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标准化考试越来越普遍,仅仅靠 SAT、托福等成绩越来越难和同龄人区分开来了,有一门数学学术活动成绩就成了在高手如云的申请环节中的制胜法宝。
AMC 的全称是 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s,美国数学学术活动。有三种等级:AMC8 / AMC10 / AMC12,分别对应不超过 8 / 10 / 12 年级的学生参加,美国及其他地区均可参加,中国的中学生都可以参加。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答家长最关心的关于 AMC 8 的问题。
不是的,AMC 8 越来越难了。
这是我们最终的结论。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可能是个反直觉的结论。因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AMC 8 太简单了,没必要让孩子去参加
AMC 8 没有用,因为得奖了也没有后续了,考完就了事
8 年级之前就去考,对申请本科没有帮助
但这些声音是不太对的。全球每年大约有 10 ~ 15 万的学生参加 AMC 8,而且他们的平均分有下降的趋势。
除此之外,每年 1% 得奖人数的得分也在不断下降。
那你得看那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对于学术活动,往往有两类学生:
一类是由于痴迷于学术活动或是为了升学下赌注于学术活动。
这类学生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一直在学中国数学体系下的学术活动,进度快、强度高、天天学!到了六七年级的时候考个 AMC8 就是轻而易举,确实裸考也能前 1%。
另一类是平时数学还不错,偶尔学学学术活动。
学的东西也会有所忘记,最后积累量并没有学过的那么多,而且学习过程中以听课为主,自己刷题较少,这就是”看纪录片式”学习数学,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没懂。
什么叫看纪录片式学习?很多人看量子力学的纪录片时,都觉得自己懂了物理学的这个圣杯式的概念,但你让他讲解一下,他却讲解不出来,这种就是看纪录片时会有的学习的错觉。
最后得奖的人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前一类人。
得奖的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说“AMC8 可以裸考”,没得奖的人看到别人都说简单了,自己就不好意说难。于是我们就经常只能听到“AMC8 简单”这种声音。这也是幸存者偏差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由于名额有限,顶级和较好美高的申请竞争远比美本激烈。但是进入了顶级的美高/Feeder School,就意味着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拿到了藤校的敲门砖。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参加的学术活动中,AMC 8 就是最受认可的比赛之一,它能够证明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研究精神。
很多孩子学了 AMC 8, 再回去学课内数学发现提升很大。即使没有得奖,他们学习数学也更有信心。
我们的一个学生“小 K”的原话是:对课内数学有帮助的。之前学过的有点忘了的内容重新复习了,没学过的等于预习了一遍。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 AMC 8 给孩子做一个测试,测试他课内数学掌握的情况。事实上很多美国中学都在这么做,通过学生 AMC 8 的分数,检验老师的数学教学成果。
测试通道:请在文末添加翰林张老师的微信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引用我们一个学员 Annie 说过的话:
我觉得 8 到 10 到 12 就是一个纵向的过程。
不像中国的数学教材是知识点整块学完学下一个,国外的数学教材是分层递进,譬如今年学函数,明年你还要学函数,后年还是要学函数,就是难度不断加大,每年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这个和考试很像的。
就像 8 和 10 没什么本质内容差别,10 到 12 多个了 log 的事情还有一个 complex number 的事情。AMC 8 是很好鉴定你数学思维的一个考试,而且门槛不太高,大家都应该在低年级时候试试。
这个纵向的路线,Annie 的下一站是 USAMO 美国数学奥林匹克。
AMC8 到 10 再到 12 逐渐变难,能跟得上的人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很多人在 AMC8 时期虽然能做对题,但没有打好基础。
解一道数学题,要考虑为什么这么做,要想有没有计算的方法(而非一个一个数的方法)。
然而 AMC8 的特点就是数字较小,可以一个一个数;而且 AMC8 步骤较少,即使不去想“为什么这么做”,也可以在有限中方法中试出来答案。
最后结果就是:不少学生把选择题答案选对了,他们自己以为会了,家长也以为会了。但其实不会!因为关键的方法没掌握。
我既教 AMC8 的学生,也教 AMC10/12 的学生,所以对 AMC 题目的考点比较熟悉。就发现:大多数 AMC10/12 的思路就隐藏在 AMC8 中!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 AMC8 基础,看到 AMC10/12 就不好下手了,直接学起来是很难学懂的。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