参加学术活动活动?
目前,很多优秀的留学生GPA越来越接近,那么名校在筛选过程中,学校就会将学生的活动进行对比。看活动就像看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同的情况下,怎么比较?排名全美TOP20之一的西北大学招生官曾收到过这样两份申请,他发现这两份申请的大部分条件几乎一样,只有两个地方不同。
条件一
学生1:SAT2160(当时满分2400)学生2:SAT2380
条件二
学生1:SSEF金奖(工程科研类学术活动),2-3各商业学术活动Top 3 Awards学生2:无
如果你是招生官,你会选择哪一个?我相信很多人会和这位招生官一样,尽管接近满分的SAT成绩足够证明学生2的优秀,但毫无疑问,学生1更有特点、更丰满。校方最终录取了学生1,而学生2,就是她的高中同校同学。正是学术活动帮她拉回了和别人的标化差距,更帮她脱颖而出。
“学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强区分,是天然的优胜劣汰。”这听上去有点残酷,容易让人觉得,学术活动就是那些“学霸”、“学神”的专利,其实不然,学霸也可能把学术活动玩坏,中上游的学生也可能利用学术活动进入梦校。因为国际学术活动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知识的广度和运用而非片面的深度。
No.3缺乏规划的学术活动,只能成为点缀
学术活动、GPA及各项标化考试等内容都是申请路上重要的指标,并不是其中一项足够优秀就可以保证自己能够申到名校,因此,大家一定不能顾此失彼,时间的分配和规划是每个同学必须注重的要点。
标化要准备、GPA要保证、申请流程要完成,把这些节点完成后,真正能准备学术活动的时间又有多少?如果拿奖是以牺牲了标化、GPA等其他内容换来的,那可以说得不偿失。因此,打学术活动的路上三种心态尤其要不得:
01“拿不了大奖、拿个小奖也好”
学术活动的目的是强区分,因此,评判一个学术活动是否有用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这个学术活动的奖项是否稀缺。这个奖,其实不是一个荣誉,而是一个“指标”。举个例子,AMC10得奖晋级AIME的要求是成绩达到前2.5%,也就是说晋级AIME意味着你大约是全球2.5%的水平;而国内现在非常热门的丘成桐奖,最终获得金奖几乎可以证明你就是同龄人中“第一第二”的。学术活动成绩的最终作用,是能迅速让人定位你的能力在哪个范围,从而进行区分。如果某个学术活动“阳光普照”,那这个学术活动对于申请就毫无意义。
02“盯着一个学术活动打,今年不行就明年...
以数学为例,如果一个学生比了四年,全部都是数学比赛,向人传递的信息就是你在数学方面有偏好,或者你自认为数学是你的特色。但如果比了十几项数学学术活动都是奖项平平,会让人觉得你这人一根筋,而且这根筋也没搭对,这个学术活动就和一个兴趣爱好没什么区别了。
03“别人参加什么学术活动我也去参加”
首先,这会占用你完成其他任务的时间,因为每一项学术活动都需要针对这个学术活动做准备、刷题、熟悉考试的节奏。如果不停的切换,从效率上来说是非常低下的。其次,不同的学术活动适合的人群也有所不同,选择最适合孩子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的学术活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