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去往美国留学,美国留学申请季你要格外重视这十件事!
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网络上的评论都混淆视听,使大家无所适从,到底该重视GRE,还是别的什么,完全低估了GRE的作用。
去年,一位学生申请到密歇根大学,她们班有2位同学被芝加哥大学录取,一个申请的是硕士,一个申请的是博士,而且都获得了半奖以上的Offer,细问她才得知,这二位的GRE都超过1400分,而且写作部分达到5分,这说明GRE的作用非常明显。
确实,TOEFL只是一个语言考试,但要说不重要也是不客观的,毕竟名校的录取人都是GT成绩超高的人,不难理解,GRE高的人,TOEFL一样不会低,这二者都是英语类考试,还是相辅相成的。所以,GRE并不像论坛传说的那么没用,申请前五十的学校,1200分的GRE也算是低分。
诚然,很多美国院校并没有对GRE做出明确的分数限制,好像只要参加了这项考试就可以了,他们似乎对申请人的GRE没有任何要求,但实际上,很多学校都会有一个过往录取学生的统计数据(Statistics),这里面会清楚看出录取学生的GRE分数范围,这个数据才是更具有参考价值的。
所以,想入读TOP 50名校的同学们,GRE千万不要怠慢。
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决定录不录取你,第二轮看值不值得给钱。一般来讲,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GPA、TOEFL、GRE、CV、PS/SOP、推荐信、获奖情况、实习或工作经验;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研究经验和论文发表情况。
做过若干实验,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Offer的关键。实验室经验主要也是参看申请人在专业课程里面的实验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时的实验操作学习。
而论文方面,只要有些技术含量,不管是在什么类型的刊物发表,都是很有帮助的。
GPA 85分(百分制)的平均分是一个门槛值,过了这个坎,奖学金要好申得多。
通常,美国研究生院硬性规定:只有GPA达到3.5/4.0才可以有资格申奖。否则,其它各个方面再强,拿奖学金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上了3.5这个分水岭,3.6和3.8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根据过往的申请经验,Class Rank还是很重要的,美国院校比较相信年级排名。如果排名能在TOP 5,可以考虑开一个年级排名证明,连同成绩单一起邮寄给所申请的院校。
另外,即便真的过不了3.5,也不用过度担心,因为只是部分奖学金申请不到,助研和学费减免还是可能的。
个人陈述(PS)无需强调成绩,而要突出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和解决的。建议一定要在PS中把自己说得接近完美、无可挑剔。中国传统的谦虚尽可以抛开。
只要把你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亮出来,可以适度拔高一下,但也不要太离谱。有的事可以写,但没有的事千万别编纂。美国院校一般都会相信你所做的陈述。但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万一让人家发现你造假,那就不可能录取你。
写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要专注于自己接下来几年的一个人生和职业规划,毫无必要说“学成后,我要回国报效祖国”。美国院校的胸怀比较宽广,他们认为,读研学习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并没有必要动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不要也罢。“回国”是面对签证官的时候该说的,而不是在申请材料中。
推荐信尽可能找老外写,但最好是你的任课老师,而且还要强调已经教授了你多年或多个学期,如果找了一些牛人,但没有直接的关系,毫无必要。如果周围没有那么多的老外,这个时候推荐人的选择就要以任课教师为主,而且推荐信的内容更要保证质量,因为美国院校不太信服国人的推荐,所以我们的推荐信质量才更应该提高。
美国院校确实更相信自己人写的推荐信,他们觉得中国人写的一般都千篇一律,全是褒奖,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出彩或吸引力的地方,老外不会重视这些推荐信。
推荐人有美国留学背景也会更好一些。写推荐信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推荐人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和你关系的密切程度,名校毕业的推荐人在美国也会更有份量,申请材料审查老师拿到一定会认真看。
一些辅助申请的证明材料可以不寄,因为美国院校一般会相信你所说的,只要简历里面陈述了,他就会认可。但如果你的一些获奖证书或补充材料确实有很强的辅助作用,也可以邮寄过去,大多数学校是会参考的。如实习证明之类的材料,如果这个实习和申请专业密切相关,开一个证明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开起来很麻烦,那就在简历当中陈述一下就好,没有必要非要开一份,所以不要因为没有开具一份实习证明而耿耿于怀。
如果学校需要,美国院校会主动问你要的。但对于一些学校,这些材料有可能被招生办公室拦下来,因为在这样的学校,谁可以审阅什么材料是严格规定的,他们的录取过程非常规范。
材料寄送方面要求不一,有些学校历来有“先到先得”的录取传统,这时候学生就要第一轮截止日前把所需申请材料邮寄过去,但是对于一部分院校,根本不用早把材料寄过去,寄过去也被锁在招生办保险箱里面。
审阅材料的教授不能提前接触学生申请材料,这个规定非常严格。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所有参与审阅材料的教授都会来到学校,启封、相互交换审阅,有条不紊地展开审核。
关于中国各个大学的排名情况,其实老美并非毫不知情。在开始审核申请材料前,老外手里都有各个国家的学校排名列表,他们的确会查你所在学校的排名。
但是,国内除了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几所学校,其实大多数学校相差不是很大,基本在同一水平面上,但是对于部分优势专业,一些大学有各自的优势,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和统计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心理学专业,在他们看来,这些学校的这些专业也是知名的,所以申请的时候最好还是找准自己学校在美国的匹配学校,这样对成功申请就更有把握。
“套磁”的作用很大,但主要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而商科、传媒、教育、艺术、社会科学类学科去“套磁”意义就不大了。在申请Phd时,“套磁”作用会更加明显,申请硕士除了极个别专业外,几乎不需要 “套磁”,展开“套磁”也要在拿到录取后再开始。
前期“套磁”一般需要学生亮出自己的学术背景,而且要对教授进行背景方面的研究,最好读过教授的一些著作和出版物,然后就一些学术问题展开询问,希望教授给与解答,而后从学术方面慢慢切入。
如果教授发现你对专业相关的问题很有见解或颇具潜力,教授也就会主动和你进行接下来的对话。
但“套磁”更多的是在后期,也就是先拿到录取,否则教授一般不会理你。录取后通过“套磁”会增加拿奖学金的机会。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